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596
  • Tax100会员 33485
查看: 199|回复: 0

[官方公众号文章] 18.2%——正确看待,积极行动!

3305

主题

3305

帖子

3309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9
2022-6-9 21: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全国总工会
标题: 18.2%——正确看待,积极行动!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6-08 17:12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MzU3OTI5Mw==&mid=2247571980&idx=2&sn=12c7bf7f83ced3a3deda1726f70b34ee&chksm=e9697afede1ef3e81e102fc4ac0d7db2f9f593dc79dc6f924e5c645f2d3953929e3a7acd6995#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16—24岁城镇人口调查失业率达18.2%,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人对青年失业率大幅升高深感忧虑,也引发部分求职大学生的恐慌,这一数据究竟说明了什么?

首先,从指标定义出发估计青年失业状况。16—24岁城镇人口调查失业率,其“分母”指的是该年龄段城镇常住人口中的经济活动人口,不包括学生和家务劳动人员;“分子”是这个范围内有就业意愿尚未找到工作的人,不包括主动不找工作和不参加就业培训的人。目前全国16—24岁总人口约1.3亿人,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约占五分之一。因此,对于青年调查失业率来说,无论是“分子”还是“分母”,都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庞大,所谓“全国每10个青年中就差不多有2个人失业”是错误的解读。

其次,结合多种因素分析青年失业率数值。我国从2018年1月正式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其中的青年调查失业率大多在12%以上,基本相当于全国整体调查失业率的3倍左右。世界上不少国家特别是一些欧洲国家也有类似情况。一是从近些年统计数值看,我国青年调查失业人数多年处于300万人至500万人之间,目前的青年失业人口绝对数量尚属可控。二是疫情冲击对就业影响较大,尤其是住宿餐饮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的从业青年。三是人口基数变化是青年失业率走高的重要因素。与十年前相比,我国青年人口总量大幅下降,同时随着接受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青年人口大幅增长,16—24岁城镇常住青年经济活动人口总量约减少一半,相应地即使没有较大的冲击经济发展的因素,青年失业率的相对数值也有可能大幅上升。

最后,促进青年就业措施要加力。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青年就业问题,青年求职找工作充满艰辛和煎熬。目前,无论如何解读分析,我国青年失业数值处于历史高位是无疑的。要看到4月份就业统计数据中还不包含今年毕业的大学生,而当前高校应届毕业生落实了工作岗位的比率同比明显低于往年。从目前各种趋势看,7月份青年调查失业率可能继续走高。青年就业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我们要长期措施与短期突击结合,付出更大努力切实有效帮助青年就业。

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影响之下,我们也建议青年朋友务实把握当下。首先要有信心。从长期看,我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随着基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高,拉动青年就业的力量仍然强劲。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青年就业工作,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之首要位置,近期发布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集中发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效果正在显现。二是调整预期。既然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求职预期就要随之作出调整。“躺平”不可取,“躺赢”更不可能。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我国还有不少地方尤其是基层单位、欠发达地区,需要有志青年加入。在客观估计自己本领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就业地、薪酬、岗位等预期,哪怕一时还有不如意,在职场中进一步积累经验也一定会比当“场外观众”强。三是上好“社会大学”。看现象,大学生就业总量问题突出,但本质上是就业质量问题,我国青年结构性失业将长期存在。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社会化技能不足。要提高社会化能力,唯有参加社会实践。除了专业实习见习,通过深入社会,体悟人情世故、民生冷暖、众生百态,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恐怕是更重要的就业技能。

  当下的青年正以不同的形式经历着每一代青年都曾面临的考验淬炼,谁能始终在众说纷纭中保持定力,谁能更早从阴云斜雨中看到蓝天,谁就能获得更大的人生先机、事业主动。
来源:共青团中央
编校:马晨琦、张秋晨
编审:曹堯

???点击上方,即刻关注,查看更多
574_165478144144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