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090
  • Tax100会员 33503
查看: 507|回复: 0

文献梳理:2021《公共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94

2020税务高考

2022-6-2 19: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文献梳理:2021《公共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5-31 06:15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01063&idx=1&sn=5d3002a19203ebe4c8121bc38de88d2b&chksm=c09b5d39f7ecd42f2b32afb50210150bd4d7b452b41ff7cc1abee6a3f67bd9d292279a18d9b7#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2021年《公共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
(第954期)

《公共财政研究》(双月刊)创刊于201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省财政科学研究院主办,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和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合办,公开出版发行的有国家统一刊号的财经综合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期刊始终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起步、高质追求,注重思想性、前瞻性、实践性、战略性,聚焦重大财经现实问题,财经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搭建新平台、倡导新思维、刊发新观点。
ISSN:2095-8900
CN:37-1502/F
复合影响因子:1.505
综合影响因子:0.602
2021年,《公共财政研究》共刊发学术论文37篇,其中,财税领域文章共28篇,内容多样全面,涉及财税政策、税制改革、预算绩效管理、财政收支研究等方方面面。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PUBLIC FINANCE RESEARCH JOURNAL

目录


1.我国省际税收税源背离情况统计分析——基于分行业税收的角度
谢易和
2.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效果对比分析
张乐天
3.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
岳喜优
4.经济体制转型、税制改革与税制结构演变
蒋震
5.重点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与预算评审一体化融合的实现路径
预算绩效管理课题组 晁毓欣、张猛
6.补贴政策选择的理论分析
王光
7.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问题研究——以山东为例
郭健、张明媛
8.个人所得税家庭申报制度研究——基于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分析
冀云阳、王晓佳
9.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调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2013-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
石绍宾、李敏
10.事权、支出责任与收入划分的国际比较和历史启示
马洪范、王浩然
11.从“家国财政”到“国家财政”:近代中国预算制度演进路向(1911-1949)
马金华、毕学进、刘锐
12.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与相对贫困的改善——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研究
李嘉欣、陈盛伟、牛浩
13.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优化研究
优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研究课题组 王献玲、石绍宾、姜琳、李雁宁、张秋莹、张晓丹、邓花玲
14.电商发展与增值税收入跨地区转移
刘金东、薛峰、姜令臻
15.我国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探究
刘海英、董宇婧
16.面向居民的转移支付支出能促进消费升级吗?——基于消费结构升级视角
王溪
17.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区域差异研究
王红专、马哲、张同功
18.我国碳税理论研究进展评述
李兰、贾存惠
1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促进了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吗?
李一花、李林巍
20.政府会计改革促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机理分析
郑方方、陈素云
21.政府权责信息公开有助于减轻财政违规行为吗?——基于“县权公开”改革的经验证据
吴敏、贾自豪
22.从税收视角探析自贸区发展——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为例
李燕芹、徐兆伟、张伟、张建峰
23.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分散定价与集合定价问题研究——以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为例
汤玉刚、李晓静
24.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王佳、李文
25.社保负担上升会加剧失业吗?——基于提前退休行为的调节效应视角
王佳慧、张宁
26.税制结构优化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
于井远
27.税收信息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
徐长拓
28.房产税征收对地区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聂高辉、李晟全、方舒


2021年01期

我国省际税收税源背离情况统计分析——基于分行业税收的角度
谢易和
摘要:以分行业增加值为税源基础,测算2010-2017年省际间分行业税收税源背离情况,结果表明:分行业税收税源背离额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金融业、工业和批发零售业税收税源背离额较大,是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大额税收流入地的主要来源;分行业税收税源背离度高的地区中,北京、上海是主要流入地,流出地则相对分散。测算税收税源背离额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发现,分行业税收税源背离额对地方税收收入贡献度不一,其中工业税收税源背离额对省际税收收入差距影响最大。建议从税制设计、税源培育和税源监控等方面考虑,促进省际税收税源协调发展。
关键词:税收税源背离;行业税收;省际差异
  
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效果对比分析
张乐天
摘要: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文使用多期DID、面板分位数等模型,对税务部门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效果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发现,就省级层面而言,将社会保险费征收权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移交到税务部门会改善社会保险费征收效果,且原本征收效果越差的省份其提升幅度越大;无论就静态视角(在移交与不移交的省份之间)、还是就动态视角(相同省份移交前后)而言,税务部门征收效果都显著更好;在征收权移交基本完成后的期间,有税务部门参与征收的省份征收效果较没有税务部门参与征收的省份显著更好,税务部门全责征收的省份征收效果较其他征收模式的省份同样显著更好,且差异更大。建议根据各省份原本的征收效果,有差别地降低当地企业缴费率。
关键词:社会保险费;征收效果;税务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
岳喜优
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构建相对差异指标与绝对差异指标对区域财政科技支出强度进行差异分析,并运用区位熵指数探讨财政科技支出强度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在不断增强,区域间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差异明显;区域间差异不平稳并出现扩大的趋势;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呈现由东往西递减的格局,东北地区处于衰减状态。应从合理配置区域财政科技支出,构建多元科技发展投资格局,提高财政使用效益等方面解决欠发达地区财政科技支出落后的问题。
关键词: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区域差异;区位熵;经济增长

2021年02期

经济体制转型、税制改革与税制结构演变
蒋震
摘要:经济体制转型与税制改革、税制结构之间存在互相适应、互相影响的内在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主体经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通过适时推动税制改革,所得税等直接税比重不断提升,是税制结构格局不断演变的基本逻辑。这个过程中,税制体系发挥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扩展市场功能、激发市场活力以及正确发挥政府积极性的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形成国内统一市场体系。税制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继续深化推动税制结构转变。通过体制机制调整促进地方政府更加正确发挥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消费和就业增长,维护国内统一市场体系。
关键词:经济体制转型;产权制度;税制改革;税制结构;直接税比重
  
重点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与预算评审一体化融合的实现路径
预算绩效管理课题组 晁毓欣、张猛
摘要: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是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目标。该目标的实现以预算绩效管理周期为载体,经预算决策-预算执行-决算监督三个环节依次实现。事前绩效评估与预算评审在内容上高度交叉、彼此互补,因而使之融为一体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这种融合是对项目预算管理决策流程进行的优化,在对欲办之事与欲花之钱是否匹配方面做出科学判断的同时,又可有效避免重复性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从而大大提升预算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现这一融合必须做到树立融合意识、完善运行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结果运用;在对任务重新梳理的基础上,沿着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指标体系→统一评级标准的路径进行,对财政是否支持、支持多少得出一揽子结论。
关键词:事前绩效评估;预算评审;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融合
  
补贴政策选择的理论分析
王光
摘要:补贴政策的出发点是基于一国国内的经济发展或其他政策目标的需要。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去分析补贴政策选择的框架,基本原则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策成本与政策收益两对关系。补贴政策选择需要考虑到对象与时间标准、补贴方式与路径等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是补贴政策的主要实施主体,二者之间存在合作与监督的关系。补贴政策目标的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以及企业竞争等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密切相关。
关键词:补贴;补贴政策;政策选择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问题研究——以山东为例
郭健、张明媛
摘要: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本文立足山东,分析了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面临的高质量发展现实背景及主要困境,针对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关键影响因素、目标与着力点进行了着重探讨。近年来,山东经济发展在取得了系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创新投入与产出不足、区域与产业经济发展不协调、绿色经济发展质量低、进出口差距大以及共享发展成果不成熟等问题。下一步,应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加深入且全面地评估财政政策效果,更好地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实现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有效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山东省;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个人所得税家庭申报制度研究——基于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分析
冀云阳、王晓佳
摘要: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实现了税制模式与费用扣除根本性的转变。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为家庭申报制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已有新增专项附加扣除的背景下,沿用单独申报制有违税收公平原则。本文结合税制模式与费用扣除范围改革,提出实施家庭申报制的必要性,进而从居民的家庭观念及其经济功能、税收征管、户籍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角度论述引入家庭申报制的可行性,最后以税制为基础提出渐进式的改革路径和具体设想,包括:界定"税法意义上的家庭",依据不同的家庭结构确立申报制度的类型;依据家庭成员工作与居住地确定合理的纳税申报地点。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家庭申报制;税制模式;税收公平


2021年03期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调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2013-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
石绍宾、李敏
摘要: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将2018年加计扣除比例提升的政策激励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创新效率三个角度研究探索提高加计扣除比例的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加计扣除比例的提高,不但能够促进企业加大其创新投入,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数量,还对企业的创新效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作用机制方面,融资约束充当起了中介桥梁作用。同时发现,加计扣除比例的提高更能激励国有企业、成长期企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并且该政策在不同地区所产生的政策效应也不同,表现为在创新环境较好、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大以及执法力度大的地区,加计扣除比例的提高所激发的创新激励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建议应深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优化配套政策、加强法制保护。
关键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创新;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
  
事权、支出责任与收入划分的国际比较和历史启示
马洪范、王浩然
摘要:事权、支出责任与收入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行的体制基础。实现事权、支出责任与收入三要素之间的科学合理搭配,不同国家立足本国国情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模式。本文通过梳理和比较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前苏联、日本等国家的具体做法,总结历史规律和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以下启示和借鉴:事权和支出责任没有一个固定或统一的划分模式;中央政府支出责任在逐步加大与强化;构建以共享税为主、专享税为辅的中央地方收入分配格局;政府间转移支付为低层级政府匹配财力而非替代支出责任。
关键词:事权;支出责任;收入;转移支付
  
从“家国财政”到“国家财政”:近代中国预算制度演进路向(1911-1949)
马金华、毕学进、刘锐
摘要:清末公共预算理念引介中土,知识分子呼吁中枢改革预算。内忧外患下,清廷试办宣统三年预算案,迈开了我国近代预算改革的第一步。进入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先后颁布《审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文本,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专门成立主办预算的直属主计处,并建构相互牵制的预算系统,预算渐趋独立,程式愈趋规范。虽然此时预算依然受到非正式制度的人为干预,但在制度设计上,已然形成近代意义上的预算运行链条。这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帝制土壤下的“君主财政”运转范式,预算监督逐步进入公众视野,预算程式也由“人治”向“法治”转变,财政管理范式逐步由“家国式”转为“国家式”。
关键词:预算;公共财政;公共治理;超然主计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与相对贫困的改善——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研究
李嘉欣、陈盛伟、牛浩
摘要: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民群体及农村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的评价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从相对贫困视角测度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减贫效率。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率存在差异,且环境因素会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减贫效率产生不同水平不同方向的影响。在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率略有缺失,且呈现减贫效率东部高于中西部特征,规模效率也有待提高。各地下一步仍需适当提高财政补贴力度及规模,实现资源集中配置,扩大单位产出。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相对贫困;三阶段DEA模型

2021年04期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优化研究
优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研究课题组 王献玲、石绍宾、姜琳、李雁宁、张秋莹、张晓丹、邓花玲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居民工资薪金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率级次及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我国居民总体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收入分配结果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同时,由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开征时间较短,综合征收的范围仍需进一步扩大,税率级次和税率级距仍需完善,在费用扣除方面依旧存在“一刀切”、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本文在借鉴部分国家个人所得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优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制;优化
  
电商发展与增值税收入跨地区转移
刘金东、薛峰、姜令臻
摘要:由于中国增值税实行生产地原则,电商发展下的跨地区交易就带来了增值税纳税地和负税地不一致的问题。本文在考虑税负转嫁能力的前提下区分个人电商使用和企业电商使用两个维度,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电商发展对增值税收入跨地区转移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其一,需求侧的个人电商使用没有显著影响增值税的跨地区转移;其二,供给侧的企业电商使用显著增加了增值税流出,市场议价能力起到了减缓增值税流出的调节作用;其三,“营改增”后,企业电商使用的增值税流出效应和省际议价能力的调节效应均不再显著。以上研究结论对未来推动地方财力均等化和优化国内大循环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增值税收入转移;生产地原则;电子商务;市场议价能力
  
我国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探究
刘海英、董宇婧
摘要:有效提升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题中之义。本文以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为研究对象,采用两阶段DEA模型对2010-2019年我国省域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客观测度,并通过空间面板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甄别。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全国范围内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综合效率整体偏低且存在区域分化特征,该现象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规模效率偏低且存在区域差异而引发;莫兰指数验证了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甄别时应考虑其空间属性;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抚养比、人口受教育程度、政府规模及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均对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综合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但由于地域差异的客观存在,影响因素在区域内的作用方向与力度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
关键词: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综合效率;莫兰指数;空间面板Tobit模型
  
面向居民的转移支付支出能促进消费升级吗?——基于消费结构升级视角
王溪
摘要:积极推动消费升级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消费结构升级视角出发,采用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和2018年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政府面向居民的转移支付支出对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获得转移支付能够促进家庭消费升级,主要是通过提升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和日用品支出拉动高层次消费支出占比,这一结论通过了PSM-DID稳健性因果推断。同时,面向居民的转移支付对家庭消费的正向影响显现出异质性,其对于城市高收入家庭、农村低收入家庭以及西部地区城市家庭消费升级无显著促进作用。此外,健康状况和户主年龄能够正向调节转移支付的消费升级效应,而更高的受教育程度则会起到抑制作用。
关键词:面向居民的转移支付;家庭消费;消费升级
  
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区域差异研究
王红专、马哲、张同功
摘要: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明显互动影响效应,我国各省域单位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各地区教育投入水平差异性,也影响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以2000-2018年31个省域单位(不含港澳台地区)教育及经济相关指标为基础,构建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结合教育投入水平相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深入研究各省域单位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并具有时间滞后性;(2)各省域单位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大致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态势。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区在教育投资管理方面,除了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之外,还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投资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财政性教育经费;经济增长;聚类分析;区域差异
  
我国碳税理论研究进展评述
李兰、贾存惠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学者对碳税的相关研究,认为可以将国内相关学者对碳税的研究成果集中分为研究萌芽期、研究发展期和研究过渡期三个阶段。通过梳理不同观点,本文认为我国后续正式开征碳税工作应该从三方面出发:一是从驱动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角度出发,二是从经济增长新常态背景出发,三是在国内“减税降费”背景出发重新讨论碳税的税制设计问题,以助力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
关键词:碳税;税制设计;政策效应

2021年05期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促进了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吗?
李一花、李林巍
摘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有核心地位,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有企业与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通过资源禀赋和动能禀赋两种机制促进了国有企业创新投入。从收入端来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没有改变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资源禀赋,与创新动能禀赋关联的政治激励和利益激励均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从支出端来看,创新补贴具有促进国有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效果,且表现出短期效应较强、中长期效果减弱的特征。基于此,应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提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完整性与透明度,匹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国有企业财务报表间的对应关系,优化国有企业融资结构和政府创新补贴投向,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动态收益提取机制和惠及全民的利益分享机制。
关键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企业;创新投入;融资结构
  
政府会计改革促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机理分析
郑方方、陈素云
摘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具有重大意义。政府会计改革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塑造“责任、成本与绩效”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改进政府成本与绩效管理方法,丰富预算绩效管理所需会计信息的提供,促进预算绩效管理监督与制衡机制的完善,提高预算绩效考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推动政府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厘清政府会计改革促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机理,有助于对政府会计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中的作用进行功能定位,总结当前政府会计改革存在的不足,为政府会计改革进一步指明方向。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预算绩效管理;促进机制;政府会计治理
  
政府权责信息公开有助于减轻财政违规行为吗?——基于“县权公开”改革的经验证据
吴敏、贾自豪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近些年中国推动建设新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县权公开”改革分批试点的拟自然实验,采用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PSM-DID),从财政监管的视角考察了政府权责信息公开的政策效果。估计结果显示,"县权公开"改革实施后,试点县的审计违规金额减少了30.1%。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进行改变倾向评分匹配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保持稳健。在进一步讨论中,本文发现“县权公开”改革的效果在中西部地区、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区以及非扩权县中体现得更加明显。本文还发现,“县权公开”改革没有提升上级政府“自上而下”的监管力度,而是提升了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推进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权责信息公开;“县权公开”改革;财政违规行为
  
从税收视角探析自贸区发展——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为例
李燕芹、徐兆伟、张伟、张建峰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重要阶段,创立自贸区是我国试水市场经济改革“深水区”的重大尝试,也是我国经济改革“试验区-推广”小步快走模式的又一创举。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济南片区发展概况、经济税收现状、与国家高新区融合发展情况,探讨税务部门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把握税收工作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契合点,立足自身权限和自贸区实际,更好服务自贸区发展。
关键词:自贸区;税收视角;制度创新

2021年06期

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分散定价与集合定价问题研究——以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为例
汤玉刚、李晓静
摘要:近年来,土地储备项目收益专项债券的发行经历了由分散定价向集合定价的转变。本文分析了两种定价方式提出的制度背景、转变的原因及影响,发现分散定价只有在债券市场较为完善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债券定价对风险的利率惩罚作用,当债券市场定价本身存在扭曲的情况下,分散定价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而集合定价的优势更加明显。集合定价是当前债券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的无奈选择,长期来看,还是应该加快推进地方债发行、交易和债券利率定价的市场化,逐渐形成地方债市场对债务风险的定价机制,从而形成对地方举债行为和债务风险的有效约束。
关键词: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分散定价;集合定价;融资成本再分配
  
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王佳、李文
摘要:税收征管现代化作为税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对税收征管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持续推进税收现代化的引擎。本文从纳税人税收遵从管理、涉税信息获取及分析、税收征管技术创新的应用、税收征管组织架构及队伍改进和以纳税人为导向的个性化分类管理五个方面对国外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应从加强未来纳税人教育管理,进一步完善税务信息公开制度;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征管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强化涉税信息共享义务,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扩大税务机关职能范围,提高税务人员能力和积极性;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加强税源监管五个方面推进中国税收征管现代化。
关键词:税收征管;现代化;税收遵从;经验借鉴
  
社保负担上升会加剧失业吗?——基于提前退休行为的调节效应视角
王佳慧、张宁
摘要:人口老龄化趋势使得不少国家和地区选择提高缴费率以应对社保支出压力,社保负担的上升是否会加剧失业?为了检验这一现实问题,本文基于OECD国家的历史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结果来看,OECD国家的社保负担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总体失业率和分年龄段失业率。从机制上而言,社保负担水平提高会促使老年人提前退休,从而缓冲了其对失业率的影响,发挥了调节效应。这种调节效应在不同群体之间有所差异,青年群体最显著,中年群体次之,老年群体最弱。由于我国正在研究延迟退休政策,可能会使得失业率的缓冲机制受限,未来要在降低社保名义费率和放宽延迟退休进度上做好政策配置,以使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最小化。
关键词:社保缴款负担率;失业率;提前退休;调节效应
  
税制结构优化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
于井远
摘要:优化税制结构、提升直接税占比是构建现代财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效率视角,利用2008—2018年地级市数据,实证考察了税制结构对地方财政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不利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而提升直接税占比对地方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在于直接税有利于降低纳税人财政幻觉,倒逼地方提升财政运行效率,尤其是个人所得税比重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均衡的税制结构抑制了财政分权的激励效应,且地方财政透明度越高,提升税制结构中直接税比重对地方财政效率的影响越明显。分地区考察还显示,这一效应主要表现在发达地区,而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关键词:税制结构;财政支出效率;财政透明度;财政分权
  
税收信息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
徐长拓
摘要:本文利用“金税三期”工程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税收信息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税收信息化优化了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机制检验发现,税收信息化通过减少企业间的税负差异,提高企业间税负公平程度,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税收信息化对低国有资本比重行业、高避税程度行业和东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影响更大。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税收信息化的进一步建设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启发。
关键词:税收信息化;税负公平;资源配置
  
房产税征收对地区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聂高辉、李晟全、方舒
摘要:房产税征收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其不仅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地区消费结构及经济的发展。基于2006-2016年35个大中型城市的样本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2011年重庆、上海的房产税政策对地区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房产税对消费结构升级造成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征收在长、短期内均对重庆消费结构升级造成了负面影响,长期来看,房产税会促进上海的消费结构升级。因此,政府应科学合理地进行政策设计,尽量减弱房产税对地区消费结构升级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房产税;消费结构升级;合成控制法


参考文献

[1]张乐天.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效果对比分析[J].公共财政研究,2021,(01):69-83.
[2]谢易和.我国省际税收税源背离情况统计分析——基于分行业税收的角度[J].公共财政研究,2021,(01):42-55.
[3]岳喜优.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J].公共财政研究,2021,(01):84-95.
[4]王光.补贴政策选择的理论分析[J].公共财政研究,2021,(02):49-61.
[5]蒋震.经济体制转型、税制改革与税制结构演变[J].公共财政研究,2021,(02):4-17.
[6]预算绩效管理课题组,晁毓欣,张猛.重点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与预算评审一体化融合的实现路径[J].公共财政研究,2021,(02):39-48.
[7]郭健,张明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问题研究——以山东为例[J].公共财政研究,2021,(02):72-86.
[8]冀云阳,王晓佳.个人所得税家庭申报制度研究——基于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分析[J].公共财政研究,2021,(02):87-96+38.
[9]石绍宾,李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调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2013-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J].公共财政研究,2021,(03):4-28.
[10]李嘉欣,陈盛伟,牛浩.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与相对贫困的改善——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研究[J].公共财政研究,2021,(03):60-75.
[11]马洪范,王浩然.事权、支出责任与收入划分的国际比较和历史启示[J].公共财政研究,2021,(03):29-41.
[12]马金华,毕学进,刘锐.从“家国财政”到“国家财政”:近代中国预算制度演进路向(1911-1949)[J].公共财政研究,2021,(03):42-59.
[13]优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研究课题组,王献玲,石绍宾,姜琳,李雁宁,张秋莹,张晓丹,邓花玲.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优化研究[J].公共财政研究,2021,(04):4-17.
[14]刘金东,薛峰,姜令臻.电商发展与增值税收入跨地区转移[J].公共财政研究,2021,(04):18-29.
[15]刘海英,董宇婧.我国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探究[J].公共财政研究,2021,(04):30-47+84.
[16]王溪.面向居民的转移支付支出能促进消费升级吗?——基于消费结构升级视角[J].公共财政研究,2021,(04):48-64.
[17]王红专,马哲,张同功.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区域差异研究[J].公共财政研究,2021,(04):65-84.
[18]李兰,贾存惠.我国碳税理论研究进展评述[J].公共财政研究,2021,(04):85-96.
[19]李一花,李林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促进了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吗?[J].公共财政研究,2021,(05):4-25.
[20]郑方方,陈素云.政府会计改革促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机理分析[J].公共财政研究,2021,(05):26-41.
[21]吴敏,贾自豪.政府权责信息公开有助于减轻财政违规行为吗?——基于“县权公开”改革的经验证据[J].公共财政研究,2021,(05):42-62.
[22]李燕芹,徐兆伟,张伟,张建峰.从税收视角探析自贸区发展——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为例[J].公共财政研究,2021,(05):89-96+62.
[23]汤玉刚,李晓静.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分散定价与集合定价问题研究——以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为例[J].公共财政研究,2021,(06):4-21.
[24]王佳,李文.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公共财政研究,2021,(06):22-34.
[25]王佳慧,张宁.社保负担上升会加剧失业吗?——基于提前退休行为的调节效应视角[J].公共财政研究,2021,(06):35-47.
[26]于井远.税制结构优化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J].公共财政研究,2021,(06):48-61+34.
[27]徐长拓.税收信息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J].公共财政研究,2021,(06):62-77+93.
[28]聂高辉,李晟全,方舒.房产税征收对地区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J].公共财政研究,2021,(06):78-93.


更多精彩
尽在【兰财税海研语】!
作者:王怡婷

指导老师:李永海
351_165417098609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