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2021年《经济问题》财税论文回顾
(第952期)

《经济问题》(月刊)1979年创刊,是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经济期刊。本刊不仅是各大学和社科研究机构的图书馆、资料室订阅和保存的重要期刊,同时许多高校都把本刊列为晋升中高级职称发表论文认可的少数经济类刊物之一。主要栏目:理论探索、改革与发展、企业经济、农业经济、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世界经济、山西经济、财政与税务。
从1979年到2022年,《经济问题》已有43年历史。2021年,《经济问题》共刊发202篇学术论文,其中,财税领域共15篇,大部分刊发在财政金融栏目,也有部分文章刊发在财务会计、产业经济等栏目。2021年,其刊发的财税领域论文主要涉及政府补贴、财政教育支出、转移支付、财政分权等方面。期刊财税领域具体论文目录及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目录
1.政府补贴、股权结构与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
单春霞;李倩;仲伟周;王宇红
2.财政义务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
张山
3.新时代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化发展研究——以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理论为分析进路
单云慧
4.财政分权与中国省际科技—金融耦合效率:抑制还是促进?
谢文君;沈蕾;王仁祥;沈兰玲
5.财政分权是否促进了新型城镇化
杨志辉;李卉
6.政府研发资助与企业创新效率——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检验
王鹏辉;王志强;刘伯凡
7.财政分权与中国省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
王海南;崔长彬
8.人口流动、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刘馨月;金兆怀
9.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供应链CSR激励研究
魏恒;王继光
10.政府补助公告格式会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
杨克智;李思哲
11.增值税税率改革能否遏制企业“脱实向虚”
郝景萍;周洋
12.“营改增”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刘勇;陈文妮;李蓬实
13.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
杨瑞平;李喆赟;刘文蓉
14.地方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虞浩;罗贵明;吕卫华
15.有偿抑或无偿:政府补贴、农户分化与农地流转租金
吴学兵;尚旭东;何蒲明


2021年01期
政府补贴、股权结构与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
单春霞 李倩 仲伟周 王宇红
摘要:从企业异质性,即行业和地区的视角出发,选取26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18年的数据,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所获得的政府补贴、股权结构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滞后一期的政府补贴对企业成长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在政府补贴对企业成长性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效应;从行业来看,政府补贴对制造业企业成长性的负向影响更大;从地区看,政府补贴对非东部地区企业成长性作用更大。政府部门应该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企业制定不同的补贴政策;企业应积极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体系;政府要为企业营造便利的政策环境,同时加强对补贴企业的后续监督,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
关键词:政府补贴;股权结构;企业成长性;企业异质性;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

2021年02期
财政义务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
张山
摘要:以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采用CFPS数据探索财政义务教育支出规模、地区及城乡间配置如何影响代际收入流动。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代际收入流动的提升效果最好;其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代际收入流动提升效果更显著,中部效果欠佳;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家庭的子代,其对提升低学历家庭组的代际收入流动有显著影响,但该影响对城镇家庭的子代更大,而对高学历家庭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大力拓宽财政义务教育支出的来源渠道,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一体化机制的有效实施,并健全网络义务教育资源共享和提升师资水平建设的机制。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义务教育;代际收入流动;
新时代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化发展研究——以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理论为分析进路
单云慧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在生态补偿领域,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而导致的生态环境利益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而单一的生态补偿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无法保障生态功能区或资源供给地因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而付出的成本以及无法矫正利益分配的不公。为了实现生态环境利益分配公平正义的法治目标,解决利益分配失衡的问题,从法律经济学角度以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理论为分析进路,通过比较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实施前后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得出其具有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结论。为了更好地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改进,需要在纵横交错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下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损益各方自愿协商的谈判平台、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以及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妥善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利益的和谐让渡,促使其共同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2021年03期
财政分权与中国省际科技—金融耦合效率:抑制还是促进?
谢文君 沈蕾 王仁祥 沈兰玲
摘要:基于三阶段DEA方法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与金融系统的耦合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运用非参数核估计方法分析样本时间内省际科技—金融耦合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实证结果发现,在剔除环境因素前,全国的科技—金融耦合效率普遍较低,个别地区如新疆出现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的高耦合效率;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后全国整体上的系统耦合效率显著提高,但省际间的耦合效率差异显著,好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有所缓解,从侧面反映出三阶段DEA测算的耦合效率更符合现实情况,更为客观地反映出各地区科技与金融系统的耦合效率。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在长期上对耦合效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短期内还需进一步完善分权制度。
关键词:财政分权;科技;金融;耦合效率;三阶段DEA;
财政分权是否促进了新型城镇化
杨志辉 李卉
摘要:通过分析财政分权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关系,采用熵权法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并基于2007—2018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获得的财政资源越多,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2)财政分权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与新型城镇化的水平呈现反向变动关系。新型城镇化处于较低水平时,财政分权对其的促进作用较大;新型城镇化处于较高水平时,财政分权对其的促进作用较小。(3)财政支出角度的财政分权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大于财政收入角度的财政分权的促进作用。(4)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较小;相对来说,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财政分权程度更有利于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关键词:财政分权;新型城镇化;财政竞争;财政资源;城乡统筹发展;

2021年04期
政府研发资助与企业创新效率——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检验
王鹏辉 王志强 刘伯凡
摘要:基于山西省1385家高新技术企业横截面数据,利用BCC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检验了政府研发资助对不同类型企业创新效率的引导效果。研究发现:第一,既有文献在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最大似然估计法(ML)对政府研发资助的效率效应进行检验时带来了选择性偏误,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有助于克服这一偏误。第二,在克服选择性偏误后发现,总体而言,政府研发资助不会显著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第三,进一步对企业分组研究后发现,企业控股结构与规模异质性影响政府研发资助的效率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对获资助的非公有控股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不存在显著影响;对公有控股企业和小型企业存在显著抑制作用;但对微型企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政府研发资助;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倾向得分匹配;

2021年05期
财政分权与中国省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
王海南 崔长彬
摘要:基于相对价格法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考察了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时空特征,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等因素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2009—2018年全国省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先升后微降的总体上升趋势,少数省区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多数省区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并存。2015—2018年全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空间集聚明显,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GTWR模型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全局线性回归模型有更高的拟合优度,财政收入分权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具有正向作用,在所有解释变量中影响强度最大。
关键词:财政分权;劳动力市场;时空异质性;
人口流动、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刘馨月 金兆怀
摘要: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压力型”体制使得大规模举债成为地方政府缓解财政压力的重要途径。在分析人口流动、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影响的基础上,利用200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间存在着明显举债竞争现象,即本地区债务水平的提高将引起相邻地区债务水平提高;财政支出分权越高,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越高;人口流动与地方政府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人口流入(流出)将显著降低(提高)本地区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以上结论在经过进一步检验后依然成立,具有较好稳健性。基于上述结论,完善官员考核体系并建立“以人为主体”的公共品供给机制是规范地方债务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人口流动;财政分权;户籍制度;
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供应链CSR激励研究
魏恒 王继光
摘要:将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补贴引入到供应链的决策研究中,构建了一个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假设制造商和零售商共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三种不同权力结构下供应链的最优决策,探讨政府补贴如何激励企业承担更多CSR。研究发现,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政府补贴都能够激励制造商和零售商履行更多的CSR行为,但零售商作为领导者时,制造商不一定总是愿意接受补贴,渠道权力相当时,制造商和零售商都不一定愿意接受政府补贴;在制造商主导供应链和零售商主导供应链下,政府补贴的增加对供应链有激励作用,但供应链成员权力相当时,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制造商的利润先增大后减小。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补贴;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渠道权力;

2021年06期
政府补助公告格式会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
杨克智 李思哲
摘要:政府补助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也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规范政府补助信息披露格式并向资金市场传递有效信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选取2014年至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SA指数度量企业融资约束,以深交所《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公告格式》发布为外生冲击,构建PSM-DID模型,研究发现;与上交所上市公司相比,《格式》的公布显著降低了深交所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显示,《格式》的公布降低融资约束的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与非高科技企业中。
关键词:政府补助;融资约束;信息披露格式;PSM-DID模型;
增值税税率改革能否遏制企业“脱实向虚”
郝景萍 周洋
摘要: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以2017年的增值税税率改革作为研究事件,建立DID模型,探讨其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增值税税率改革能够遏制相关企业的“脱实向虚”;增值率税率改革只有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才能发挥遏制企业“脱实向虚”的作用,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反而会增强企业“脱实向虚”水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充实企业金融化理论并为更好遏制企业“脱实向虚”提供借鉴。
关键词:增值税税率改革;企业金融化;DID模型;

2021年07期
“营改增”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刘勇 陈文妮 李蓬实
摘要:选取2010—2018年中国所有A股“营改增”试点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标准双重差分模型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上市公司整体和细分行业的角度,检验“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标准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营改增”对中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均有显著影响;但是从细分行业来看,该政策对不同行业影响存在差异。在进行了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之后,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在不同时期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投资;标准双重差分法;多期双重差分法;

2021年08期
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
杨瑞平 李喆赟 刘文蓉
摘要:以2018年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为例,选取2015—2019年间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DID检验;选取2018和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OLS检验。结果发现,2018年加计扣除强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放缓;加计扣除普惠使高新技术企业相比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率较慢。进一步研究企业盈利水平的调节作用,发现企业的盈利水平越低,上述结果越显著。通过安慰剂检验、PSM检验、反向因果检验及变更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方法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表明,最初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倾斜政策的加计扣除,随着扣除力度的提高和政策的普惠,其政策效用反而有所减弱,这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只有提高盈利水平,才能充分享受这种政策效果,这应引起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视。
关键词:加计扣除政策;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增长率;盈利水平;高新技术企业;

2021年10期
地方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虞浩 罗贵明 吕卫华
摘要:财政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更偏向于能够迅速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基础建设等方面,这样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地方政府热衷基础设施建设挤出了公共教育财政支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这使得地方政府在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得以提高。基于我国1995—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的估计方法,分析了这两方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水平的挤占的负向影响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对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水平的正向影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产生了过多挤占以至于经济增长无法弥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的挤占。
关键词:公共教育支出;影响因素;基础建设投资;

2021年12期
有偿抑或无偿:政府补贴、农户分化与农地流转租金
吴学兵 尚旭东 何蒲明
摘要:政府补贴被认为是推动农地流转的有效途径,但其对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中1781户农地转出户数据,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农地有偿流转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农户分化在其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随着农户人情交往和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选择在城市生活,农户倾向选择无偿流转,这主要归咎于土地产权安全的考虑。据此提出;侧重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保险和担保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培育农地流转中介市场,构建农地流转定价机制;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偿退出和农业生产托管。研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完善政府补贴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政府补贴;农户分化;农地流转租金;农户行为;

参考文献
[1]单春霞,李倩,仲伟周,王宇红.政府补贴、股权结构与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J].经济问题,2021,No.497(01):39-46+124.
[2]张山.财政义务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J].经济问题,2021,No.498 (02):71-79.
[3]单云慧.新时代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化发展研究——以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理论为分析进路[J].经济问题,2021,No.498(02):107-116.
[4]谢文君,沈蕾,王仁祥,沈兰玲.财政分权与中国省际科技—金融耦合效率:抑制还是促进?[J].经济问题,2021,No.499(03):41-47.
[5]杨志辉,李卉.财政分权是否促进了新型城镇化[J].经济问题,2021,No.499(03):32-40.
[6]王鹏辉,王志强,刘伯凡.政府研发资助与企业创新效率——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21,No.500(04):87-95.
[7]王海南,崔长彬.财政分权与中国省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21,No.501(05):55-62.
[8]刘馨月,金兆怀.人口流动、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问题,2021,No.501(05):63-70.
[9]魏恒,王继光.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供应链CSR激励研究[J].经济问题,2021,No.501(05):86-93.
[10]杨克智,李思哲.政府补助公告格式会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21,No.502(06):106-113.
[11]郝景萍,周洋.增值税税率改革能否遏制企业“脱实向虚”[J].经济问题,2021,No.502(06):40-46.
[12]刘勇,陈文妮,李蓬实.“营改增”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问题,2021,No.503(07):45-54.
[13]杨瑞平,李喆赟,刘文蓉.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J].经济问题,2021,No.504(08):110-120.
[14]虞浩,罗贵明,吕卫华.地方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21,No.506(10):62-67.
[15]吴学兵,尚旭东,何蒲明.有偿抑或无偿:政府补贴、农户分化与农地流转租金[J].经济问题,2021,No.508(12):59-66.


更多精彩
尽在【兰财税海研语】!
作者:董鹏梅
指导老师:李永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