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193
  • Tax100会员 33536
查看: 368|回复: 0

文献梳理:2021《宏观经济研究》财税论文回顾!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96

2020税务高考

2022-5-27 12: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文献梳理:2021《宏观经济研究》财税论文回顾!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5-27 06:15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00981&idx=1&sn=c75899527616c0aec824cd7bda766e0c&chksm=c09b5c8bf7ecd59d2238d3458310252edc77ab4b3ea837d9b85390cdf5e0c98e03e729e12d5f#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2021年《宏观经济研究》财税论文回顾
(第946期)

《宏观经济研究》(月刊)是由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主办,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映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政策性问题及理论研究成果。该刊被收录于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21-2022)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曾获“社科双效期刊”荣誉。

ISSN:1008-2069
CN:11-3952/F
(2021)复合影响因子:3.702
(2021)综合影响因子:1.815
2021年,《宏观经济研究》共刊发文献179篇,其中,财税领域相关论文共14篇,涉及制度改革、减税降费、公共债务、财政补贴及其他财政政策等内容,具体如下。
Comparative Economic& Social Systems

目录


1.中国政府非税治理:制度、困境与改革
潘欣欣
2.“十四五”时期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研究
王蕴
3.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财政政策波动性视角
王立勇、袁子乾
4.健全国家发展规划对财政政策的战略引导作用:逻辑演进、主要问题与完善策略
申现杰
5.财政补贴促进了企业创新吗——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经验证据
郑飞、石青梅、李腾、刘晗
6.减税降费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
李紫薇、董长贵
7.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绩效:2009—2018
海龙
8.地方公共债务的经济效应评估:企业投融资决策的视角
吴俊培、徐彦哲、郝楚
9.国家财政、产业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来自有调节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证据
马宝林、王一寒、张煜、安锦
10.财政支出、投资环境与 FDI地区分布
胡渊、杨勇
11.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李森、彭田田
12.财政透明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
张德钢、郭皓皓、陆远权、黄巍瑶
13.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研究
吴亚平
14.“试点”模式下财政支持型巨灾保险法治化的中国路径
吴伟达、江利杰


2021年1期

1.中国政府非税治理制度、困境与改革
潘欣欣
摘要:政府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两大支柱,在现代国家财政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自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非税收入制度框架逐步成型,征收管理渐趋规范,但离财政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亟需深化改革以完善非税治理体系。本文在阐述政府非税收入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现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体系,评述既有制度的问题和缺陷,深入剖析当前非税治理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当下的宏观经济情境,就深化非税收入改革、推进财政治理现代化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非税治理作为政府财政治理的重要支柱,其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国家治理目标,路径是以非税治理的现代化推进政府财政治理的现代化,动力是以非税收入的财政能力提升国家的市场增进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
关键词:非税收入;财政制度;国家治理;制度分析

2021年2期

2.“十四五”时期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研究
王蕴
摘要:近年来,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财权划分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但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十四五”时期应以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为目标,加快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在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格局总体稳定框架下,适当增加中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提高地方自有收入对其履行支出责任的保障能力,相应降低转移支付比重。到2025年,中央与地方可用财力、支出责任的划分比例调整至30∶70,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下降到25%以下,转移支付中体现均等化功能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50%以上。
关键词:事权划分;财权划分;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
  
3.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财政政策波动性视角
王立勇、袁子乾
摘要:本文采用BK滤波等方法测度中国财政政策波动性,借助GMM等方法研究中国财政政策波动性渠道是否能够作为收入差距负向影响经济增长的一种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财政政策周期性波动有显著的正影响,收入差距越大,财政政策波动性越明显;财政政策波动性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影响,财政政策波动性越大,越不利于经济增长。这充分说明,财政政策波动性渠道确实能够为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提供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这一影响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差距;财政政策;政策波动性;经济增长
  
4.健全国家发展规划对财政政策的战略引导作用:逻辑演进、主要问题与完善策略
申现杰
摘要: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与财政政策的关系经历了按照指令性计划配给财政资源、计划管理体制松动后的财政独立性灵活性增强再到国家发展规划约束性指标引导下的财政履行政府公共职能等阶段。不同阶段规划与财政政策关系的演变,既反映了中央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解的加深,也体现了对宏观经济治理体制与宏观调控体系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结合财政政策在匹配国家发展规划中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提升规划统筹层级、增强专项规划编制质量、健全中期财政规划与三年投资计划、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等角度提供了一系列针对性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国家发展规划;中期财政规划;三年投资计划;年度财政预算
  
5.财政补贴促进了企业创新吗——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经验证据
郑飞石青梅李腾刘晗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支撑。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统计年鉴和企业专利数据库,本文采用专利产出数量作为企业创新的代理变量,在微观层面检验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作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财政补贴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专利产出数量。进一步以产业生命周期视角进行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显著促进了处于形成期和成长期产业生命周期中的企业创新,而对于成熟期和衰退期产业生命周期中的企业创新则影响较弱。通过运用工具变量回归法处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变更基本回归模型以及调整产业生命周期划分方法,从三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以上结论均成立。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财政补贴的资源配置,提高财政部门对企业创新的补贴效率。
关键词:产业生命周期;财政补贴;企业创新;专利数量
  
6.减税降费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
李紫薇、董长贵
摘要: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部署,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扩大减税降费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着力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基金四个方面,发力于促进要素升级、推动战略产业先行、增强市场活跃度、维护地区间公平发展和稳定市场预期五个路径。本文剖析减税降费政策对产业升级的推动效用,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减税降费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提高所得税收入占比、减小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占比对产业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降低;增值税收入占比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的减税降费对策。
关键词:减税降费;产业升级;脉冲响应

2021年3期

7.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绩效:2009—2018
海龙
摘要:财政补贴是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创新。通过构建全面的城乡居保财政补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2009—2018年城乡居保财政补贴绩效进行动态评估。结果发现,十年来城乡居保财政补贴的普惠性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但基础养老金补贴水平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难以有效应对老年贫困。同时,个人账户财政补贴不仅未能达到“多缴多得”的正向激励效果,而且出现逆向分配问题。整体看,现行城乡居保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损失。为提升城乡居保财政补贴绩效,建议将财政补贴方式由“两头补”变为完全“补出口”,可在不改变城乡居保统账结合模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财政补贴公平性,增进财政补贴资金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贴;个人账户补贴

2021年4期

8.地方公共债务的经济效应评估:企业投融资决策的视角
吴俊培、徐彦哲、郝楚
摘要: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扩张具有多维经济效应,也是债务风险治理和债务绩效提升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企业微观视角,利用2012—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评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程度对企业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引致了企业融资规模减少,抬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企业的投资规模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受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影响较大。有鉴于此,在继续关注债务规模风险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债务效应的潜在影响和绩效提升的着力点。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企业投资;企业融资

2021年9期

9.国家财政、产业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来自有调节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证据
马宝林、王一寒、张煜、安锦
摘要:随着高技术产业在科技创新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生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首先采用2010—2018年数据,构建中国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各区域的科技创新综合得分,并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关系。然后以区域耦合协调为调节变量,提出三个假设,建立以创新经费投入和创新产出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概念模型。最后,采用2009—2018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应用有调节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国家财政、产业创新和区域协调的互动关系,揭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生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区域创新耦合协调不断提升,创新经费投入和创新产出在财政支持和国家税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高技术产业创新负向影响国家税收,区域耦合协调负向调节创新投入产出过程。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以克服政府失灵,加强区域创新协调,加大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畅通高技术产业创新的资金流转,助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家财政;高技术产业;区域协调;创新机制
  
10.财政支出、投资环境与 FDI地区分布
胡渊、杨勇
摘要:财政支出引资竞争的空间效应对FDI地区分布的影响日益显现,本文根据空间经济理论建立分析框架,将财政支出对FDI区位分布的作用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通过改善投资环境的调节效应,并基于1998—2018年2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地区财政支出对FDI区位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出直接用于引资会引发地区间的恶性引资竞争并抑制本地区的FDI流入量;财政支出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的调节效应会优化区域投资环境,最终将抵消财政支出直接引资对本地外资流入的负效应并实现FDI净流入;所得税分成和两税合一改革减少了财政支出引资竞争的负效应,增加了调节效应的正效应,有助于本地引资。为了更好地“稳外资”,应该规范地方财政支出的引资竞争行为,完善中央地方财政税收划分制度并加强地区间的产业合作。
关键词:财政支出;外商直接投资;投资环境;调节效应

2021年10期

11.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李森彭田田
摘要:财政分权作为处理不同级次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对财政资源配置方式与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会通过外资竞争和创新偏好的中介效应而促进创新效率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16年30个省的年度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且通过外资竞争与创新偏好间接提高了创新效率,分地区检验发现上述影响在东部地区显著,但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结论,本文认为中国要提高创新效率,应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的财政自主性,鼓励省级政府积极争取外资并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采取措施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督促中西部地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关键词:财政分权;创新效率;中介效应;外资竞争;创新偏好

2021年11期

12.财政透明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
张德钢、郭皓皓、陆远权、黄巍瑶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合成28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然后采用基尼系数表征省域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揭示其时空特征及演进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财政透明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财政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但财政透明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和非线性。内陆省份、财政透明度较低的省份以及新《预算法》实施后,财政透明度的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财政透明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促进作用会随着经济发展发生机制转换,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阀值后促进作用有所减弱。本文提供了通过提升财政透明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视角和新证据。
关键词:财政透明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异质性影响
  
13.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研究
吴亚平
摘要:地方政府专项债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投资资金来源,投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和政府贷款三种。政府专项债对具体项目的投资方式应根据项目收益来源和性质确定。对于有一定经营性收入和市场化融资能力的重大项目,政府专项债资金可以作为部分项目资本金,但应当符合《政府投资条例》和项目资本金制度相关要求,不得成为项目单位的债务性资金。对于作为项目资本金的政府专项债资金,要明确地方政府的偿还责任及偿还资金来源。地方政府(或其出资人代表)可以按项目资本金出资比例分红,但不得从项目单位直接划转部分经营性收入作为政府专项债的偿债来源。PPP项目的融资责任和相关风险应当由社会资本方承担,政府专项债资金应规范审慎用作PPP项目资本金。
关键词:地方政府专项债;投资方式;项目资本资金;债务偿还
  
14.“试点”模式下财政支持型巨灾保险法治化的中国路径
吴伟达江利杰
摘要:将“试点”作为巨灾保险制度化的前提,是现阶段中国国情选择的结果。这一选择虽与域外法治实践存在差异,但与法治本身不存在冲突。“试点”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制度内容生成方面的试行与试错,在“试点”之初伴随着决策风险。在财政领域表现为规范性与公平性程度不足问题,保险领域则表现为政策引导不足与政府主导现象并存。因此,对横跨财政与保险两大领域的财政支持型巨灾保险的“试点”,我们更应关注其法治化进程。一方面要遵循财政法治的总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政府介入市场的适度性原则,避免损害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将“试点”模式下巨灾保险制度法治化纳入财政领域改革总体进程之中,并在“宏观基金—中观项目—微观标准”基本框架下完善。
关键词:巨灾保险;“试点”机制;财政法治;财政公平

参考文献


[1]潘欣欣.中国政府非税治理:制度、困境与改革[J].宏观经济研究,2021,No. 266(01):19-37+52.
[2]王蕴.“十四五”时期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1, No.267(02):5-16.
[3]王立勇,袁子乾.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财政政策波动性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2021,No.267(02):17-31+107.
[4]申现杰.健全国家发展规划对财政政策的战略引导作用:逻辑演进、主要问题与完善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21,No.267(02):32-40.
[5]郑飞,石青梅,李腾,刘晗.财政补贴促进了企业创新吗——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经验证据[J].宏观经济研究,2021,No.267(02):41-52+161.
[6]李紫薇,董长贵.减税降费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1, No.267(02):53-59+175.
[7]海龙.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绩效:2009—2018[J].宏观经济研究,2021,No.268(03):136-145.
[8]吴俊培,徐彦哲,郝楚.地方公共债务的经济效应评估:企业投融资决策的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2021,No.269(04):47-58.
[9]马宝林,王一寒,张煜,安锦.国家财政、产业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来自有调节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证据[J].宏观经济研究,2021,No.274(09):99-110.
[10]胡渊,杨勇.财政支出、投资环境与 FDI地区分布[J].宏观经济研究,2021,No. 274(09):73-85.
[11]李森,彭田田.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21,No.275(10):5-17+74.
[12]张德钢,郭皓皓,陆远权,黄巍瑶.财政透明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1,No.276(11):5-16+111.
[13]吴亚平.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1,No. 276(11):130-138.
[14]吴伟达,江利杰.“试点”模式下财政支持型巨灾保险法治化的中国路径[J].宏观经济研究,2021,No.276(11):34-47.


更多精彩
尽在【兰财税海研语】!
作者:朱凌霄
指导老师:李永海
842_165362461685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