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2021年《经济问题探索》财税论文回顾
(第942期)

《经济问题探索》创刊于1980年,是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学术刊物(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承办,《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编辑发行。《经济问题探索》自1992年以来,连续多年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南京大学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RCCSE)等收入为核心期刊。1995年以来,连续多年作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并历年“全文转载量”取得了较好成绩。连续多次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全国省市十佳经济期刊、全国企业管理优秀期刊。
从1980年到2022年,《经济问题探索》已有42年历史。本期刊下设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与城市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财政与金融、劳动经济与专题等栏目。2021年本期刊在财税领域共刊发了13篇学术论文,大部分刊发在财政与金融、综合论坛和宏观经济栏目,财税领域具体论文目录及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目录
1.中国省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反思
周子超
2.财政竞争、资源错配与经济波动——基于共同因子的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宋美喆
3.居民房产税改革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段梦 娄峰 陈媛媛
4.财政分权、环境规制与区域环境质量——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王育宝 陆扬
5.财政科技资助、知识资本禀赋与区域创新绩效
张雯 吴福象
6.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提升了县级自有财力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崔军 黄健雄 张栋
7.人口结构变动对我国地方财政负担的影响
齐红倩 杨燕 刘岩
8.财政政策冲击与经济周期波动的时变关联机制研究——基于经济扩张期和收缩期的对比分析
刘金全 王国志 付卫艳
9.中国式财政分权、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
张莉娜 吕祥伟
10.财政压力与企业杠杆率调整——基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视角
张晓云 贺川
11.人口年龄结构、住房价格与土地财政的可持续性
成德宁 卢翊鸥
12.中国财政体系的再分配效应、再分配相对贡献及减贫效应
宋颜群 胡浩然
13.财政体制失衡与环境污染:理论机制与经验辨识
申洋 郭俊华


2021年02期
中国省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反思
周子超
摘要:新冠疫情的爆发给我国的公共医疗供给效率带来了严峻挑战,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风险和不确定性。本文基于DEA—Tobit两阶段的分析框架,其中在DEA分析法中采取两阶段综合法更精准地测算效率值,采用2008—201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省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主要受制于技术革新速率,存在明显的地区间差异。而影响效率的核心因素为财政支出分权,表现为负向冲击。另外,人均实际GDP、户籍制度、教育水平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医疗政策和老龄化程度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论就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和结构,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综合技术效率;财政支出分权;转移支付;

2021年03期
财政竞争、资源错配与经济波动——基于共同因子的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宋美喆
摘要:本文以财政竞争、资源错配与经济波动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通过构建含有共同因子的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基于Bailey等人(2016)提出的两步法的估计思路,实证检验了财政竞争对经济波动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经济波动和资源错配在时间维度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在空间维度具有空间集聚特征;财政竞争是导致经济波动的重要诱因之一,其对经济波动的双重作用路径均显著,不仅可以直接放大经济波动,而且通过引发资源错配间接加剧波动态势。据此,为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本文提出完善区域性经济波动的联合监测预警机制、创新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竞争;资源错配;经济波动;共同因子;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
居民房产税改革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段梦 娄峰 陈媛媛
摘要: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及相关宏观数据,构建了中国居民房产税一般均衡模型,阐述了居民房产税改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随着居民房产税税率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价格不断降低。房产税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居民房产税改革对实际GDP、总产出、总出口、总进口、总投资、居民消费产生负面影响,对政府消费产生正面影响,且影响效果随着房产税税率的提高逐渐增大。同时,房产税改革提高了政府收入,降低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财富分配差距。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房产税改革;宏观经济;CGE模型;基尼系数;
财政分权、环境规制与区域环境质量——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王育宝 陆扬
摘要:研究将环境规制细分为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公众参与型等三类,聚焦其在财政分权的环境效应中产生的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影响机制,同时将区域异质性特征纳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部分环境规制工具在财政分权的环境效应中产生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2)环境规制在不同地理区域的中介效应具有异质性特征,环保法规、排污费与环境信访在中、东部地区是缓解污染的重要渠道,且排污费治污效力最强,而行政处罚仅适用于西部地区环境治理。(3)环境规制在不同分权程度地区的门槛效应具有异质性特征。环保法规、排污费与环保提案呈现"U"型环境影响曲线,行政处罚呈现"倒U"型环境影响曲线。据此提出区域差异化的环境规制体系建设策略,从而缓解财政分权的负面环境影响。
关键词:财政分权;环境规制;中介效应;门槛效应;

2021年04期
财政科技资助、知识资本禀赋与区域创新绩效
张雯 吴福象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内生创新模型,分析不同知识资本禀赋下,财政科技资助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以及知识资本禀赋与区域创新绩效的空间关联性。进一步地,本文以长三角区域41个地级市构造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Moran’s I指数、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当区域知识资本存量超过对应门槛值后,财政科技资助对本地创新绩效的促进效用有所降低;(2)空间临近的区域间具有相似的知识资本禀赋,且知识资本禀赋相近的区域具备相似的创新产出能力;(3)地方财政科技资助能够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对临近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积极作用。
关键词:财政科技资助;知识资本禀赋;创新绩效;空间溢出效应;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提升了县级自有财力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崔军 黄健雄 张栋
摘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级自有财力的影响存在争议,传统计量方法可能造成偏误。本文以2009年山东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发现:(1)改革降低了县级自有财力;(2)改革造成县级财政收支行为一定程度的异化,对不同横向竞争环境中的试点县(市)产生了税收征管加强或投资支出扩大的差别效果;(3)改革未缓解地市与其下辖试点县(市)间"财权上收、事权下移"现象。据此建议上调县级收入分享比例并拓宽税源,增加其财政收入;适度上收部分事权,缓解其支出压力;优化政绩考评制度,遏制其收支行为异化。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县级自有财力;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

2021年05期
人口结构变动对我国地方财政负担的影响
齐红倩 杨燕 刘岩
摘要:现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中国人口结构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转变,由此对地方财政负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人口抚养比对地方财政负担的影响,利用我国2002-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不含港澳台),以间接税负作为门限变量,构建面板平滑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人口抚养比对地方财政负担影响的非线性特征。结果显示,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在不同间接税负水平下对地方财政负担产生不同的影响,少儿抚养比呈现由负向转为正向的"倒L"型关系,而老年抚养比则呈现由正向转为负向的"L"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间接税负水平和人口抚养比通过调整家庭消费水平和家庭资源配置影响地方财政负担水平。因此,在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而生育率不高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如何因地制宜地配套少儿和老年抚养方面的财政政策,并依据地区人口抚养比调整间接税负水平,是实现人口抚养比与地方财政良性运行关系的关键。
关键词:人口抚养比;地方财政负担;间接税负;PSTR模型;

2021年06期
财政政策冲击与经济周期波动的时变关联机制研究——基于经济扩张期和收缩期的对比分析
刘金全 王国志 付卫艳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1992年1月-2020年6月的宏观经济数据,运用马尔可夫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度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同时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将经济周期划分为扩张期和收缩期,并采用SV-TVP-VAR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冲击与经济周期阶段性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财政政策冲击对投资、消费和产出的冲击在短期和中期内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但长期效应比较平稳且微弱;(2)我国财政政策冲击具有非线性效应,经济扩张期和收缩期的财政政策冲击对投资、消费和产出的冲击具有"凯恩斯效应",但在某些特定时段则存在"非凯恩斯效应";(3)我国财政政策冲击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即财政政策冲击在经济紧缩期的调控效果要明显好于经济扩张期。因此,在经济下行期间还需要维持积极财政政策调控。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周期;非线性效应;非对称性;SV-TVP-VAR;
中国式财政分权、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
张莉娜 吕祥伟
摘要:本文基于2007-2017年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从线性、非线性及空间溢出效应三个角度对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劳动力流动和财政分权均促进了经济增长,且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二者之间的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表明从总体上来说,财政分权抑制了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以上结果具有一定的异质性,根据地区的差异和城市竞争力的不同而不同。另外,就门槛回归的结果来看,随着财政分权和暂住人口数的增加,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呈现出"倒U"型趋势。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财政分权;经济增长;门槛回归;空间溢出效应;
财政压力与企业杠杆率调整——基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视角
张晓云 贺川
摘要:经济增长放缓、大规模减税降费、叠加外部冲击使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不断攀升,财政压力可能通过生产性财政支出、资源支持等政策变量,对辖区内投融资平台企业杠杆率产生影响。本文通过2007-2019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面板数据,利用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杠杆率调整与财政压力的关系,进而得出如下结论:财政压力逐年上升提高了投融资平台企业杠杆率;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土地出让等行为对财政压力与企业杠杆率调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门槛效应,中等财政压力区间下对杠杆率调节更显著;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重大财税政策冲击后,财力较弱区域的投融资平台企业杠杆率和破产风险上升更多。本文所研究问题有助于通过治理政府财政压力,调整地方政府行为,更好地助力企业稳杠杆、控风险。
关键词:杠杆率;财政压力;投融资平台;门槛模型;调节效应;

2021年07期
人口年龄结构、住房价格与土地财政的可持续性
成德宁 卢翊鸥
摘要:本文基于2000-2018年我国31个省市的住房价格数据、人口抚养比数据和财政赤字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与住房价格、财政赤字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总抚养比与财政赤字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口抚养比提高会扩大财政赤字,给土地财政可持续带来压力。(2)老年抚养比与住房价格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少儿抚养比与住房价格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从长期来看,总人口抚养比与住房价格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房价会受到抑制,而房价受到抑制后,土地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因此,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吸引年轻人口的流入,同时也要未雨绸缪,在人口红利还未消失之时,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建立起可持续的财政体系。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住房价格;抚养比;土地财政;

2021年09期
中国财政体系的再分配效应、再分配相对贡献及减贫效应
宋颜群 胡浩然
摘要:有关中国财政体系整体(养老金、所得税、间接税、政府转移支付、医保报销、公共服务)的再分配效应、再分配相对贡献及减贫效应研究不够。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CHFS2017),研究了中国财政体系的再分配效应、再分配相对贡献及减贫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的财政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不平等和减少贫困;(2)其中,养老金的再分配效应和减贫效应最大,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第三是公共服务;(3)所得税体系、间接税体系以及医保报销系统不仅不能缓解贫困反而加重了贫困;(4)公共服务对收入再分配正向效应的标准化相对贡献最大,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第三是医保报销,最后是养老金,所得税与间接税的标准化相对贡献为负,其中间接税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巨大。中国政府应当不断完善财政体系,以提高各项财政工具的再分配效应与减贫效应。
关键词:财政体系;再分配效应;再分配相对贡献;减贫效应;
财政体制失衡与环境污染:理论机制与经验辨识
申洋 郭俊华
摘要: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区分财政横向与纵向失衡,对财政体制失衡影响环境污染的内在逻辑进行了理论阐释,并基于2003-2018年277个地级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体制失衡对环境污染的效应与作用渠道。研究表明:财政横向与纵向失衡均可以加剧环境污染,且这一效应在中、西部城市与资源型城市更加显著。财政横向失衡不能通过环境规制效应但可以通过产业结构效应加剧环境污染,财政纵向失衡可以通过环境规制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加剧环境污染。
关键词:财政横向失衡;财政纵向失衡;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周子超. 中国省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反思[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2):49-65.
[2]宋美喆. 财政竞争、资源错配与经济波动——基于共同因子的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3):14-26.
[3]王育宝,陆扬. 财政分权、环境规制与区域环境质量——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3):120-137.
[4]段梦,娄峰,陈媛媛. 居民房产税改革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3):53-60.
[5]张雯,吴福象. 财政科技资助、知识资本禀赋与区域创新绩效[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4):27-36.
[6]崔军,黄健雄,张栋.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提升了县级自有财力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4):157-167.
[7]齐红倩,杨燕,刘岩. 人口结构变动对我国地方财政负担的影响[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5):17-25.
[8]刘金全,王国志,付卫艳. 财政政策冲击与经济周期波动的时变关联机制研究——基于经济扩张期和收缩期的对比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6):1-14.
[9]张莉娜,吕祥伟. 中国式财政分权、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6):15-29.
[10]张晓云,贺川. 财政压力与企业杠杆率调整——基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视角[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6):162-172.
[11]成德宁,卢翊鸥. 人口年龄结构、住房价格与土地财政的可持续性[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7):1-9.
[12]宋颜群,胡浩然. 中国财政体系的再分配效应、再分配相对贡献及减贫效应[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9):166-178.
[13]申洋,郭俊华. 财政体制失衡与环境污染:理论机制与经验辨识[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9):179-190.


更多精彩
尽在【兰财税海研语】!
作者:陶婷
指导老师:李永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