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074
  • Tax100会员 33549
查看: 387|回复: 0

文献梳理:2021《经济学家》财税论文回顾!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96

2020税务高考

2022-5-19 14: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文献梳理:2021《经济学家》财税论文回顾!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5-19 06:15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00843&idx=1&sn=4a9f65b61012cf49ec6ed65cc5e23223&chksm=c09b5c15f7ecd503441a96ee7c578784c595cc23762dbdb152c6d098d10cf710062bea1664da#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2021年《经济学家》财税论文回顾
(第931期)

《经济学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南财经大学和四川社会科学学术基金会(新知研究院)主办,西南财经大学承办的大型经济理论刊物。《经济学家》创刊于1989年,为双月刊;2009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5年,获得教育部“首届名栏工程”称号;2011年,被列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入选期刊;2012年,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名刊”;2014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经济学家》设置的主要栏目有中国经济学论坛、理论经纬、改革探索、比较与借鉴、研究报告、金融研究、财税研究、农业研究、学者风范、新观察等。主要发表经济学界新近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及其机制的研究;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及反映我国经济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当代国外各派经济理论的介绍和评价等。
ISSN:1003-5656
CN:51-1312/F
(2021)复合影响因子:5.844
(2021)综合影响因子:3.888
Economist
从1989年到2022年,《经济学家》共出版5030篇学术论文,2021年共刊发财税领域论文9篇。本期主要梳理了《经济学家》中关于财税领域的论文,具体目录及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目录



1.完善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王洪川
2.新时代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研究:从预算管理到绩效治理
冀云阳
3.被动之举还是主动为之——基于纵向财政不平衡与地区竞争对土地财政依赖影响的再解释
辛冲冲、徐婷、周菲
4.数值型财政规则:起源、演变与启示
郝宇彪、郭梦洁
5.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国债市场国际化问题研究
刘笑萍
6.论宏观经济调控向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转换
付一婷、刘金全、刘子玉
7.“十四五”时期中国财政空间研究——基础条件、国际比较与维持策略
何代欣
8.拜登政府财政政策评析
郭强、张明、肖尧
9.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许晖、林源



2021.01
完善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王洪川
摘要:随着居民公共服务需求增长,社会发展不平衡矛盾更加严峻,财政性公共服务支出压力加大,有限的不平衡的公共服务供给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制约。为此,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发展混合型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公共服务适应性调控机制,建立公共服务职能与责任相匹配监管机制,建立公共服务向民生获得感转化机制,建立新技术手段与公共服务发展融合机制。本文建议,我国用三个五年规划推进公共服务"三步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同时多措并举发展非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公共服务治理制度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治理技术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混合型公共服务制度;发展战略;治理现代化;

2021.02
新时代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研究:从预算管理到绩效治理
冀云阳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面对经济形势和发展理念的转变、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要求,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战略亟需转型升级。本文在回溯以往改革历程和审视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设想。以往政策通过地方政府债券的自主发行、隐性债务的甄别和置换,实现了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内管理,未来应进一步按照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要求,以绩效为导向,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和全生命周期的地方政府债务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配置效率,发挥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债务治理;

2021.04
被动之举还是主动为之——基于纵向财政不平衡与地区竞争对土地财政依赖影响的再解释
辛冲冲、徐婷、周菲
摘要:文章在系统诠释了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地区竞争作用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逻辑机理基础上,利用2007—2017年中国大陆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地区竞争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研究发现,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引资竞争(FDI竞争)均显著促进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同时,地区间的标尺竞争还使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行为上展现出明显的策略模仿,土地财政依赖呈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纵向财政不平衡的影响效应在中、西部区域和非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更加明显,引资竞争的影响效应主要在东北地区更为突出。土地财政依赖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东、中部区域和非省会及副省级城市的作用强度更高。本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和土地制度深化改革、优化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助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纵向财政不平衡;FDI竞争;空间溢出效应;土地财政依赖;
数值型财政规则:起源、演变与启示
郝宇彪、郭梦洁
摘要:数值型财政规则作为规范一国财政纪律的工具,具有抑制债务规模扩张和调节财政收支结构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数值型财政规则的历史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具体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世界各国所实施"第一代财政规则",但因其仅结合简单性与灵活性,而未建立与之匹配的执行机制,致使规则僵化,无法有效应对危机的挑战。由此,“第二代财政规则”应运而生。相比于“一代规则”,其更强调以结构平衡为目标的反周期性,且偏好刺激经济增长的公共投资支出,与此同时各国还设置独立的监管机构,确保财政透明度,并保证国内规则的实施严格于跨国家规则。最后,在对德国和智利两国经验事实归纳的基础上,认为我国未来财政改革应遵循债务规则分级管理、结构平衡预算框架、增设独立监督机构以及财政规则法制化等理念,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稳健发展。
关键词:财政规则;起源;演变历程;启示;

2021.05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国债市场国际化问题研究
刘笑萍
摘要:国债市场对一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其国际化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梳理了国债市场国际化有关研究成果和国际经验,分析了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国际化的进展和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开放与安全,进一步推进我国国债市场国际化的政策建议。一方面,进一步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国债市场,更好发挥其在培育国债市场发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建议密切跟踪我国国债市场国际化进程,有效评估和防范潜在风险,切实维护我国财政金融安全。
关键词:国债市场;国际化;风险防范;

2021.07
论宏观经济调控向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转换
付一婷、刘金全、刘子玉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宏观治理的新理念与新方式。本文对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转变与升华的必然性进行论证,并探究这种转变的时机把握、能力跃升和体系创新,为我国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对策建议。新体系优化了政策目标:长期目标由速度目标转向质量目标、调控范围由点目标放大至区间目标、调控方式从总量调控精细化到结构调控、调控力度由“大水漫灌”式优化至精准调控;明确了各项政策的任务分工:强调了六项子类政策间的交互作用与下一阶段产业政策的核心地位;提升了政策间的协同作用:确保政策间的协调配合与时间一致性,并进一步保证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的协调平衡能力。
关键词:宏观调控;宏观经济治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2021.08
“十四五”时期中国财政空间研究——基础条件、国际比较与维持策略
何代欣
摘要:财政空间是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础条件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维持财政空间的基础条件与以往不同。研究发现,我国债务空间随统计口径扩大有所收窄,而多个口径下的财政赤字都处于上升通道。与同时期人均GDP10000美元的国家相比,中国基础财政盈余率均值(2012—2019年)为-3.5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86%近一倍,但债务负担率均值(2010—2019年)为35.50%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66.37%的一半左右。财政赤字上升源于积极财政政策导向下的年度财政扩张。而债务负担率水平相对较低,又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推动了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研究认为,未来维持中国财政政策空间的政策部署,要与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定位匹配,要关注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主要宏观政策变化,还要加强财政资源整合并提升流动性。
关键词:财政空间;基础财政盈余率;财政赤字;债务负担率;宏观调控;

2021.11
拜登政府财政政策评析
郭强、张明、肖尧
摘要: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随后的经济危机,继已经签署1.9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之后,拜登政府提出美国就业计划,引起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本文在介绍拜登政府的财政刺激计划及其财政理念的基础之上,说明美国的货币政策如何配合财政扩张,分析美国大规模财政扩张面临的通货膨胀、债务的可持续性与基础设施投资难以落实等重要挑战,以及通过贸易渠道与金融渠道造成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财政乘数;通货膨胀;溢出效应;

2021.12
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许晖、林源
摘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政定位的全新论断,开启了财政理论建设的新阶段。围绕这一重要阐述,学界展开了对财政概念、财政职能、财政学科属性、财政活动主体等财政基础理论的探讨,提出应以中国财政改革实践经验为路径深化对财政本质及功能的认识,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体系。本文以“基础和支柱说”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国家治理财政学、新市场财政学、公共风险财政论发展脉络,阐明了关于财政学科研究范畴及学科属性的重要观点,介绍了当前学界关于财政社会学和财政政治学的研究情况,并进行简要客观地评价。认为财政基础理论的探索还应继续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提升国际视野与理论深度,建立完备的理论框架,为国家治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财政基础理论;国家治理;财政学;财政建设;


参考文献

[1]许晖,林源.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学家,2021(12):22-30.
[2]郭强,张明,肖尧.拜登政府财政政策评析[J].经济学家,2021(11):119-128.
[3]何代欣.“十四五”时期中国财政空间研究——基础条件、国际比较与维持策略[J].经济学家,2021(08):61-70.
[4]付一婷,刘金全,刘子玉.论宏观经济调控向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转换[J].经济学家,2021(07):83-91.
[5]刘笑萍.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国债市场国际化问题研究[J].经济学家,2021(05):39-47.
[6]郝宇彪,郭梦洁.数值型财政规则:起源、演变与启示[J].经济学家,2021(04):13-21.
[7]辛冲冲,徐婷,周菲.被动之举还是主动为之——基于纵向财政不平衡与地区竞争对土地财政依赖影响的再解释[J].经济学家,2021(04):30-40.
[8]冀云阳.新时代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研究:从预算管理到绩效治理[J].经济学家,2021(02):62-70.
[9]王洪川.完善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分析[J].经济学家,2021(01):73-80.


更多精彩
尽在【兰财税海研语】!
作者:潘亚琴
指导老师:李永海
960_165294122373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