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不畅、订单减少、资金紧张……在国内外疫情的冲击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聚焦“两个统筹”,如何化被动为主动,让企业感受雪中送炭的温暖,切实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如何让“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生效,让企业感受雨中打伞的贴心,不断增强他们发展的内生动力?
纾困解难提信心
“一次次提醒,一步步指导,第一天下午提交退税申请,第二天下午3630万元的退税资金就到账了,他们的服务态度、退税速度,都无可挑剔。”这是华电六安电厂财务负责人郭茜茜的心里话。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六安市裕安区税务局工作人员视频连线华电六安电厂财务负责人进行“一对一”辅导。
在了解到国家出台关于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后,华电六安电厂第一时间联系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咨询。“企业的事,就是我们的‘家事’。”裕安区税务局迅速安排专人对接,及时回复、精准落实。4月10日下午,郭茜茜收到裕安区税务局办税人员在防疫一线发来的指导语音,按照要求提交了退税申请。第二天下午,退税资金3630万元成功到达公司账户,这只是助企退税的一个缩影。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六安市裕安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加班为辖区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
“太感谢您了!这次如果不能及时领购发票,我们公司运转将会受到很大影响。”4月23日,在因疫情被封闭的六安城区世纪金星小区门口,六安市裕杭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周婕接过工作人员陈昌宏送来的发票。
因结账需要,六安市裕杭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四月份需要开具650万元的发票,因突发疫情,城区静态管理、小区封闭管理,无法领购发票。按照合同,如果四月份不能给对方开具发票,货款就不能及时到账,资金缺口将无法填补。
情况紧急,周婕焦急地拨通了裕安区税务局税源管理股陈昌宏的电话求助。陈昌宏第一时间内与大厅发票管理员李德生取得联系,在大厅的发票自助领购机上通过远程扫码,登录领取发票。经过向上汇报,在不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办税人员为企业跑一趟,及时将发票送到了企业财务负责人手中。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六安市裕安区税务局办税大厅工作人员远程扫码为纳税人领购发票。
税费减免添活力
“真没想到,留抵退税办理起来这么方便,昨天在家里通过电子税务局远程提交申请,税款今天就到账了,这在以前是件想都不敢想的事。”4月26日,裕安区一家企业财务总监在电话里激动地说。筹备恢复生产,正愁缺少资金购买原材料,马上到账的退税款,真是一场及时雨。
为让各项税惠政策落实不受影响,裕安区税务局坚持疫情防控与税惠政策落实“两手抓”,抽调十几名青年业务骨干,组成减税降费工作专班,形成政策推送、业务辅导、答疑解惑、跟踪问效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紧盯政策时间节点,建立分类工作台账,实行办结事项按日销号制度。同时加强部门协作,积极与国库沟通联系,力求税费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实现企业减负增效,让广大纳税人缴费人有更多的获得感。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六安市裕安区税务局减税降费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向纳税人推送税费政策红利。
“规范”不留余地、“减负”不打折扣、“提速”不降质量,确保应免尽免、应减尽减、应退尽退,政策惠及面达到100%。据统计,1至4月底,裕安区共有3000余户次纳税人和缴费人享受减征、免征以及留抵退税政策优惠。“任务差距再大,执行政策力度一点也不能减,不该收税的,一分也不能收;该减免的税,一分也不能少;组织收入既要看数量,更要重质量。”裕安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赵雷说,聚焦两个“统筹”,努力用税收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减税降费为广大企业减负担、增活力、添信心的效应逐步显现。
来源:皖西日报

●
编辑|李云柯
审核|黄泽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