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2021年《地方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之财税史篇
(第865期)

《地方财政研究》(月刊)创刊于2004年,是由东北财经大学主管,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主办,诸多地方财政科研机构联袂“打造”的财经类期刊。主要栏目:“特别关注”、“专题策划”、“预算绩效”、“工作研究”、“财政管理”、“税收天地”、“三农聚焦”、"海外传真”、“史海钩沉”、“资讯速递”等。该刊为:人文扩展(2018年版),RCCSE(A-)(2020第六版), CSSCI扩展版(2021-2022), 中文核心(2020年版),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知网收录,超星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ISSN:1672-9544
CN:21-1520/F
(2021)复合影响因子:1.461
(2021)综合影响因子:0.643
2021年,《地方财政研究》共刊发学术论文198篇,其中,涉及财税史的共计10篇。具体内容如下:
Sub National Fiscal Research

目录
1.晚清财政理论的西学东渐——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
毕学进
2.唐朝财政制度演变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
朱红琼
3.党的百年财政实践:回顾与启示
本刊编辑部
4.建党百年视野下中国共产党领导财政工作的回顾、学理思考与前瞻
贾康;苏京春
5.中国共产党百年治财理税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
马海涛;马金华;林源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财政理论的探索
史卫
7.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财政实践及经验
齐海鹏;邱月
8.从革命到调谐——中国共产党税收思想发展历程及经验
武靖国
9.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财政支农政策演进逻辑与趋势
公茂刚;李汉瑾
10.山西抗日根据地财政建设经验及启示
赵姝;申长平


2021年04期
晚清财政理论的西学东渐——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
毕学进
摘要:本文梳理了中外相关经典文献,研究了近代财政理论西学东渐的基本驱因、镜像和嫁接过程,并探究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知。近代财政理论引介,是在财政新困境下旧制度无能为力之时的历史选择。西方财税理论主要是通过日本引介到中土,具体内容包括西式预算理论与财政分权理论。在晚清江河日下的财政危机下,经过广大知识分子的呼吁,清廷尝试了西式预算试办和国地两税划分转型。虽然学界对西式财税理论引介过程持有一致结论,但一方面,经济学家往往认为西式财税的中土转型改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君主财政面相,带有"现代化"色彩,另一方面历史学家则认为晚清皇帝依然对财政有最后的决策权力,因此对其价值不应当被高估。这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可能是学科研究差异所致。因此,未来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进一步挖掘历史细节,利用财政学理,深入剖析近代中国财税制度转型的理论渊源与改革程式,客观评判晚清西式财税转型的"现代化"问题。
关键词:财政理论;西学东渐;预算;财政改革;现代化

2021年07期
唐朝财政制度演变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
朱红琼
摘要:唐朝财政制度以"安史之乱"为界,分别形成前期租庸调为主的财政制度和后期两税法为主的财政制度。本文将唐朝不同时期的财政制度进一步细化为赋役制度、征收管理制度、财政体制、预算制度、财政监督等,并分析不同制度安排下国家治理能力的演变,反思历史给现实以借鉴。
关键词:唐朝;财政制度;租庸调;两税法;国家治理能力

2021年08期
党的百年财政实践:回顾与启示
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是最丰富的营养剂。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财政足迹可以发现,一部党史也是一部党领导财政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红色奋斗史。根据不同时期职能定位和工作重心财政改革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先后创建了不同形式的红色区域政权,并随之建立了红色保障型财政。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人民委员部在江西瑞金成立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财政主管机关。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党领导财政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对革命胜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二个阶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下的财政转变为统一国家的生产建设型财政。
建党百年视野下中国共产党领导财政工作的回顾、学理思考与前瞻
贾康 苏京春
摘要: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从救中国到发展中国,一直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继而也致力于为全人类进步的宏伟蓝图而奋斗。党领导的财政工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历经供给型财政、生产建设型财政、改革开放后的分权型财政的演变,又进而明确提出构建公共财政和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创新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财政工作的基本经验有在理论层面可总结的"四论":基于"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人民中心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经济—财政系统论";基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宇宙观的"财政发展阶段论";以及基于共产党人"吸收人类文明一切积极成果"宽广胸怀的"财政工作专业论"。百年华诞的中国共产党,将在继往开来中更为成熟、坚强、卓越地作为"核心力量"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事业,在供给侧改革主线上继续深化改革,在新时代坚持与贯彻大局意识和系统思维,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并以中国特色"大国财政"结合创新型"数字财政"支持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贯彻落实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内嵌于党的事业的国家财政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人类社会的福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财税改革;党史;财政史
中国共产党百年治财理税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
马海涛 马金华 林源
摘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因应时局进行财税治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红色型"财税,支援了革命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构建国家型财税,推进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酝酿调控型财税,驱动了经济持续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筑现代型财税,促进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认为,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一元领导的统筹之向、良法之下的规范善治和以民为本的价值核心,是党百年财税治理的基本经验。正是如此,党才得以披荆斩棘,完成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以史为鉴,当前我国财税治理需要以提高人民幸福感为旨归,实现质量化发展、适度化举债、一体化运行,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性,化解财税风险,发挥央地两个积极性,构建有活力、有动力、有合力的财税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财税治理;共同富裕;以民为本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财政理论的探索
史卫
摘要: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财政理论研究,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成立专门机构,组织财政理论研究,而且不少党的领导人亲自进行了财政理论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财政理论体系,不仅为各个时期党提出财政政策,进行财政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新中国财政工作做好了理论与人才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财政理论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财政理论探索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财政实践及经验
齐海鹏 邱月
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都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纪念以往光辉岁月,更有利于着眼未来。本文通过对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根据地财政实践的阐述,总结历史经验,从而为党领导新时期财政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根据地发展经济;财政收支;财政体制
从革命到调谐——中国共产党税收思想发展历程及经验
武靖国
摘要:税收不仅是筹集财政收入和调控宏观经济的工具,亦是协调利益分配、联结国家社会的重要方式。在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税收都发挥了特定作用,由此形成的税收思想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传承和启示意义。从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税收思想经历了革命税收观、利税并行观和经济税收观的变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一种全方位税收观初见端倪,它要求税收在发挥固有职能的同时,强化其调谐社会的功能,从而促进国家与社会、政府与个体、社会各阶层间的有机联结。这应是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史;税收思想;税收职能;国家社会关系
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财政支农政策演进逻辑与趋势
公茂刚 李汉瑾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农业的发展。财政支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持之以恒的支援农业发展的重要决策。建党一百年来,财政支农政策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了"减租减息"、支援合作经济与价格"剪刀差"汲取并存、"予多取少"多样化财政投入、取消农业税与农业补贴加强以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五个时期。财政支农政策的目标任务也经历了"救农、助农、兴农、富农、强农"的历史转变。财政支农政策的内容体系逐渐由单一向全面转变,财政支农机制日益健全完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未来财政支农政策应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财政支农资金长效投入机制,优化结构、精准支农,完善监管机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以财政资金带动其他资源不断投入,提升农村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与能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财政支农;农业补贴;价格“剪刀差”

2021年09期
山西抗日根据地财政建设经验及启示
赵姝 申长平
摘要:国有百政,财为之母,财政是政权的经济支柱,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中,对财政工作的重视一以贯之,领导财政事业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阶段,历经百年风雨,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抗日斗争的主战场之一。在战争环境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等为主的根据地财政,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节约方针、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更是在极其艰难的战争环境中进行了财政经济建设实践,不仅保证了抗日战争的物资供给,巩固了红色政权,更为保障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财政的使命任务更为艰巨。认真总结革命时期财政工作的经验,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才能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推动财政更好发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山西;财政建设;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 毕学进.晚清财政理论的西学东渐——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8(04):101-112.
[2] 朱红琼.唐朝财政制度演变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201(07):108-112.
[3] 本刊编辑部.党的百年财政实践:回顾与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202(08):1.
[4] 贾康,苏京春.建党百年视野下中国共产党领导财政工作的回顾、学理思考与前瞻[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202(08):4-15.
[5] 马海涛,马金华,林源.中国共产党百年治财理税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202(08):16-22+68.
[6] 史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财政理论的探索[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202(08):23-27+46.
[7] 齐海鹏,邱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财政实践及经验[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202(08):28-34.
[8] 武靖国.从革命到调谐——中国共产党税收思想发展历程及经验[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202(08):35-46.
[9] 公茂刚,李汉瑾.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财政支农政策演进逻辑与趋势[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202(08):47-57+85.
[10] 赵姝,申长平.山西抗日根据地财政建设经验及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205(11):101-112.


更多精彩
尽在【兰财税海研语】!
作者:蔡璇
指导老师:李永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