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2021年《地方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之地方债篇
(第863期)

《地方财政研究》(月刊)创刊于2004年,是由东北财经大学主管,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主办,诸多地方财政科研机构联袂“打造”的财经类期刊。主要栏目:“特别关注”、“专题策划”、“预算绩效”、“工作研究”、“财政管理”、“税收天地”、“三农聚焦”、"海外传真”、“史海钩沉”、“资讯速递”等。该刊为:人文扩展(2018年版),RCCSE(A-)(2020第六版), CSSCI扩展版(2021-2022), 中文核心(2020年版),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知网收录,超星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ISSN:1672-9544
CN:21-1520/F
(2021)复合影响因子:1.461
(2021)综合影响因子:0.643
2021年,《地方财政研究》共刊发学术论文198篇,其中,涉及地方债的共计15篇。具体内容如下:
Sub National Fiscal Research

目录
1.以绩效为突破口 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
成丹
2.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演变与改进建议
刘颖
3.信息不对称视角下地方专项债券信息准确度管理
蓟红丹;安秀梅
4.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的现实基础与实现路径
郑方方;陈素云
5.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农村中小银行资本相关模式探索
段胜
6.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内涵、分类和治理
本刊编辑部
7.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再认识与再探讨
赵全厚;赵泽明
8.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重点及改革建议
温来成;贺志强
9.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评估及应对
朱丹;吉富星
10.基层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及市场化转型——以W市H区为例
刘昊
11.地方政府专项债目标定位、风险及对策
王志刚;黎恩银
12.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追究制度的构建
岳红举
13.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机制研究
王泽彩;郑金宇
14.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估算——基于30个省份全口径财政数据的研究
宋翔;蔡宁;冯浩洋
15.地方政府债务控制权的纵向府际分配:市政债务扩张与省级隐性担保
张文君;刘兰星


2021年02期
以绩效为突破口 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
成丹
摘要:<正>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融资方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近年来中央财政和金融领域的创新之举。自2015年开始发行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迅速扩大,2020年余额达到12.9万亿,是2015年的2倍多。随着我国专项债发行进度和资金拨付步调不断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增加有效投资、优化经济结构、稳定总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演变与改进建议
刘颖
摘要: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大幅增加、期限快速拉长、品种日益丰富。同时,也面临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利用水平差异较大、一级市场发行定价趋同、二级市场流动性不高、对企业信用债券形成一定挤出等问题。结合当前国际与国内形势,本文建议从强化预算约束,控制专项债券边际增长规模;优化内部结构,适度增加项目专项债券占比;加强政策协调,进一步提升专项债券市场化水平;稳妥安排兑付,应对好去评级化趋势;建立有序的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及问责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使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更好的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情况;优化结构;提升市场化水平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地方专项债券信息准确度管理
蓟红丹 安秀梅
摘要:2017年6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试点发展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品种的通知》(财预[2017]89号),探索发行中国版的“市政项目收益债”。与普通的专项债券相比,项目收益专项债券通过提高信息准确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将项目收益专项债券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了信息准确度对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因项目收益专项债券试点而增加的信息准确度显著地提高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利率,这种效应在信息披露水平较低时更明显。随着2019年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因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减少抵消了主体信用降低的负面作用,信息准确度对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定价没有显著影响。基于此,要加强最优信息准确度管理和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在保障市场主体和地方政府二者之间利益均衡的前提下缓解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信息不对称;信息准确度;信息披露
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的现实基础与实现路径
郑方方 陈素云
摘要: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券尤其是专项债券已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力军。作为有偿使用资金,发债资金的“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既要注重合规性,更要注重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2018年财政部发文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绩效管理机制后,以山东、安徽为代表的部分省份已开展专项债券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探索。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已具备一定的制度基础和技术基础,但地方政府官员的绩效意识仍待加强,科学的债务预算机制与有效的债务绩效评价机制亟需建立,与绩效评价结果相匹配的奖惩机制必须强化。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券;债务绩效管理;债务预算;绩效评价
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农村中小银行资本相关模式探索
段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农村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问题开始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国务院在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特别安排一定额度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本文以研究农村中小银行资本现状为出发点,对当前农村中小银行的内源性资本补充模式和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的操作模式、实施路径、运作流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从细化专项债的管理实施细则、优化专项债的可转债条件、完善现有资本补充方式、健全农村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小银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资本补充

2021年03期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内涵、分类和治理
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2015年新预算法出台,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新预算法施行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就成为地方政府举债的唯一合法途径。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借的债务,都属于隐性债务。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再认识与再探讨
赵全厚 赵泽明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实际情况,探讨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的口径,重新认识了近年来隐性债务化解过程中的经验,明确了当前隐性债务化解的意义以及在化解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核心问题,以便有效防范隐性债务处置中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化解隐性债务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隐性债务;化解;风险防范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重点及改革建议
温来成 贺志强
摘要: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地方债风险主要来自隐性债务,这已在社会各界达成共识。为了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转化为全国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甚至债务危机、社会危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广义隐性债务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理论认识上的分歧和治理的阻力,并通过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梳理认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国有事业单位2015年以前形成的历史债务、养老金缺口债务应是现阶段治理的重点。最后,本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的五个政策选择,即积极推进风险识别统计制度、动态监测评估制度、隔离制度、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投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
关键词:隐性债务;治理重点;制度改革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评估及应对
朱丹 吉富星
摘要:在全国隐性债务严监管背景下,新增隐性债务仍然存在,并呈现形态更复杂多样、隐蔽性更强等特点,进一步折射了体制问题。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常态,当前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保障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和提质增效。从不同口径看,我国隐性债务规模相对较高,但风险总体可控,需要注意区域风险分化问题,尤其是关注广义债务率超过警戒线的欠发达地区或债务率特别高的地区。当前,隐性债务化解难点在于隐性债务规模偏大、隐蔽不透明,且多数项目偏公益属性。故而,应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同时,积极稳妥的推进存量债务化解工作,要防范虚假化债,注意不留后患。但核心还是要通过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来推动债务治理,未来应以提质增效为导向、透明合规为底线,量力而行、创新开展政府融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财政风险;债务化解
基层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及市场化转型——以W市H区为例
刘昊
摘要: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重要载体,其清理规范及市场化转型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的关键。本文从债务风险较为严重的基层融资平台入手,调查研究了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及市场化转型问题。发现的事实有,基层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已经超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土地出让收入之和;基层融资平台贷款大多来自中小银行和地方法人银行,占当地信贷资源约1/4,成本高于市级平台约2%;除了巨额债务负担外,融资平台作为政府融资窗口的设立初衷及定位、政企边界难以厘清、人力资本缺乏也是制约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重要障碍;在分级管理机制和风险隔离考虑下,基层融资平台很难得到上级政府的支持。基本结论有,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背景下,应保留部分融资平台继续履行政府融资职能,但需健全债务统计与管理体系;融资平台系统性法律安排、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财政纪律及市场约束机制、平台现实债务化解策略构成了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长短期路径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基层财政;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市场化转型

2021年04期
地方政府专项债目标定位、风险及对策
王志刚 黎恩银
摘要: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具有两大属性,一是实现财政逆周期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二是政府投资的融资工具。专项债在实际运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风险隐患,主要表现有与地方基建融资需求的匹配度不够、与土地市场不确定性叠加的风险、显性债务隐性化的风险以及与PPP融合发展的不确定性等。基于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继续发挥专项债对稳增长的激励作用,探索专项债与PPP的搭配使用方式、优化专项债分配结构、建立专项债的全面风险报告制度、完善专项债的绩效管理制度、推动专项债的市场化运作。
关键词:地方政府专项债;逆周期;政府投资;债务风险
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追究制度的构建
岳红举
摘要: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追究制度面临《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责任条款失效、配套体系缺失以及内部化、行政化等困境,导致债务总量激增、隐性债务泛滥、支出效率低下以及违法举债担保事件频发等问题。作为债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责任追究制度不仅是地方财政事权,更是中央财政事权。基于绩效管理的全面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应立足于绩效管理与债务管理的一体化,构建合法性与合理性并重、债务收入与债务支出并重,以及微观、中观与宏观并重的债务问责路径。
关键词: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追究制度;预算法

2021年06期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机制研究
王泽彩 郑金宇
摘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关键在于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基于绩效将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有机结合,对专项债券项目实施绩效管理,是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尽管当前我国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专项债券加快发行和使用的过程中仍出现了一定的风险隐患。用好专项债券需要在项目源头把控、差异化绩效管理、财政与金融协同、风险防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本文立足我国国情,提出特殊时期完善专项债券绩效管理体制、机制的总体构建,具体包括:明确项目性质定位、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加强绩效监控、建立财政与金融协同机制以及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水平。
关键词:专项债券;绩效管理;风险控制

2021年09期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估算——基于30个省份全口径财政数据的研究
宋翔 蔡宁 冯浩洋
摘要:本文基于地方政府预算约束恒等式,通过计算30个省份的全口径财政收支,结合各地历年的政府债务余额,估算了2015年-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隐性债务规模。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总额为13万亿左右,占GDP比重约为13%,风险总体可控;我国对隐性债务的管控成效显著,2019年较2017年规模总体下降,但仍有12个省份隐性债务持续增长,特别是西部和东北省份风险管控压力相对较大,需要高度重视。本文建议从顺应市场、落实责任、防范风险、加强研究等方面遏制、化解隐性债务。
关键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省级数据;规模估算;全口径财政收支

2021年10期
地方政府债务控制权的纵向府际分配:市政债务扩张与省级隐性担保
张文君 刘兰星
摘要:从财政政治学的视角出发,单一制和较多政府层级这两个特征决定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权具有特殊的纵向府际分配关系。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发包—承包—代理"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了省级政府而不是中央政府是地市政府预算软约束的实际支持体,即省级财政实力越强,所辖地市的城投债务规模越大。同时本文还发现,地市政府举债时还是相对谨慎的,主要体现在:地市举债融资的优先级低于"卖地"融资;地市债务规模大的地方,即使面临较大的晋升压力,地市"一把手"运用省级财政实力隐性担保进行债务融资的动机也变弱。最后,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债务;财政政治学;债务治理;纵向府际关系

参考文献
[1]成丹.以绩效为突破口 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6(02):1.
[2]刘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演变与改进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6(02):4-10.
[3]蓟红丹,安秀梅.信息不对称视角下地方专项债券信息准确度管理[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6(02):11-21.
[4]郑方方,陈素云.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的现实基础与实现路径[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6(02):22-30.
[5]段胜.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农村中小银行资本相关模式探索[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6(02):31-38.
[6]本刊编辑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内涵、分类和治理[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7(03):1.
[7]赵全厚,赵泽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再认识与再探讨[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7(03):4-9.
[8]温来成,贺志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重点及改革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7(03):10-16+23.
[9]朱丹,吉富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评估及应对[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7(03):17-23.
[10]刘昊.基层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及市场化转型——以W市H区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7(03):24-34.
[11]王志刚,黎恩银.地方政府专项债目标定位、风险及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8(04):66-76.
[12]岳红举.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追究制度的构建[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198(04):77-84.
[13]宋翔,蔡宁,冯浩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估算——基于30个省份全口径财政数据的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203(09):86-92.
[14]张文君,刘兰星.地方政府债务控制权的纵向府际分配:市政债务扩张与省级隐性担保[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204(10):103-112.
[15]王泽彩,郑金宇.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机制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21,No.200(06):39-46+59.


更多精彩
尽在【兰财税海研语】!
作者:蔡璇
指导老师:李永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