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2021年《地方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之税种系列篇
(第861期)

《地方财政研究》杂志是由东北财经大学主管,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主办,诸多地方财税科研机构联袂“打造”的财经类核心期刊。该杂志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势,以地方财经问题为重点,架起理论研究与工作探讨的桥梁,借此传播理财经验、强化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改革,加快地方公共财政建设步伐。该杂志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推崇通俗流畅、朴实简约的文风,突出“地方性”、“研究性”、“工作性”,即追踪当前地方财政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剖析省、市、县、乡四级地方财政基本状况、运行特征、存在问题,推动地方财政问题的有效解决;展示、传播财经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推动地方财政管理与改革的不断创新;总结、交流地方各级政府的理财实践,推动地方财政工作的高效运行。
2021年《地方财政研究》刊发文章共198篇,其中涉及税种系列的文章共14篇,涵盖个人所得税(4篇)、增值税(3篇)、水资源税(3篇)、碳税(1篇)、环境保护税(1篇)、企业所得税(1篇)、房地产税(1篇),具体论文目录及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Sub National Fiscal Research

目录
个人所得税
1.国际视角下个人所得税改革趋势评析
付伯颖
2.嵌入区块链技术的个人所得税协同治理框架构建
田冠军,陈钰泓
3.工资薪金所得税负降低不利于个体创业——2011年个税改革背景下的双重差分分析
冯海波,蔡阳
4.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效应测度:减税与收入分配的双重维度
刘明慧,张慧艳
增值税
1.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及长效机制建设
危素玉
2.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背景下增值税优化研究
董培苓
3.基于税收中性的增值税改革进路
陈治,赵磊磊
水资源税
1.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效应的地区差异分析
赵艾凤,张予潇
2.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成效与问题分析——以山东德州为例
赵志尚,马红梅,边晓南
3.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成效评估及全面推开实现路径
姜昕,佟佳俐,王淑梅
碳税
1.中国碳税制度设计:征收依据、国外借鉴与总体构想
李建军,刘紫桐
环境保护税
1.环境税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探析
刘田原
企业所得税
1.全球最低企业税:意图、影响及政策选择
邢丽,郝晓婧
房地产税
1.房地产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基于广东的模拟测算
陈平,李建英


个人所得税
国际视角下个人所得税改革趋势评析
付伯颖
摘要:本文基于2020年OECD税制改革报告,分析了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严重干扰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最新趋势。从2020年OECD国家个人所得税改革看,尽管其改革措施仍主要体现在税率变化和税基调整等方面,但其改革内容更为具体,改革方式更有针对性,改革模式更具创新性,对完善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率;税基;
嵌入区块链技术的个人所得税协同治理框架构建
田冠军 陈钰泓
摘要:个人所得税协同治理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区块链在技术赋能和相关领域发展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深入探讨个人所得税治理优化,本文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协同治理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区块链技术在个人所得税协同治理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构建了嵌入区块链技术的个人所得税协同治理框架,包括微观—中观—宏观—全球四个组成部分,征管协同、责任链控、统筹协调和跨境合作四个协同治理机制,以及数据溯源采集、涉税信息共享、网络新人系统、国际信息交换四个方面区块链技术应用。
关键词:区块链;个人所得税;协同治理体系;协同治理机制;
工资薪金所得税负降低不利于个体创业——2011年个税改革背景下的双重差分分析
冯海波 蔡阳
摘要:创业活动是企业家精神的集中体现,创业者创建新企业或新事业的行为在激发经济发展潜力和解决就业难题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作用于劳动者的税收,其税负变化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职业偏好。我国历次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标准和税率的调整都旨在降低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职业选择究竟会发生何种变化是值得关注的。据此,本文以2011年个税改革为研究契机,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工资薪金所得税负降低对个体创业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资薪金所得税负降低会增加个体由受雇转为创业的机会成本,进而显著抑制个体的创业倾向。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税改显著抑制了男性群体、非党员群体和中低技能群体创业。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个人所得税的就业效应,对中国个税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工资薪金所得税负;个体创业;双重差分法;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效应测度:减税与收入分配的双重维度
刘明慧 张慧艳
摘要:作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改革的重要环节,赡养扣除具有减税和收入分配的双重制度价值取向。本文基于2017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7),运用相关指标,从总样本和分样本两个视角对赡养扣除的减税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赡养扣除的总体减税效应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总样本的收入分配效应,对不同收入层级纳税人的减税分布与收入分配影响都存在着差异。(2)平均税率、累进性、人均减税额与扣除率的变化是影响减税效应与收入分配效应的制度参数。为了有效发挥赡养扣除的制度定位功效,应适时扩大综合所得征收范围、合理设置差异化扣除标准与规范,构建赡养扣除成本家庭分摊模式应成为可行的路径选项。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赡养扣除;减税效应;收入分配效应;

增值税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及长效机制建设
危素玉
摘要:近些年在减税降费大背景下,作为我国深化增值税改革重大措施之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得到逐步推行,有助于增加企业现金流,增强其投资能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实现增值税中性。但现行留抵退税政策还存在诸如退税门槛过高、退税周期过长、退税比例偏低、忽视存量留抵的解决等制度隐患,建议采取适度放宽退税条件,加大退税力度;逐步解决存量留抵税额;明确具体的退税操作指引及骗税风险防范措施;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分担机制;简并增值税税率档次等措施以确保制度切实有效推行及实现常态化。
关键词:增值税;留抵税额;留抵退税;
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背景下增值税优化研究
董培苓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战略基点。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其改革优化对我国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以及国内大循环的构建都有积极作用。文章深入论证了增值税政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当前增值税政策尚存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进一步简并增值税税率,构建双主体税种税制结构,完善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及增值税抵扣链条等角度提出了促进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增值税优化建议,以期为增值税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增值税改革;影响机制;
基于税收中性的增值税改革进路
陈治 赵磊磊
摘要:增值税是最为典型的中性税种,现行增值税制存在的问题,大多与偏离税收中性有关,因此需要重视并发挥税收中性的逆向调节效应。传统税收中性理论侧重于全局性与综合性,需要限定其适用范围,并作出新的解释才能更好地指引当前增值税改革。本文认为,税收中性原则主要应当贯彻于增值税改革,且在不同场域的范畴延展,分别形成财政支出中性、市场竞争中性及国际税收中性,由此,基于税收中性的增值税改革进路需要围绕降低并简并税率、畅通抵扣链条、完善税收优惠、健全退税制度等进行。
关键词:税收中性;税收调控;意涵拓补;增值税改革;

水资源税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效应的地区差异分析
赵艾凤 张予潇
摘要:水资源税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制度保障。征收水资源税须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各地区取用水类型、用水结构和水资源压力等方面的差异。现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政策存在税制调整弹性不足、对超限额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约束力度不够、税额设置不尽合理等问题,可采取措施包括建立一省一策水资源税动态调整机制、对超限额农业生产用水实行年度税额核定、对生活用水实行区域差异化的超额累进税制、缩小地表水与地下水税额差距等。
关键词: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效应;地区差异;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成效与问题分析——以山东德州为例
赵志尚 马红梅 边晓南
摘要:为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有效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2017年12月,山东省启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本文通过对德州市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情况的调查,阐述了水资源费(税)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德州市水资源税改革对取用水户和水资源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后公共供水单位水资源税税负增加,地下水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的取用水户税负增加比重较大,取用地表水的用水户税负降低。在取用水户管理、取水许可、用水计量、计划用水、用水结构变化、水资源税征收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增强了用水户的资源意识,提高了水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明显。本文也对今后做好水资源税改革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影响分析;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成效评估及全面推开实现路径
姜昕 佟佳俐 王淑梅
摘要:水资源税改革是响应国家节水行动、发展高质量绿色经济的必要举措。本文围绕我国水资源税全面推广问题,梳理国内水资源从费到税的发展历程、对比10个试点地区的水资源税改革暂行办法,评价其改革成效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完善计量体系、完善农业用水税收机制、界定共享税、构建有效监管体系等建议,以期对全面推进水资源税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税;税收征管;费改税;

碳税
中国碳税制度设计:征收依据、国外借鉴与总体构想
李建军 刘紫桐
摘要:现代税收制度是绿色税制。理论上,征收碳税具有内部化碳排放外部成本、释放环境税收双重红利、供给治理气候变暖全球公共品的内在价值;实践上,我国开征碳税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生态文明,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基于国外已有征收碳税的多样实践,从税种模式、征税范围与依据、税率与税收优惠、碳税收入使用与税收分权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碳税的开征进行了制度设计。
关键词:碳税;现代税收制度;碳达峰;碳中和;二氧化碳;税制设计;

环境保护税
环境税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探析
刘田原
摘要:环境税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税制改革举措,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则是环境税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根据《环境保护税法》的规定,税务机关负责环境税的征收管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污染物的监测管理,二者应当建立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和工作配合机制。但两年多的征管实践显示,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尚不能完全实现征收管理和监测管理的有效衔接,污染监测数据的准确程度有待提高,涉税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有待改进,征管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有待明确。美国是最早实现税收信息化的国家之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有效促进了环境税的顺利实施。我国应当考察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在环境税的征收管理中进一步完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污染监测数据的准确程度,改进涉税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明确征管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环境税;税务机关;涉税信息共享;环境保护税法;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企业所得税
全球最低企业税:意图、影响及政策选择
邢丽 郝晓婧
摘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包容性框架下的137个国家和地区就国际税收规则形成双支柱方案,其中支柱二的主要内容即最低税率为15%的全球最低企业税。最低税作为美欧博弈的产物,不仅体现了美国的政策意图,也使美欧关于数字税的争端暂时得以消弭。世界各国对最低税的反映不一,对我国影响总体可控。我国应把握契机,主动参与全球税收治理,提升我国税收话语权,积极在全球最低税规则的后续制定中发出声音,适时推进国内企业所得税改革。
关键词:最低税率;拜登税改;美欧博弈;企业所得税;

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基于广东的模拟测算
陈平 李建英
摘要: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0.4以上,超过国际贫富差距警戒线,居民收入差距居高不下。房地产税作为我国未来税制改革的重点税种,是调节居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模拟测算房地产税对居民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税具有调节居民收入再分配正效应作用,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我国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和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税;收入再分配效应;基尼系数;广东;模拟测算;

参考文献
[1]危素玉.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及长效机制建设[J].地方财政研究,2021(01):60-66.
[2]刘田原.环境税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探析[J].地方财政研究,2021(02):84-90.
[3]赵艾凤,张予潇.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效应的地区差异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21(05):48-55.
[4]付伯颖.国际视角下个人所得税改革趋势评析[J].地方财政研究,2021(05):91-98.
[5]田冠军,陈钰泓.嵌入区块链技术的个人所得税协同治理框架构建[J].地方财政研究,2021(06):47-52.
[6]刘明慧,张慧艳.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效应测度:减税与收入分配的双重维度[J].地方财政研究,2021(07):20-28.
[7]李建军,刘紫桐.中国碳税制度设计:征收依据、国外借鉴与总体构想[J].地方财政研究,2021(07):29-34.
[8]冯海波,蔡阳.工资薪金所得税负降低不利于个体创业——2011年个税改革背景下的双重差分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21(07):35-46.
[9]赵志尚,马红梅,边晓南.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成效与问题分析——以山东德州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21(07):47-55.
[10]董培苓.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背景下增值税优化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21(08):69-74.
[11]陈治,赵磊磊.基于税收中性的增值税改革进路[J].地方财政研究,2021(09):68-77+92.
[12]姜昕,佟佳俐,王淑梅.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成效评估及全面推开实现路径[J].地方财政研究,2021(11):66-74.
[13]陈平,李建英.房地产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基于广东的模拟测算[J].地方财政研究,2021(12):49-55.
[14]邢丽,郝晓婧.全球最低企业税:意图、影响及政策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21(12):103-112.


更多精彩
尽在【兰财税海研语】!
作者:郭欣欣
指导老师:李永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