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3276
  • Tax100会员 32582
查看: 191|回复: 0

蹊跷,员工向“老板娘”多次汇款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82
2022-3-24 01: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江西税务
标题: 蹊跷,员工向“老板娘”多次汇款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MDMwNzk3MQ==&mid=2247507259&idx=2&sn=95ace278fab1da8dc63dc736aa980a89&chksm=e986a9d7def120c14784aeac7ca7b46d24b6d93761c764aaebce21741c0ddaa31cb089f2045f#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3-23 15:00
二维码: -
检查人员在对3张疑点银行卡核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情形:刘某的银行卡中,曾收到骨干员工王某多笔银行卡转账。员工向“老板娘”多次汇款?这是什么情况?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铜陵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根据公安部门移交线索,对铜陵市J采石厂立案检查。在公安机关紧密协作下,检查人员通过深挖企业资金线索、追查货款去向,最终确认,J采石厂通过隐匿营业收入、虚假申报的方式少计收入6581.13万元。针对企业违法事实,该局依法对其作出补缴税款1915.77万元、加收滞纳金,并处少缴税款1倍罚款的处理决定。J采石厂对税务机关的处理决定无异议,目前已按期补缴税款、罚款、滞纳金合计4332.67万元。

专案组研讨分析案情。

账簿“失”而复得
2021年5月,安徽省铜陵市公安机关在对一起经济案件进行调查时,发现涉案方铜陵市J采石厂投资人陈某为逃避债务纠纷,涉嫌以伪造资金往来的方式进行“虚假诉讼”。在对陈某和J采石厂的资金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公安机关发现J采石厂的日常经营状况与资金收支情况并不匹配。警方认为,J采石厂具有隐匿收入、偷逃税款嫌疑,于是将线索移交给了铜陵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以下简称“第一稽查局”)。
接到线索后,第一稽查局立即抽调人员对该企业立案调查。检查人员分析企业信息后发现,J采石厂成立于2013年,企业类型为个人独资企业,主要从事玄武岩等砂石资源的开采、销售业务,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投资人为陈某。当时,陈某因涉嫌“虚假诉讼”已被公安机关羁押,J采石厂仍处于正常经营状态。
检查人员了解到,近年来由于建材行业迅猛发展,当地建材业石料需求快速增长,石料价格因此不断提高,铜陵市区内的砂石开采企业效益也因此水涨船高,行业企业经营收入均增长迅速。但检查人员分析涉税信息时却发现,J采石厂作为铜陵市该行业的老牌企业,在石料价格大幅上涨、产品销量稳中有升的情况下,近几年的申报收入却并未随之同步增加,反而处在较低水平,企业税负也明显低于同类企业。
综合各方面信息,检查人员认为该企业在收入申报方面确有较大违法嫌疑。根据J采石厂经营状况,他们决定先从账簿入手,通过彻查企业账载数据,对其申报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核实企业是否存在账表不符、少报收入的情况。
于是,检查人员联系了J采石厂财务人员刘某,要求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提供检查所属期内的详细账簿和凭证等财务资料。
接到调账通知后,刘某先是声称为了安全需要,J采石厂所有账簿凭证均存放在其江苏老家。但当检查人员表示,可以与其一同前往老家拿取账簿时,刘某又改口称其接到通知后,已经派人去老家拿账簿了,待账簿取回后,会尽快交给税务部门。
但几天后,当检查人员再次联系刘某时,刘某又声称,账簿在江苏老家由于保管不善已经遗失。刘某“状况百出”,以各种理由不交账簿的行为,进一步加大了检查人员对企业真实收入情况的怀疑。
这时,公安机关向检查人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信息——J采石厂财务人员刘某不仅是企业员工,同时也是被羁押的投资人陈某的妻子。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检查人员决定与公安机关协作,通过联合对陈某进行询问,打开案件调查突破口。
询问过程中,最初,陈某并不配合。警税双方对陈某进行了法治宣传,经过他们耐心说服,陈某最终表示愿意配合税务机关调查。检查人员从陈某处了解到,J采石厂账簿起先存放在陈某住处,在陈某被公安机关羁押后,其妻刘某便将账簿凭证等转移到了位于市区的另外一处住所。
随后,按照警税双方要求,陈某与刘某联系,让其将企业账簿凭证如数交给了检查人员。

检查人员梳理分析涉案企业和人员账户信息。
3张可疑的银行卡
取得企业账簿凭证后,检查人员立即对账簿中的数据信息进行了全面检查梳理。同时,对J采石厂对公账户及投资人陈某的个人账户进行了调查,对企业账簿、凭证记载的收入等数据与企业申报信息进行比对分析。但在对J采石厂账载收入、对公账户资金流水和企业申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检查人员从中却并未发现明显异常。
面对这种情况,办案经验丰富的检查人员认为,一家正常运营的企业,资金是维系其运转的重要资源和纽带。前期公安机关提供的线索和企业税负等分析均显示,该企业收入申报有违法嫌疑,虽然企业账目和对公账户等方向的核查暂无收获,但如果该企业确有收入申报问题,那么其必然存在隐秘的资金渠道。
按照这一思路,检查人员立即着手对J采石厂相关人员和关联银行账户进行了全方位摸排调查。在累计查询20多个账户、仔细分类梳理了7000多条银行流水信息后,检查人员有了重大发现:财务人员刘某、刘某的女儿陈某某名下3张银行卡的流水信息中,有多条汇款收入的备注信息为“石料款”。
检查人员循着这一线索,对以“石料款”名义向3张银行卡汇款的付款方进行了调查。通过询问付款人员,并对付款方提供的石料出入库单据、运输过磅单和合同等资料进行核查取证,检查人员证实,这些付款账户的持有人,均为J采石厂的下游用户,其支付到3张银行卡中的资金均是向J采石厂购货的货款。
检查人员随后对银行卡持有人刘某、陈某某进行了询问。面对检查人员出示的证据,刘某等人说了实话:这几张银行卡的实际使用人均为J采石厂投资人陈某,专供其用来收取J采石厂部分货款。由于银行卡资金收支频繁,陈某担心因此出错导致业务混乱,便让石料购买方每次汇款时在信息上注明“石料款”。
经核查,检查期内,J采石厂通过使用个人银行卡收取货款、设立账外“金库”的方式,累计收取账外“石料款”达5815.78万元。而这些款项,企业均未依法向税务机关申报。
“假招牌”里的猫腻
检查人员在对3张涉案银行卡的流水信息数据进行核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比较令人费解的情况:刘某的银行卡中,曾收到多笔骨干员工王某银行卡转来的款子。员工向“老板娘”多次汇钱?这是怎么回事?
检查人员于是对王某的银行账户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其与一家名为铜陵市L经营部的银行账户有多笔大额资金往来。检查人员发现,该经营部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经营石料的个体业户,经营人正是王某本人。L经营部营运数据显示,其自成立以来销售石料并不多,申报缴纳的税款也比较少。检查人员调查后发现,该经营部并无任何购进、运输石料的记录,其也未办理任何采矿经营许可手续。那么,L经营部对外销售的石料从何而来?
结合王某是J采石厂骨干员工的身份,以及王某与陈某、刘某等人的关系,检查人员判断,L经营部与J采石厂可能存在某种隐秘关联。
于是,检查人员采集了L经营部的相关经营数据、银行流水等证据后,对王某进行了约谈询问。起先,王某坚称L经营部是其独立经营的单位,与J采石厂无任何关系,销售的石料均由外部采购。
但当检查人员出示L经营部无资质、无采购和运输记录等多项证据后,王某无法自圆其说,最终承认,L经营部是陈某授意他设立的一个“假招牌”。王某以L经营部名义与购货用户签订合同、对外开展经营活动,表面上与J采石厂并无关联,但实际销售的石料均为J采石厂提供,J采石厂对这部分销售业务并未入账,经营部账户中收到的货款,最终也均经由王某的银行卡,汇入了J采石厂“老板娘”刘某的银行卡账户。——就这样,J采石厂另外一条隐秘的销售收入通道也见了光。
检查人员通过对相关资金信息进行梳理,确认J采石厂检查期内,共通过L经营部收取石料销售款765.35万元。这部分收入J采石厂同样也未依法申报纳税。
至此,J采石厂收入的秘密完全浮出水面。经查,J采石厂在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利用亲属、骨干员工等人的银行卡账户,采取资金分流方式,共账外收取货款6581.13万元未依法申报纳税。针对企业的违法事实,第一稽查局依法补征了税款,并对其进行了处罚。
  来源:中国税务报
663_164805673092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