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761
  • Tax100会员 33319
查看: 330|回复: 0

张艺谋电影《狙击手》原型之一,晚年为何不吃罐头?| 电讯人物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97
2022-2-18 06: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遵义税务
标题: 张艺谋电影《狙击手》原型之一,晚年为何不吃罐头?| 电讯人物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AyMjk0MQ==&mid=2657270447&idx=1&sn=5681f364ce1129ad4d0b5fe07d0af3ef&chksm=84485b1db33fd20bfaf7fe4ec7e4d68d31c419d5988f69b1571b27cd969dcd5cf2977e2ef218#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2-17 09:20
二维码: -

来源:本文首发于《新华每日电讯》2月15日11版,原题为《<狙击手>原型邹习祥:比电影更传奇的上甘岭“冷枪英雄”》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惊亚、刘智强
70年前的上甘岭,他78发子弹歼敌39人,战后荣立一等功。他所在的537.7高地北山,被惊恐的美国兵称之为“狙击兵岭”,写进美军的作战报告,载入他们的军史里。

军史专家张嵩山表示,用冷枪在异国的土地上,打出一个地名来,这在我们解放军的战争史上,仅此一例。

春节档热映电影《狙击手》导演张艺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优秀的狙击手,以他们的英雄故事为灵感创作编写成了这部《狙击手》。这位冷枪高手就是其中之一……


这张画像很多人在抖音上都刷到过,你知道他是谁吗?

他叫邹习祥,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冷枪英雄”。

春节档热映电影《狙击手》导演张艺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张桃芳、邹习祥等很多优秀的狙击手,以他们的英雄故事为灵感创作编写成了这部《狙击手》。


在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第36集的一个片段中,美军将领称狙击手邹习祥“尤其可怕,几乎弹无虚发,对士气影响极大”,自己“大炮都用上了,始终没有抓住他的行踪”。



70年前的上甘岭,邹习祥78发子弹歼敌39人,战后荣立一等功。他所在的537.7高地北山,被惊恐的美国兵称之为“狙击兵岭”,写进美军的作战报告,载入他们的军史里。

军史专家张嵩山表示,用冷枪在异国的土地上,打出一个地名来,这在我们解放军的战争史上,仅此一例


  著名狙击手邹习祥(务川县档案馆供图)

1922年,邹习祥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一个普通的仡佬族农民家庭,从小,他背着猎枪在山中打猎,练就了一身好枪法。1949年他光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邹习祥毅然报名,编入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1营1连赴朝作战。在朝鲜战场上,他冷枪狙击,英勇作战,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成为闻名第15军的神枪手。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新华社发(黎民 摄)

朝鲜中线战场制高点五圣山,邹习祥所在1连守卫的537.7高地北山位于上甘岭村左前方,是第15军前沿30余里防线中最突出阵地之一,距敌仅百米左右。

1952年4月,白雪正在融化,美军气焰嚣张,公然在1连对面的阵地上三两成群的晒太阳、洗澡、打球,强迫朝鲜青年妇女跳舞。一连串的挑衅行为令志愿军战士非常愤怒。

一天上午,担任七班副班长的邹习祥看到敌人三五个在外面晒太阳,于是三枪便打死三个敌人。敌人发现他的位置,十多挺机枪和炮火一直报复了两个多小时,而邹习祥和战友们全部进入坑道隐蔽,无一伤亡


邹习祥在射击目标。(务川县档案馆供图)

此时的朝鲜战场上,为大量杀伤、消耗敌人,志愿军开展了冷枪冷炮狙击活动,要求把神枪手、神炮手组织起来,采取“零敲牛皮糖”的战法,以积小胜为大胜的指导原则杀敌。

邹习祥在班里召开研究会,组织狙击小组。为防止敌人火力报复,他们在阵地前构筑了许多假工事,故意开枪将敌人引出来。

冷枪冷炮运动普遍开展后,敌前沿阵地上,死气沉沉,除少数哨兵外,大都龟缩在地堡内或山后死角处。据第15军军史馆展陈公布的数据,在整个防御作战中,第15军冷枪冷炮歼敌近2万人。

“邹习祥等狙击手用的是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这种步枪靠眼睛观察来瞄准射击,而对手是有4倍光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凭着这种装备,他平均2枪消灭一个敌人,把美军打得受不了了,这是很了不起的。”张嵩山说。


邹习祥(中)向战友介绍冷枪战的经验。(务川县档案馆供图)

1952年秋,上甘岭战役打响。

邹习祥生前曾回忆,弹尽粮绝时,他和战友们躲在一个洞里,没有水,渴了就舔一舔石壁,饿了七天七夜。大家商量不能再坐以待毙,决定让身手最好的邹习祥出去找救兵。

为了分散敌人注意力,邹习祥故意扔出一个空罐头盒子,用响声吸引敌人,自己跑出洞口。为了躲避敌人的探照灯,他钻进成堆的尸体下面,即使如此,也差一点被敌人的刺刀刺到。邹习祥找到部队时已极度虚弱,昏迷许久才醒过来。等部队找到洞里的战友时,很多人已经牺牲了。

“小时候,村里放上甘岭电影,他看到战士扔空罐头盒子吸引敌人的镜头,还说‘是我扔的’。”邹习祥孙子邹军说。

张嵩山说,邹习祥是45师里为数不多的,经历过上甘岭战役全过程的英雄。而且,在上甘岭,15军的战斗英雄璨若星河,如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邹习祥能立下一等功,很不简单。


新华社战地记者王玉章镜头里的邹习祥

邹习祥1954年回国,1956年4月,转业回到家乡贵州务川县。

返乡后,他从不在外人面前提及自己在战场上的功劳。他曾在乡镇任职,又协助大队发展多种经营,后来回家务农。据说,偶尔上山挖野菜,与放牛的小孩聊天,他会淡淡地说一句:“打枪?我准得很呢。”

直到20世纪80年代,县里多次来村里了解邹习祥的情况,给他送慰问品,村里人才知道这个“性格刚强、脾气耿直、爱帮助人”的退伍军人曾是朝鲜战场上的神枪手,也第一次有机会见到他众多的勋章。

那个年代罐头是高档品,爷爷却从来不吃,别人送的橘子、梨子罐头,他都要退回去。”记者问起不吃罐头的原因,是否和当年战场上用罐头吸引敌军火力有关,邹军回答:“我们也不敢问,怕会勾起他的伤心事。有一次,他对我说,要说英雄,牺牲的那些战友才算是英雄,我们活着的人不算。


邹习祥晚年照片(务川县档案馆供图)

邹习祥满身的冻疮,时常发作,家中常备一种自制的药膏:露水草晒干烧成灰,和菜油一起炒。痛痒难忍时,家人便用鸡毛抹这种药膏帮他止痒。

网上广为流传的邹习祥画像,是家人20多年前找画师画的。“有一年县里来给他照相,我记得他很少穿得那么正式,还戴着勋章。他去世几年后,我发现这张照片已经残破,特别是勋章那一块都模糊不清了,所以找人按照片画了这张像。”邹习祥孙子邹银强说。


邹银强端详爷爷的画像。本报记者李惊亚 摄

1993年3月26日,在阵阵春雷声中,上甘岭狙击英雄邹习祥溘然长逝,享年71岁。

在栗园草场邹习祥的墓前,石围墙门上有一副对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国为民献身立功。“现在,他的墓前经常摆满陌生人献的花。”邹银强说。
  


我们不忘,英雄不死
致敬!


监制:卢刚 | 责编:雷琨 | 校对:张慧

833_164513521324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