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呼和浩特市税务局紧紧围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要求,着眼于帮助特殊人群跨越“数字鸿沟”,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两条腿”走路,以“解民忧、暖民心、纾民困”为目标,推出一系列便民、适老服务措施,切实解决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缴费难、出门难等问题。

一、办税“无障碍”便民贴心
国家税务总局呼和浩特市税务局精准聚焦服务“快时代”下的“慢人群”,通过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线下补充手段,完善服务设施,畅通政务服务渠道,梳理并建立特殊人群办理的高频事项清单,优化服务模式等方式,着力破解特殊人群办事难题,为其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捷服务。一是完善“健康码”管理。设立无健康码通道,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进入办税服务大厅不以“健康码”为唯一通行凭证,有专人为其登记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信息,作为通行凭证和来访记录,做好引导和健康核验,确保特殊群体方便快捷出入办税大厅。二是开设“绿色通道”。承诺优先办理、帮办代办的办事服务事项,落实责任主体,优化办事服务工作。在窗口显著位置,设置“绿色通道”,导税人员优先向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安排专人为其提供讲解引导、填报资料、复印打印等全流程“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确保特殊人群办事“一站式”办结。三是提升办税体验。在办税服务大厅内配备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爱心免费服务,包括轮椅、老花镜、医药箱、母婴室等。缴费业务可采取微信、现金、银行卡等多种支付方式,避免出现不会电子支付无法缴费情况,提升业务办理获得感和幸福感。四是践行“好差评”机制。结合“好差评”机制,强化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畅通特殊人群办税缴费服务信息交互渠道,利用“好差评”评价、意见箱、热线电话等,广泛收集特殊群体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关切,不断做实做细、推进完善特殊人群服务便利化的各项工作。


二、沟通“零距离”服务上门
为进一步使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员等特殊人群社保缴费顺畅便捷,国家税务总局呼和浩特市税务局从社保费征缴的各环节入手,优化服务举措,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一是掌握基础信息资源。加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强化缴费基础信息梳理,细分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员等在社保缴费中需要照护的特殊人群信息,结合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社保缴费政策差异,实施分类管理,提高服务目标人群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二是摸清缴费服务需求。加强对缴费人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制定有针对性、差异化的业务咨询、申报办理、线上线下缴费渠道等缴费服务策略。针对特殊人群在缴费服务方面遇到的突出共性问题,采取普遍适用的措施,重点解决特殊人群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三是合理调配服务资源。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化体系,将社保缴费操作流程加入到社区“便民服务站”,派出业务骨干进驻社区为特殊群体提供全过程帮办服务,最大程度便利缴费人,实现“人往格中去,服务网中办”。
三是借力“大数据”惠企助残
为保障特殊人群权益,促进特殊人群就业,国家税务总局呼和浩特市税务局主动作为,积极落实各项涉残税费优惠政策,为服务“六稳”“六保”大局贡献税务力量。一是政策精准滴灌,提高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积极性。通过金税三期等大数据系统,筛选出安置残疾人数量较少、缴纳残保金较多的企业,联合残联召开助力残疾人就业推进会,向企业讲解安置残疾人就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用工与残疾人就业精准对接,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二是小微优惠+包区划片,呵护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为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帮助小微企业懂政策、得实惠,落实好“春雨润苗”专项行动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呼和浩特市税务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打造“涉税辅导直通车”,通过税收大数据筛选符合税费优惠条件的小微企业,包区划片,主动上门服务,全面精准实施面向小微企业的政策辅导,针对小微企业人员少、办税能力弱的现实情况,在“春雨润苗”活动中进一步拓展便利化办税渠道,科学统筹服务资源,依托税费协同工作机制,加强诉求收集快速响应、重点行业重点帮扶,持续提升小微企业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