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何嘉欣同学研一学习生活感悟
(第517期)
“书到用时方恨少”,此刻这是我心里最为直观的感受。回顾研一的学习生活,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我想用简短的话语来完整表达我这一学年的学习生活,但发现不可能,在此向各位读者朋友们说声抱歉。下面是研究生一年级学习生活中我的一点小体会,说话啰里啰唆,敬请见谅!
如若用一个词来形容过去的一年,我脑子里面顿时闪现而过的就是“飞快”,如同弹幕一般,满屏都是这个词语。在这一年里,我感觉自己什么事都没有做,又感觉自己貌似做了点什么,在怀疑与踌躇犹豫中,迎来了研究生的第一学期,走过了第二学期。而时间才不会理会你,它悄无声息地溜走,只剩自己会在某一天突然察觉:我的天呐!开学/放假已经这么久了,还剩×××天就要放假/开学了。貌似大学四年就是在这个循环中度过的,到了研究生阶段,感觉仍然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心情变化也进入了一个循环,如同坐过山车般一样,高低起伏。从刚入学的惊喜,慢慢转变为迷茫、焦虑,再到“挣扎”之后的惊喜,又到低落、焦虑,形成一个闭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但在这个状态中不断使自己蜕变,像蜗牛一样慢慢向上爬,慢慢进步。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在的我好像是比之前有所长进了(请忽略我的自恋,哈哈哈)。
总体来说,过去的一学年里既惶恐又惊喜。刚入学无疑是惶恐迷茫的,因为要熟悉新的环境,认识新的人。而我又是一个具有轻微“社恐”症状的人,一紧张容易大脑空白,语无伦次。惊喜之处在于我特别感谢能够遇上好的老师,好的学长学姐,好的同学,好的组员以及好的舍友。因为他们的鼓励,我慢慢打开自己,和他们“打成一片”。因为他们,我感觉自己能够快速的融入到新的环境中,惶恐的情绪逐渐散去,迷茫虽有,但是也有信心去处理好这种情绪,不让其影响我正常的学习生活。感谢我的导师—李老师,是他带我逐渐认识学术研究这片汪洋,言传身教,教我怎样去写文章,怎样去做学术研究。还记得第一次开组会,李老师特别严肃,胆小的我被吓得不轻,但熟悉之后,会发现李老师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人。正因有他的教导,我感觉自己才能有很大的进步,不管是性格方面还是学习方面。也感谢我学习生涯中所遇到的老师们,我从每一位老师的身上都学习到了好多,每一位老师都很伟大。
第二学年的学习生活现已拉开了序幕。开学一月有余,开场内容精彩也好,无趣也罢,都已成为了过去,“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认真,尽全力做好自己后面所安排的事情即可。曾经,我对于目标结果充满执念,甚至一度忽略了努力奋斗的过程,每天被负面情绪包围,钻“牛角尖”。这样的状态,结果当然不好,失败若干次,自己的积极性损耗殆尽,陷入了一种自我怀疑。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时确实很痛苦,但是现在回过头看,个人觉得问题早出现早好,人总是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过程中拼尽全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最后既理性又“佛系”看待结果。话虽如此,但做起来往往很难,有时候还是很抓狂。希望还是不断努力,不断沉淀自己,在浮躁的世界里,不迷失自己,保持初心。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应鼠目寸光,局限于自己,应把目光放长远。虽然自己平凡且渺小,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平凡中发挥自己的余热。今天刚好是我的生日,以此作为自己的寄语。希望自己好好努力,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今天正值何嘉欣同学的生日,兰财税海研语团队全体成员祝她生日快乐,学业进步,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作者:何嘉欣,甘肃天水人,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实践,发表学术论文2篇,参与研究课题3项,在2021年第十三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铜奖。考取了初级会计等资格证书,现通过税务师考试2门。
指导老师:李永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