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494
  • Tax100会员 32555
查看: 750|回复: 0

陕西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36

2020税务高考

2021-12-27 10: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陕西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3-19 06:3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485353&idx=1&sn=dbfec7bd54aee6a5bf68bc3737b67a55&chksm=c0989f97f7ef1681acc31e8769ab64086fda1d7bb8a6383fcae1bc59dbf5f6d8c11a15c834ac#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陕西2020:各市经济发展
财政收支
(第六十五期)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这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形势、艰巨繁重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陕西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实现生产总值2.62万亿元,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8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12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9%和8%,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从全国GDP排位来看,陕西省2020年GDP总量位于全国第14位;从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看,陕西省仅次于四川省,排名第二,但陕西省2020年GDP规模仅为四川省(4.86万亿元)的53.9%,与西部第一省份的差距明显。
就陕西省财政收入情况来看,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57亿元,占年度收入预算2356亿元的95.8%,比上年同期下降1.3%。全省地方级税收收入完成1752亿元,下降5.1%。其中:国内增值税下降13.4%、企业所得税下降2.6%、个人所得税增长13.1%、资源税增长2.1%、印花税增长9.3%、土地增值税下降12.1%、契税增长16.7%、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3.3%、车船税增长7.2%。非税收入505亿元,增长14.3%。2020年全省全年新增减税降费650亿元以上,其中减免社保费248亿元,清欠民营企业账款108亿元,推动全省经济由负转正、逐季回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78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668亿元,带动有效投资1670亿元。
就陕西省财政支出情况来看,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其中: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增长3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6.3%、卫生健康支出增长9.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9.9%、农林水支出增长8.1%、教育支出增长4.9%、节能环保支出下降22.8%、科学技术支出下降21.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下降21.5%、公共安全支出下降0.9%。2020年全省安排43亿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01亿元,支持脱贫攻坚。2020年全省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66亿元,中央403元资金全部直达市县,转移支付向困难市县倾斜,把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基本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安排政府投资类专项资金582亿元,发行新增债券1032亿元,支持高速公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等项目建设。
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的陕西省由北部的陕北、中部的关中、南部的陕南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地区在地理气候与人文风俗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陕北地区主要由延安榆林两个地级市组成,占地面积较大,其中榆林市的占地面积约4.35万平方公里,延安市面积约3.67万平方公里;陕北地区北接内蒙古的毛乌素沙地,东隔黄河相望山西省,西接宁夏与甘肃省,地势较高,气候比较干旱,是典型的黄土高原,至今流行的一首歌曲《黄土高坡》讲述的就是黄土高原上的故事。陕北以南是关中地区,现在的关中在地理上包括西安咸阳铜川宝鸡渭南等地,总面积约有5.5万平方公里;关中平原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北界黄土高原,南隔秦岭,西有陇山,东有黄河。关中以南是陕南,在秦岭以南,秦岭是我国南北的主要地理分界线之一。陕南由三个地级市组成,西边是汉中,中间是安康,东边是商洛;陕南在地理上更接近于四川,这里山高林密,河流密布(汉水),气候温润,和陕北的地理差异非常大。
从历史文化及蕴藏自然资源方面来看,陕西省下辖的十个地级市各有特色。陕西省素有文化古都、旅游胜地之称,其历史厚重绵长,先后共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个朝代建都。其省会城市西安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的155个基本类型中,西安旅游资源占据89个且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与罗马、雅典、开罗齐名,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的一个。榆林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铜川是“药王”孙思邈、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历史名人的故里,且具有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此地现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榆林、渭南、延安、汉中、安康、洛阳、商洛和铜川蕴藏大量的石油、煤炭、天然气。其中榆林资源优势突出,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43万亿元,占全省的95%,是“西煤东运”的腹地、“西气东输”的源头、“西电东送”的枢纽,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渭南是中国十大煤炭产地之一,黄金年产量全国第三;汉中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等。
与此同时,陕西省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其中西安、榆林和宝鸡因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位居陕西省前三名,自西汉起,西安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的重要城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且西安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全国六大交通枢纽之一;榆林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之处;宝鸡位于陕、甘、宁、川四省的结合部,处在西安、成都、兰州、银川四个省会城市的交通中心(见图1)。

图1:陕西省行政区划图
随着2020年陕西省各市经济运行数据的陆续发布,我们可以通过对数据指标的对比分析,来反映各市2020年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变化,以更加全面的了解陕西省各市的发展状况。
一、陕西省各市2020年经济发展
(一)各市GDP规模与增速
从2020年GDP规模来看,陕西省10个地级市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中省会西安的GDP规模超过万亿,达到了10020亿元,稳居全省第一位,也远高于省内其他地级市;榆林市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及丰富的矿产资源,2020年GDP规模为4090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宝鸡与咸阳经济发展实力相当,GDP平均值为2241亿元;渭南、延安、汉中及安康四个市的发展处于全省中下游阶段,GDP发展规模在1000-2000亿元之间;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是商洛与铜川,GDP规模小于1000亿元,分别是739亿元、382亿元,与排名前七的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高的西安和最低的铜川,GDP规模差距达26.25倍。
从2020年GDP增速来看,各市之间同样存在较大差距。西安GDP增速达到5.2%,远超全省平均增速(2.5%);GDP增速排位第二的是铜川(5%),但铜川人口数太少,只有78.01万(2019年末)的人口,所以GDP总量并不起眼;除延安(-0.8%)、安康(-9.2%)、商洛(-11.7%)三市GDP增速为负以外,其余七个地级市GDP增速均实现了正增长,且西安、榆林、宝鸡及铜川四个地级市的GDP增速均高于全省GDP平均增速。GDP增速最快的是西安市(5.2%),最慢则是商洛市(-17.7%)(见图2)。
图2:陕西省各市2020年GDP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0年人均GDP来看,陕西省人均GDP为6.75万元(按2019年末常住总人口3876万人计算),与全国人均GDP(7.24万元)差距较小。2020年各市人均GDP(按2019年末常住总人口计算)超过全国同期水平的有两个地区,分别是榆林和西安,榆林(11.94万元)位列第一、西安(9.82万元)位列第二,延安位列第三(7.10万元),这三个市的人均GDP均高于陕西省的平均水平;虽然榆林人均GDP达到省内第一名,但只有342.42万的人口,所以GDP总量刚超过四千亿;宝鸡(6.05万元)接近全省人均GDP。其余六个地级市人均GDP均小于6万元,其中最低的是商洛(3.11万元)(见图3)。最高的榆林和最低的商洛,人均GDP差距达3.84倍,各市间人均GDP也存在着较大差距。

图3:陕西省各市2020年人均GDP规模
(二)各市GDP占比
从2020年各市GDP占比来看,各地区间之间发展差异明显。省会城市西安(38.3%)占比最高,毋庸置疑稳居第一,GDP占比超过4-10名的总和(36.2%),排名第二的是榆林(15.6%),其余八个市的GDP占比均小于10%,与省会城市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发展的现状,省会城市发展稳居第一,其余城市发展参差不齐。就陕西而言,除省会城市西安之外,榆林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2020年GDP占比仅次于西安,且超出排名第三的宝鸡6.9个百分点。宝鸡与咸阳同处关中地区,同与甘肃省接壤,宝鸡在铁路运输及旅游方面占据区位优势,是连接陕西、四川、甘肃、宁夏的重要枢纽;而咸阳市在2014年时,下辖的几个区县被划拨至西咸新区,目前由西安代管,管辖面积的缩减对咸阳的发展必定产生影响,所以宝鸡GDP占比略高于咸阳。其余六个地级市中,渭南(7.1%)、延安(6.1%)及汉中(6.1%)三市GDP占比处于中下游,而安康(4.2%)、商洛(2.8%)、铜川(1.5%)GDP占比较少,合计仅为8.4%(见图4)。

  图4:陕西省各市2020年GDP占比
二、陕西省各市2020年财政收入
(一)各市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速
从2020年财政收入规模来看,各市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差距较大。其中,财政收入规模最高的是西安,为724亿元,占10个地区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3.3%;其次是榆林和延安,排名第二、三位,分别为406亿元和104亿元,其中延安GDP排名第六位,但财政收入高于咸阳、宝鸡及渭南,排第三位;其他地区均不足100亿元,财政收入规模最低的是铜川,仅为21亿元(见图5)。最高的西安和最低的铜川,财政收入规模差距高达34.7倍,高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各市之间虽差异明显,但绝大多数实现了正增长。除渭南(-11.6%)、商洛(-0.5%)两个城市是负增长之外,其余各市财政收入增速均为正增长。其中延安增速最快为5.1%,渭南增速最慢为-11.6%,且延安、铜川(3.7%)、西安(3.1%)、安康(2.4%)、咸阳(1.8%)和宝鸡(1.1%)财政支出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汉中(0.2%)与榆林(0.1%)略低于全省平均增速。

图5:陕西省各市2020年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长率
(二)各市财政负担率
从2020年财政负担率来看,各市之间同样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延安市的财政负担率超过了财政收入排名第一与第二的城市,为10.2%,榆林(9.9%)、西安(7.2%)、铜川(6.6%)这四个市的财政负担率均高于全省各市平均财政负担率(5.5%);其余六个市的财政负担率均不足5%,且安康市财政负担率最低为2.6%(见图6)。

图6:陕西省各市2020年财政负担率
三、陕西省各市2020年财政支出
(一)各市财政支出规模和增速
从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来看,各市间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中,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是西安,为1348亿元,也是唯一一个超过1000亿元的地级市;榆林(707亿元)、渭南(484亿元)、延安(457亿元)和咸阳(412亿元)四个地级市均超过400亿元,分别列第二、三、四、五位;安康(391亿元)、汉中(371亿元)、宝鸡(364亿元)三个市的财政支出差距较小,位列后两位的是商洛(290亿元)和铜川(132亿元),均不足300亿元(见图7)。最高的西安和最低的铜川,财政支出规模差距达10.21倍,低于地区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规模的差距。

  图7:陕西省各市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0年财政支出增速来看,除榆林、汉中和商洛三个地级市财政支出增速为负,分别是-4.9%、-3.2%、-3%,其余7个地级市财政支出增速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速最快为西安(8.1%),增速最慢的是榆林(-4.9%),且西安、铜川(7.8%)、安康(6%)、宝鸡(4%)和渭南(3.5%)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均超过全省平均增速(3.3%)。与财政收入增速相比,只有商洛市2020年财政收入增速和财政支出增速均为负增长,财政收支增速差距最小的城市为咸阳市,差距为-0.3%,财政收支增速相对均衡;二者差距最大的是渭南市,其收入增速为-11.6%,支出增速为3.5%,相差15%(见图8),收支增速不够均衡。

图8:陕西省各市2020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增长率
从2020年各市财政收支排位来看,二者并无直接的关联。在10个地级市中,西安、榆林及汉中三个市的财政收支排位未发生变化,分别位于第1、第2及第7位,其余7个市的排位均发生了变化;其中,渭南与安康2个市的财政收入排位高于财政支出,分别是渭南排位差异为3位、安康排位差异为2位;有5个市(延安、咸阳、宝鸡、铜川与商洛)的财政收入排位低于财政支出,其中,排位差异较大的是宝鸡(3位),其余差异均为1位。总的来看,陕西省10个地级市财政收支排位的差异较小,差异主要集中在宝鸡与渭南两个地级市(见表1)。
表1:陕西省各市2020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排位表

(二)各市财政收支差额和财政自给率
就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最大的是西安(624亿元),其次为渭南(408亿元)均超过400亿元;安康、汉中、咸阳与榆林4个市的财政收支差额超过300亿元;延安、宝鸡与商洛3个市超过200亿元;而铜川(107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最小,最大的西安和最小的铜川差距达到了28.95倍(见图9)。
财政自给率是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值,是判断一个地区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如图9所示,陕西省各市之间财政自给率差异较大,只有西安(53.7%)与榆林(57.5%)两个市财政自给率超过陕西省财政自给率(38.0%),且大于50%,其余各市财政自给率比较薄弱,均小于陕西省财政自给率,其中除延安(35.9%)高于30%,其他各市均小于30%,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商洛为7.2%。总体比较而言,榆林的财政发展较为健康,其次为延安和西安,渭南、安康与汉中3个市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大且财政自给率偏低。

图9:陕西省各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分别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三大视角,分析了2020年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经济财政发展现状。总的来看,经受了疫情的严重冲击,绝大多数城市的经济财政恢复良好,保持正向增长;与此同时,各地级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收入、支出的差距问题,以及各市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大的问题依然突出。
从陕西省2020年经济发展来看,大多数地级市实现了GDP正向增长。首府西安呈现“总量大、增速快、占比高”的特点,且GDP规模超过万亿,远高于其他地级市;榆林人均GDP排全省首位,为11.94万元,但因人口总数较少,GDP总量刚超过四千亿,排位第二;渭南GDP规模属于中间位置,但其2019年末人口数(527.81万人)仅次于西安,成为陕西省第二大人口城市,所以人均GDP排位倒数第二;同时,GDP规模处于中间位置的还有宝鸡与咸阳两个城市;其余6个地级市GDP规模均小于2000亿元,且商洛与铜川GDP规模小于1000亿元,但铜川2019年末人口数(78.01万人)是陕西省人口数最少的城市,所以人均GDP全省排位第六。
从陕西省2020年财政收入来看,各市财政收入差距较大。财政收入规模最高的是西安,为724亿元,占10个地区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3.3%;其次是榆林和延安,排名第二、三位;其余地区财政收入均不足100亿元,财政收入规模最低的是铜川,仅为21亿元。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有6个地级市超过全省平均财政收入增速,财政收入增速最高的是延安(5.1%),最低的为渭南(-11.6%)。
从陕西省2020年财政支出来看,10个地级市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差距同样较大。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是西安,为1348亿元,也是唯一一个超过1000亿元的地级市;榆林、渭南、延安和咸阳4个地级市均超过400亿元,分别列第二、三、四、五位;安康、汉中、宝鸡3个市的财政支出差距较小,位列后两位的是商洛和铜川,均不足300亿元。从财政支出增速来看,7个地级市财政支出增速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速最快为西安(8.1%),增速最慢的是榆林(-4.9%)。10个地级市的财政收支排位的差异较小,差异主要集中在宝鸡与渭南两个地级市。财政收支差额最大的是西安,其次为渭南均超过400亿元,财政收支差额最少的为铜川(107亿元)。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西安和榆林,均超过了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他8个地级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低的商洛为7.2%,财政自给率水平低下,主要以各级政府转移支付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二)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需得为“十四五”取得全面胜利开好头,起好步。结合《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陕西省2021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精神,为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保证财政收入,提高财政自给率以及缩小各地级市间的发展差距,亟需陕西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高效能治理为保障,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速深化改革,补短板、抓机遇、促消费,打造西部高地。与此同时,陕西省更应该采取结合各地特色,抓住发展机遇,充分挖掘产业特色优势,同时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深化“一市一策”,立足各市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明确发展定位,加强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推动各市实现特色化、协同化发展。
加快打造陕北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基地,高水平建设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推动榆林、延安产业分工协作、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此外延安市需持续推进转型升级,构建延安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发挥“红色筑梦·创业延安”品牌效应,抓住建党100周年重大机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对榆林而言,需接续抓好能源深度转化,推进陕煤15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榆能中科煤制油气等项目建设,优化陕北重大能化项目能耗强度和总量,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打好基础。注重陕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突出抓好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加大黄河干流及渭河、延河、泾河及北洛河等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完成水功能区划与控制单元整合试点工作。
西安作为省会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加之浓厚的文化特色,其未来发展也是备受瞩目。西安在落实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若干措施以外,还需深入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大力推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西咸一体化发展,有效发挥西安都市圈对关中地区和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握好打造内陆新高地的发展契机。未来,西安将同北京、上海、成都、广州一起作为战略中心支撑点,引导其他城市协同发展,西安的复兴将是民族发展的标志。同时,也更迫切需要西安真正把“世界格局,中国特色”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一寸肌肤。与此同时,对于关中其他地区,同样需要发挥当地特色产业,抓住地理位置优势,咸阳聚力建设大西安都市圈咸阳核心区渭南作为农业大市,需在发挥农业大市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品牌化、规模化农业生产,弥补工业短板。宝鸡应顺应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趋势,主动承接西安产业转移,实现资金、产业、技术和人才的聚集。铜川构建“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需积极挖掘自身传统优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先进陶瓷产业集群,做强产业链以及大力推动旅游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加大对陕南园区承载服务能力提升、主导产业链构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建设,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开展陕南三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此外,地处陕南的汉中,既处于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连接点,又是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汉江生态经济带“四个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优越区位必将加速优质要素集聚,汉中需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加快汉中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安康与商洛需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发挥先天优势吸引投资,同时安康还需注重发展高等教育,留住人才。
注:所有数据来源于陕西省及各地级市的财政、统计部门官方网站。

参考文献:
1.陕西省2021政府工作报告.
2.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3.陕北、关中、陕南的差异这么大,为何能合成一个陕西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2996771892511485&wfr=spider&for=pc.
4.陕西省各地级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潘菊霞,甘肃陇南人,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实践,参与导师主持课题2项,现通过税务师3科,在2020年第三届全国本科院校税收风险管控案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铜奖。
指导教师:李永海
相关文章:
陕西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927_164057399417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