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050
  • Tax100会员 28064
查看: 231|回复: 0

《政府工作报告》的12条学习心得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013

2020税务高考

2021-12-27 10: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政府工作报告》的12条学习心得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3-16 06:3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485328&idx=1&sn=90eae0f275aa7751ba77798049061abc&chksm=c0989faef7ef16b8722b9dea57bdb05fad1c9825688c0fe62205a24f4bbc8a7da77bc1ede7c5#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政府工作报告》的12条学习心得
(第五十九期)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李永海老师的组织安排下,我们组内12位成员进行了集体学习,并对其中的财税热点及其政策内容进行了交流分享。以下内容为每位同学的学习心得体会,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1.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
【报告原文】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将继续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对冲部分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
【政策分析】2020年各类市场主体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着2.3%的增长率,这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我国2019年开始实施的减税政策以及2020年疫情期间的各类降费政策,而在今年,各类经济主体逐渐恢复,此时需要政府更多地帮助企业、特别是为小微企业纾困,以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这也有助于我国市场主体的快速发展。比如,今年前两月的税收收入处于两位数的高增长状态;企业的销售收入呈现跳跃式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一般纳税人的增长率也超过了10%。除此之外,积极对冲部分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控制财政风险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会更有利于我国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王怡婷)
2.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报告原文】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政策分析】将财税与金融体制有效融合,注重现代财税金融制度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升财税金融这两个政策工具在稳定宏观运行中的积极作用。随着经济数字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新发展格局的在此背景下,财税、金融将面对着更加畅通的国内外流动环境,金融政策与财税政策之间的相互传导性有可能进一步增强,金融政策的外部溢出效应将联动财税政策。因此,将二者置之于统筹发展的体制下,有助于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期间,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的建立将有助于更好发挥宏观政策的调控效应。以税制改革为例,直接税制度的完善、地方税系的建设均有助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十三五”时期的现代税制改革成效。而现代金融体制的建立对于促进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增强金融普惠性、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均将发挥积极效应,同时也有助于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刘宇翔)
3.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提高
【报告原文】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出: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
【政策分析】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问题,201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3万元提高到10万元,今年进一步提高了小规模纳税人的起征点,从10万元到15万元,相当于提升了50%,如果按季度申报增值税,那么一个季度将免征45万元的销售额,一年则是180万元。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的上调,不仅最大程度上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负明显降低,而且使城建税、教育附加等附加税税负相应减少,成本的降低可使得小规模纳税人利用减免资金再投资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长期利好小规模纳税人。另,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无论是自行开具还是税务局代开,都需正常交税,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无关。(蔡璇)
4.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力度加大
【报告原文】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政策分析】该项政策对应的是两类纳税主体,两种不同的所得税。针对小微企业,国家在2019年13号文件中就提出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今年在此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相当于是2.5%,这对小微企业是重大利好,体现了对小微企业的重视与帮扶;针对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我国之前并没有普惠性的优惠政策,此次政策覆盖了原先五档税率的纳税人,是一种普惠性的优惠政策,是新个税法实施后对个体工商户所得的一个重大优惠。这项政策有利于增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决心,助力其释放更多活力。(董鹏梅)
5.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扩大
【报告原文】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政策分析】现行政策下,优惠目录范围内的企业可以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即企业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随着目录的扩大,会有更多投身于环保节能产业中的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促进其加大对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朱凌霄
6.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调整,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原文】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政策分析】针对部分制造业企业增值税留抵税额的退税问题,国家相继在2018年和2019年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通过对比历年政策可以发现,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留抵退税额从2018年、2019年的“部分退还”,放宽到2021年的“全额退还”,这体现了国家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长期重视。退还企业的留抵税额不仅会增加企业当期现金流,还能促进企业扩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以此增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因此,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条件的放宽,能有效地减少对企业的资金占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使更多先进制造业企业切实享受政策红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扩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维持企业稳定发展和提升制造业根植性和竞争力。不仅如此,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胡珊)
7.进口税收政策优化调整
【报告原文】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优化调整进口税收政策,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
【政策分析】“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这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定调。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进一步提出“优化调整进口税收政策、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服务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深度“对外开放”发展战略。“进口税收政策”主要指进口关税,正如2015-2016年间政策的变化,进口关税的调整应基于满足国民消费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考虑;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应基于弥补国内高品质商品供给不足现状、改善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前提,一是调整制定“十四五”期间的专项进口产品清单或范围及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完善跨境电商商务进口税收政策,有效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三是在高效落实相关政策前提下推进“服务型”机制,为纳税人缴税人提供便利,增强其税收遵从度;四是发展税收共治新理念,助力“进口”高质量发展。(郭欣欣)
8.财政金融政策为稳就业提高坚实后盾
【报告原文】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稳定现有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给予必要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
【政策分析】2020年优先稳就业保民生,人民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全年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538.78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其中为稳就业给予的财政金融政策有: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拓宽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运用就业专项补助等资金,广开就业门路。以上财税政策,反应出国家对就业的足够重视。稳定就业,是对民生真正的重视。在当前经济调结构、社会临转型的大背景下,将继续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深化财税制度改革,为稳定就业提供财税政策的坚实后盾。(谷承锦)
9.社保优惠政策为就业聚力增效
【报告原文】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返还等阶段性稳岗政策惠及范围,延长以工代训政策实施期限。
【政策分析】只有全面落实好六保,才能实现六稳。受疫情的冲击,2020年我国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强有力恢复,公共风险有所减弱。今年更多的精力将会放在促进经济复苏、保市场主体等方面。因此今年一系列的阶段性政策都得到了延续。考虑到疫情风险仍然存在,为了进一步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和保护市场主体,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将再延长一年。进一步发挥稳就业、保民生的作用。只有帮企业解决困难,让其“轻装上阵”良好发展,才能吸纳更多的人来就业,居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同时,反作用促进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何嘉欣)
10.提高加计扣除比例,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报告原文】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在“2021年重点工作”中提出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政策分析】一方面,延续加计扣除,凸显研发主体地位。研发费用的所得税加计扣除是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优惠政策。“十三五”时期,我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户数由2015年的5.3万户提升至2019年的33.9万户;减免税额由726亿元提升至3552亿元,2020年达到3600亿元。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44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实践证明,该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企业研发成本,激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因此将延续执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凸现研发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提高制造业加计扣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的发展体现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立国之本。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推动其高质量发展仍需多方努力,税收作为国家实现社会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之一,应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为此,今年在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的基础上,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潘菊霞)
11.严控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降低市场主体负担
【报告原文】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在第三部分“2021年重点工作”中提出:要严控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严厉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不得扰民渔利,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
【政策分析】政府非税收入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除税收以外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尤其是在地方财政中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个别地方可能因为税收收入增长放缓,财政支出压力大,就出现了非税收入明显提高的情况,比如收费和罚款等。非税收入规模的日益膨胀,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决整治,不允许出现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让非税收入保持合理增速,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可以安心经营。(王转霞)
12.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保障群众住房需求
【报告原文】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政策分析】个人出租住房是当前住房租赁市场的供给主体,对于个人出租住房涉及到的税种有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以及个人所得税;个人承租住房涉及的税种有印花税。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对于个人出租住房月租金未超过1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至15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政策依据:财税法[2019]119号);对于个人出租住房,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依据:财税[2008]24号);对于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政策依据:财税[2008]24号)。通过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个人出租住房税收遵从成本仍然过高,制约了个人出租住房市场的规范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则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扶持减轻个人出租住房的税负,扩大和规范市场化租赁供给,从而降低承租人的租房成本,缓解其住房压力。(钟铭)
813_164057396878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