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002
  • Tax100会员 33576
查看: 497|回复: 0

天津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96

2020税务高考

2021-12-27 10: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天津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2-18 07:0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484686&idx=1&sn=ae76d62027a21e1fa161fdc23945a411&chksm=c0989d30f7ef1426177e4ee0a82d5118f90dce0416b72045e4bc3a051b22a155e9b3e9a7532f#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天津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第二十九期)
天津,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天津地处中国北部,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2021年2月1日,天津市财政局发布了2020年天津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数据。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923.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79.4%,剔除上年一次性因素后,按可比口径计算下降10.2%。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500.1亿元,下降8.2%;非税收入423亿元,可比下降17.5%。分主要税种看:增值税650.3亿元,下降10.7%;企业所得税310.5亿元,下降4.1%;个人所得税103.4亿元,增长7.2%;契税、土地增值税等地方税收435.9亿元,下降10.3%。
全市一般公共财政支出3151.4亿元,下降11.4%,分主要科目看:公共安全支出206.3亿元,下降3.3%;教育支出443亿元,下降5.3%;城乡社区支出544.4亿元,下降31.7%;农林水支出154.6亿元,下降4.3%。
202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911.9亿元,下降36.3%。政府性基金支出1997.1亿元,下降15.8%。
一、天津十年经济发展

自2010-2020年间,天津市GDP从6830.8亿元上涨至14083.73亿元,虽其总体呈上涨趋势,但天津GDP增长率却总体呈下降趋势(见图1)。自1999年起,天津经济增速一直全国领先,重化工业产值在工业结构中占比高,造就了天津往日的腾飞,但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换挡期,重化工业的落后产能更迭困难,同时天津的海港优势下降,均成为了抑制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1:天津2010-2020年GDP及增长率
与全国GDP增长率相对比,天津GDP增长率平均值7.52%高于全国GDP增长率平均值7.19%,但天津实际每年的GDP增长率仅在2014年前高于全国GDP增长率,在之后均低于全国GDP增长率,且在2016年大幅下降,仅在2019年上升了2.6%(见图2)。

图2:天津与全国2010-2020年GDP增长率
从天津占全国GDP的比重来看,十年间天津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在2010-2014年基本稳定,从2015年开始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1.39%,总体呈下降趋势(见图3)。

图3:天津GDP占全国GDP的比重
二、天津十年财政收入发展
(一)天津财政收入规模
天津市2010-2020年地方财政收入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2016年达到最高点2723.5亿元,但财政收入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的财政收入增长率跌至-20.22%,2017-2020年间,仅在2019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为正,这其中,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尤其是重化工产业产值在工业结构中占比过高,是天津经济增长遭遇困境以及财政收入下降的重要原因(见图4)。

图4:天津2010-2020年财政收入及增长率
(二)天津市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规模
天津市税收收入呈现先增长再稳定后下降的趋势,在2010年税收收入仅776.65亿元,2019年达到十年内最高值1634.35亿元,税收收入增长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在2010年税收收入增长率为26.43%,2020年税收收入增长率低至-8.12%,结合图4可推测因天津经济增长遭遇困境从而导致税收收入增长减缓乃至下降。
天津市非税收入总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于2016年达到十年内的最高值1099.28亿元,2010年非税收入292.16亿元,经十年的经济起伏,2020年非税收入为423亿元,不到2010年非税收入的2倍,可见天津因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尤其是重化工产业产值在工业结构中占比过高,所导致的经济增长困境也明显影响到了非税收入,不利于非税收入的增长(见图5)。

图5:天津2010-2020年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及增长率
(三)天津市财政收入质量
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是财政收入质量的重要体现,一般情况下,税收收入占比越高,财政收入质量越好,因为与非税收入比较,税收的法定性、规范性更强;同时,经济增长会在税收上得到更多的体现,也是地区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体现。十年间,天津市财政收入质量平均为67.4%,而同期全国财政收入质量平均为84.7%,天津市低于全国17.3个百分点,相比其他地区2010-2019年的财政收入质量平均数据,天津仅高于湖南63.7%,广西66.8%,重庆65.4%, 这表明天津市财政收入质量在全国处于较低位次,在“十四五”期间亟需提升(见图6)。

图6:天津和全国2010-2020年财政收入质量
(四)天津市财政税收负担水平
从天津市2010-2020年财政税收的负担水平来看,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十年间天津市财政负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9.07%,其中,财政负担在“十二五”期间,从2010年的15.65%增至2015年的24.52%,在“十三五”期间,从2016年的23.73%下跌至2020年的13.65%,体现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十年间天津市税收负担(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2.65%,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基本持平。十年间天津市非税负担(非税收入占GDP的比重)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均为6.42%,在2015年达到最高值10.01%,在2020年降至最低值3.00%(见图7)。

图7:天津2010-2020年财政税收负担水平
总体而言,天津市财政负担和税收负担在全国范围内相比,从高到低排至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海南。
三、天津十年财政支出发展
(一)天津市财政支出规模
天津市2010-2020年财政支出先持续增长再略微下降,从2010年的1376.84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699.43亿元,再到2020年的3151.4亿元,十年间天津市财政支出平均增速为10.67%,但在2017年、2018年和2020年,其财政支出增长率均为负值,财政支出相应下降(见图8)。

图8:天津2010-2020年财政支出及增长率
对比2010-2020年间天津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速,两者的相关度较高。在“十二五”期间,除去2010年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财政支出增长率7.57个百分点,2011年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财政支出增长率5.67个百分点,其余年份两数值相差数额均不超过2个百分点;在“十三五”期间,2016年财政支出增长率比财政收入增长率高12.34个百分点,2020年高出8.85个百分点,其余年份相差不大(见图9)。

图9:天津2010-2020年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增长率
(二)天津市财政自给率
财政自给率是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值,也是判断一个地区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2010-2020十年间平均财政自给率为75.3%,位居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第六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在“十二五”期间天津市财政自给率上升了4.9个百分点,在“十三五”期间持续下滑,从2016年的73.6%下降至2020年的61.0%,为十年来的最低点(见图10)。

图10:天津2010-2020年财政自给率
四、总结和展望
十年来,天津市GDP总量占全国GDP的比重平均在1.4%左右,天津市财政收入在十年间增长了近1倍,平均增速为9.47%,税收收入在十年间增长了近1倍,平均增速为9.03%,非税收入增长了近1倍,平均增速为13.16%,天津市财政支持十年间增长了近1.3倍,平均增速为10.67%,此外,天津十年来的财政收入质量均值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但财政自给率的均值位居全国前列。
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快速发展,“三二一”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天津市继续稳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加快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枢纽港口建设,“一基地三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加快推进“871”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提前和延长供暖,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等惠民举措;“十四五”期间,天津仍坚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覆盖,拥有改革开放先行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等先行先试的优越条件,但仍存在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主体活力不足、新动能不足、产业结构偏重偏旧偏粗放等挑战,仍需在“十四五”期间一一面对并解决。

作者:朱凌霄,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获得者,参与导师课题1项。
指导教师:李永海

【十年系列】往期文章:
  甘肃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山东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贵州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湖南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江苏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重庆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湖北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海南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陕西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广东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河南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福建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青海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浙江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江西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458_164057378243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