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355
  • Tax100会员 33586
查看: 296|回复: 0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这首歌,见证了杈杈房变成小楼房,泥巴路变成水泥路……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246
2021-12-25 19: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保山税务
标题: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这首歌,见证了杈杈房变成小楼房,泥巴路变成水泥路……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NjUyNjczMA==&mid=2247525909&idx=1&sn=cdacd7cf4c59e64b6472fbfa401912fd&chksm=fbc19bf0ccb612e69e517822b6491beea6277250c7d626c66119e57638e6d189ef46d70670ae#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12-25 19:00
二维码: -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指导

云南广播电视台
出品的
22集系列短视频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
成就篇

今天推出第18集
《翻天覆地——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视频 ↑ )

“村村寨寨 哎 打起鼓敲起锣
阿佤唱新歌……”
这首几乎人人会唱的《阿佤人民唱新歌》
让很多人认识了佤族

佤族是云南省特有民族
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南部的
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
双江、镇康、永德等县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
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


今日西盟县城

《阿佤人民唱新歌》这首唱遍祖国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人记忆的歌曲,是如何诞生的?今天的阿佤人民又过上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好日子呢?

从一首歌到一部剧,见证佤山变迁


《阿佤人民唱新歌》这首歌于1965年在普洱市西盟县诞生,是解放军战士杨正仁在西盟时创作的。歌中一句“跟着共产党,阿佤人民唱新歌”,充分表达了边疆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听党话、跟党走的真挚情感。自此以后,这首歌就深深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佤部落》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今年3月11日至13日,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在昆明首演,该剧以西盟县众多扶贫干部为原型,讲述了各级扶贫干部前赴后继、扎根边疆,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行,帮助群众用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改变命运,从封闭原始走向开放发展,从贫困落后走向幸福生活,再次唱响《阿佤人民唱新歌》的生动故事。


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从一首歌到一部剧,5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佤山巨变,充分展示了普洱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成果。


西盟县城远眺

当云视网记者在昆明市五华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莲华服务站见到杨正仁时,这位81岁的军休干部正在跟他的乐队战友们吹拉弹唱的排练着,显得很精神。


杨正仁(左一)和乐队在排练

杨正仁从小就喜爱音乐,后来进入昆明师范学校上学时,他学会了拉手风琴、小提琴、二胡等。1961年,21岁的杨正仁从昆明师范毕业参了军,被分配到西盟县当了一名通讯兵。


年轻时当兵的杨正仁

“那是60年前的事了,当时的西盟县非常贫困,自然条件也不是很好,公路只通到县城,要到公社、各大队,只能靠人走马驮。老百姓住的是茅草房,生产还是刀耕火种,温饱基本还没解决。我们部队也是自己搞生产,种菜、养猪、养牛。”杨正仁回忆。

因为工作,杨正仁几乎跑遍了阿佤山的村村寨寨。作为通讯兵,他的主要任务是在佤山上铺设电话线,另外就是参加战士业余演出队,经常到西盟各乡镇去演出。

佤族村民生活虽然很艰苦,但他们积极乐观,歌舞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佤族民歌形式多样、曲调多变,杨正仁每每听到佤族老乡唱歌,便会记录下来。“佤族人民给了我音乐的营养,我才能写出这首歌来。”他说。

1964年的一天,杨正仁因为架线工作到了班哲寨,“那天晚上我们住在寨子里,老百姓看见解放军来了,非常高兴,晚上就架起了篝火,唱起歌跳起舞。大家越唱越高兴,其中有一首歌叫《白鹇鸟》,旋律很动听。听说白鹇鸟很勤劳,自己找食吃,跟其他鸟也不争斗。这首歌也是提倡人们要和谐相处的,我觉得这个意义非常好。”杨正仁回忆。


杨正仁(左)在排练

身在佤山,杨正仁深切感受到佤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作主的喜悦心情。他的创作灵感被激发出来,决定以《白鹇鸟》为蓝本进行创作。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构思,热情欢快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终于出炉。经西盟县文工队排练演出后,很快在佤族群众中流行起来。1965年3月,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的庆典晚会上,佤族群众围着篝火唱起《阿佤人民唱新歌》。“这首歌还是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推荐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1972年,这首歌在中央台播出了。”杨正仁笑说。后来,他还把唱片公司寄来的2500元稿费全部捐给了佤山的希望工程。

2002年,西盟佤族自治县将《阿佤人民唱新歌》确定为县歌。

只有跟着共产党走 佤山才会越来越好

佤族姑娘杨娜的家乡在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她是十九大党代表。她皮肤黝黑,个性爽朗,曾当过老师,也曾在文化工作队唱歌跳舞。现在,杨娜是西盟县勐梭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也是一位佤族文化的传播者。


杨娜接受云视网记者采访

杨娜唱歌很好听,佤族歌曲《白鹇鸟》被她唱得深情婉转。谈起佤族文化,杨娜有说不完的话。她从小就生长在佤寨,由衷地为自己是一个佤族而自豪。十几年间,杨娜目睹了佤族村寨的巨大变化,从过去的茅草房,到如今佤族寨子里一栋栋漂亮的小楼、平坦的道路、优美的人居环境……日子越过越好。


佤山新生活

“跟着毛主席,跟着共产党,阿佤人民唱新歌……”歌声传唱了几十年,“歌曲表达了我们佤族人的心声。”杨娜的外公曾是乡干部,是一名共产党员;她的父亲也是一名党员,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辽宁当兵,参加过抗震救灾。


重回佤山的杨正仁总是特别开心


杈杈房变成小楼房,泥巴路变成水泥路……佤山日新月异的新生活,让常回西盟佤山走走看看的杨正仁十分欣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佤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1986年就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西盟佤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序列,率先在“直过民族”地区实现脱贫摘帽,并获得了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我和他们一样高兴、自豪,对我来说也是巨大的鼓舞!”今年8月20日,老支书们激动地传阅着回信、《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旋律再次响彻阿佤山时,西盟、沧源的朋友都争相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杨正仁,杨正仁也倍受鼓舞。


西盟佤族自治县秧洛村

《阿佤人民唱新歌》这首歌,唱出了阿佤人民听党话、跟党走的感恩之情,唱出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唱出了新时代阿佤人民的新歌。




END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推荐阅读
?10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减税降费政策即问即答来了!22问详解住房租赁税收优惠政策
?税务总局明确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管理有关事项!9月1日起施行
?哪些情形不征或减免城市维护建设税?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865_164043094676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