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税务局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作为全年工作的重头戏,成立《意见》落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设9个职能工作组,迅速落实专题学习、培训辅导、梳理细化、逐一分工等事宜,《意见》落实方向明确、层级清晰、步伐一致。目前市局主要领导作出批示14次,党委专题学习研究4次,组织开展培训16次,培训人数1200余人。结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

力度+温度,实现精确执法

为深入推进“精确执法”落地落实,西宁市税务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配齐配全约谈室、执法记录仪,开展模拟演练,加强对各区县税务局指导力度,执法过程更严谨规范。成立公职律师办公室,推出公职律制常态化轮训制度,加大公职律师培养使用力度,充分发挥公职律师的法律顾问和参谋助手作用,为全省税务系统法治建设提供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4月7日至4月12日,西宁税务系统组织开展为期五天的公职律师“基层行”活动周,公职律师一行深入乡村、企业、大学开展了法律及税法宣传,把依法治税的理念和行动、为民服务的真情和举措践行在各项具体的活动中,真正做到法律服务与税收宣传深度融合,把依法治税的理念和行动、为民服务的真情和举措践行在各项具体的活动中,变“四处求医问药”为“主动上门问诊”,通过滴灌式的政策解读和问答式的法律诊断为企业释疑解惑、防范风险,真正做到了精确对接、精准施策。
 
公职律师在基层行活动中解答村民咨询的法律问题
2021年7月,青海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金座雅园营业部因刚成立不久,没来得及聘请专门的财务人员,对涉税业务也不熟悉,导致没有按期申报2021.4.1—2021.6.30期间增值税及附加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正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城北区税务局发现该企业7月申报期结束后没有正常申报,经税务人员通过金三系统查询比对核实,认定该企业涉税违法行为符合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清单第三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可以不予处罚。城北区税务局西川税务所依据“首违不罚”政策对该企业做出不予处罚决定,并详细向纳税人宣讲纳税申报、发票开具等税法知识,并再次告知“首违不罚”政策的相关规定,鉴于该纳税人违法行为属于2021年度初次违法且在责令限改期限内及时改正,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故给予不予处罚决定。该企业办税人员崔玥“对税务机关“首违不罚”政策给予极大认同和感谢,并表示今后一定引以为戒,诚信经营,按时申报纳税。”“首违不罚”的落地实施,不仅是税务部门精准执法的有效举措,更是税务执法温度的生动体现,使税法遵从成为内在自觉,依法治税理念深入人心的凝聚性更加凸显。

智慧+暖心,助推精细服务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决策,“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建成智慧税务”则是《意见》首发改革任务,也是税务工作“精细服务”的特色亮点和新突破口。
“您好,这里是青海省电子税务局客服中心,我是城西区税务局李思佳。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这大概是疫情期间远程辅导团队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疫情发生之初,暂停全市各实体办税服务场所线下业务办理,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让纳税人、缴费人顺利、便捷办税是摆在西宁税务系统面前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市局党委充分考虑近期的疫情发展态势,结合前期远程辅导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果断出击,立即决定在全市税务系统紧急抽调业务骨干68人充实到远程辅导团队,通过线上办公方式,有效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在疫情期间无法有效办理涉税业务的问题。“老师您好,我现在办理注销,提示印花税不能提前申报,我该怎么办?”西宁中宇重型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办税人员拨打热线询问到。“好的,尊敬的纳税人,请您按照我的提示,逐步进行操作......”“非常感谢,我的问题解决了,请您保重。”线上通过“非接触式”方式提供“不见面”服务,线下通过门外收件、内部流转方式解决特殊需求,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纳税人缴费人的影响。
 
税务干部远程辅导纳税人办理相关涉税业务
2021年以来,西宁市税务局着力推广“套餐式”服务,受理9498户次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在办税服务厅导税台增设“简事快办”窗口,通过资料预审压缩办税时间。对60个限时办结事项直接办理,将17个限时办结的事项改为即时办结,纳税人“最多跑一次”事项由168项增加为172项,全面推行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扩展注销等容缺办理事项,减轻纳税人缴费人负担。做好“非接触式”办税工作,全市“非接触式”办税比例达98.14%。依托“一中心、七工作室”电子税务局远程辅导团队,积极做好智能审批和远程辅导,为全省税收管理服务提供新的“智慧样本”,目前已远程办理各项涉税业务4465户次。不动产交易网上办税系统基本建成,“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实现全省全覆盖,办税时间由20分钟缩短为5分钟。持续完善推广车辆购置税信息化系统,车购税服务品牌由“7551”提升至“7111”,推动作风转变,做好西宁市2021年群众满意的“十佳”单位和群众不满意的“十差”单位评议,2021年全市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165万件,满意率100%,纳税服务优化顺应期待的主动性更加凸显。

信用+风险,推进精准监管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不仅仅是推进税务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更应该在税收风险的“精准监管”上下功夫。
西宁市税务局稽查局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强化信息化平台集成应用,将“税务稽查双随机工作平台”集成融合至“税务稽查指挥管理应用系统”,将“信用+风险”理念作为基础监管模式,利用信息化新战法,实现对随机抽查任务统筹和全流程跟踪监控,拓展可供风险分析数据源,为随机抽查工作开展过程监督、持续强化风险分析奠定基础,有效甄别暴力虚开团伙、精准定位虚开窝点、快速侦破犯罪团伙。常态化开展联合惩戒工作,主动扩大合作范围,将随机抽查中发现的符合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标准的稽查对象列入重大税收违法“黑名单”,推送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让失信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提高税法遵从度。
 
西宁市税务局开展三项制度模拟演练
在“2.28”案件虚开发票案件查处中,坚持稽查选案、检查、审理、执行环节“四分离”制度,与市公安局经侦部门融合作战、联合打击,最终确定西宁地区涉案企业64户,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3073份,发票金额28843.00万元,涉及税额4602.91万元,价税合计33445.91万元。目前,涉案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司法机关。此案的成功破获,严厉打击了区域内发票违法犯罪分子,有效净化了区域税收营商环境。
自西宁市警税联络机制办公室成立以来,西宁市税务局稽查局立足稽查实际,与市公安局经侦部门、经济开发区税务局稽查局积极沟通协调,联合成立西宁市警税联络机制办公室,并派驻专人负责税警协作相关事宜。警税联络机制办公室成立后,经过两年多的联合查办,打击虚开企业127起,查办重大虚开专票团伙案件5起,缴获虚假空白发票数万份。检察机关起诉人数108人(含开发区),批捕41人(含开发区)。为充分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目标,对按照规定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和公示到期的纳税人,及时撤出其“黑名单”信息,为纳税人提供“亡羊补牢”的机会。2021年“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公示42起案件;撤销27起案件(到期撤销20起案件,信用修复撤销7起案件)。

齐心+协力,拓展精诚共治

深化拓展税收精诚共治格局,要与市场、司法、监管等其他各单位加强内部联系,形成长期密切协作配合机制,努力加强信息沟通共享联络,要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上下足功夫,全面构建政务数据共享安全制度体系,管理体系、技术防护体系,推动数据共享对接更加精准流畅。
两险征缴工作作为全面贯彻湟中区税务局“精诚共治”税收协作工作会议的重要举措之一,湟中区局主动对接,多方协调,联合区医保局成立调研组,区医保局主要领导亲任组长,带队深入湟中区8个偏远乡镇就已经结束的2020年城乡居民医疗征缴情况,全面深入细致的展开调研,与乡镇负责人就如何扎实有效的做好征缴工作。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双重考验下、全区城乡居民两险征缴工作举步维艰,在纷繁父复杂、异常严峻的形势下,2020年全区城乡居民医疗参保人数、参保金额几于去年同比持平,圆满完成了两险征缴任务。
 
湟中区召开联席会议
西宁市湟中区税务在遵从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部门协助作用,及时出台了《西宁市湟中区关于“精诚共治”税收协作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以湟中区政府为领导,税务部门主办,相关部门共管,社会参与的税收协作共治网络体系。成立湟中区税收协作共治领导小组,由主管财税副区长任组长,政府办、财政局、税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公安、发改、人社、医保、市场监管等16个部门组成,并明确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税收协作共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税收协作共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每年4月初、10月初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制定税收协作共治工作计划,并予以推动落实,为深入推进综合治税工作,提升税收共治水平,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奠定了基础。
文字 / 王治玺、蒲丹
图片 / 关关
排版 / 关关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税收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