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920
  • Tax100会员 32708
查看: 261|回复: 0

研发费用税惠政策升级,创新动力更足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246
2021-11-14 04: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曲靖税务
标题: 研发费用税惠政策升级,创新动力更足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ExNDUyOA==&mid=2653210641&idx=2&sn=3c61d6bc60d8934cb801549e0ee7d632&chksm=80c2359eb7b5bc88ee5150c610816c30678bc376588e2b72a2f0357b8aaffa7a1cf470112b09#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11-13
二维码: -

几天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的减税降费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1亿元,其中新增减税7889亿元,新增降费1212亿元。亮眼的成绩单,意味着企业负担不断减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
  
  作为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的一部重头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效应可以用“超预期”来形容:数据显示,全国各类企业提前享受加计扣除金额1.3万亿元,减免税额3333亿元,享受加计扣除金额占去年全年汇算清缴的77.6%。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慈溪市税务局干部走进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并宣讲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简单地说,就是在企业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今年1月1日起,制造业企业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相当于制造业企业每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200万元。
  
  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成为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有效政策抓手,税收优惠力度不断加大,对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又有了“升级版”,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时间更早、力度也更大。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何有如此威力?今年的政策“升级版”又有哪些亮点?麻辣财经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比例扩大、范围增加、提前享受,有效盘活企业现金流

  “公司每年的研发费用金额比较大,一般都在10亿元以上。对公司而言,今年最大的税收政策利好就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上海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黄晓荔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6.9亿元,享受的税收优惠超1亿元。再加上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以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估计公司全年企业所得税优惠金额将超过4.5亿元。这些政策优惠带来的“真金白银”,让公司能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创新上,对研发人员的个人激励也有了更多的空间。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湖州市税务局干部走访航天类科创企业,了解企业研发状况,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辅导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今年3月,财税部门明确,在10月份预缴申报时,允许企业享受上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9月,优惠政策再加码,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这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升级”,极大提振了很多市场主体加大研发力度的信心。
  
  “过去,企业必须在年度汇算清缴时才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平时预缴时不得享受。新政策实施后,允许企业在10月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因此可以有效盘活现金流,缓解资金压力。”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税务总监王晓雪说,“我们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今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大力推动青年工程师计划,培养高素质研发团队,研发出更多行业领先的高精尖产品。”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看,82.1%享受优惠的企业加计扣除超过100万元。从户均水平看,享受优惠的企业户均研发投入456.5万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13.3%,显示出政策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研发投入力度加大。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今年更是能享受到双重利好,不仅可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比例也由75%提高到100%。”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一级巡视员刘宝柱说。
  
  数据显示,双重利好惠及18.6万户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金额达9036亿元,减免税额2259亿元,占全部享受优惠户数和减免税额的比重分别为57.7%和67.8%。其中,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带来制造业企业多享受减免税额571亿元。
  
  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看,民营企业受惠明显。在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中,30.2万户民营企业加计扣除金额达9536亿元,减免税额2384亿元,占全部享受优惠户数和减免税额的比重分别为93.5%和71.5%。
  
  “比例扩大、范围增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发力,在助力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有利于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成长的‘土壤’,厚植高质量发展能力、动力,预计政策效能会在中长期持续显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说。
  
核算更便利、口径更优化,政策紧跟创新发展规律

  “这几年两次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我们都赶上了。随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的提高,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也在逐年增加。”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卢淑华说。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集美区税务局干部深入辖区高新技术企业,辅导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
  
  蒋震认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紧跟科技创新规律走,深刻正确把握税收政策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政策更具有生命力。一方面,针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研发行为,紧扣科技创新规律,只要发生研发行为,就一视同仁给予政策优惠,更加符合社会公平原则;另一方面,政策坚持低门槛、广覆盖的实施理念,切实减轻研发企业的税负水平,更好地优化科技创新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助于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仅实现了时间更早、红利更多,核算也更加便利,口径更加优化。据悉,税务部门在简化项目样式、优化填报口径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北京市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二级调研员王素江介绍,比如新增设的辅助账样式,由过去的“4张辅助账+1张汇总表”简并为“1张辅助账+1张汇总表”,帮助企业进一步做好研发费用归集核算,减轻申报负担。
  
  新政策将原来按照每一研发项目分别计算“其他相关费用”限额,改为统一计算全部研发项目“其他相关费用”限额。“统一计算限额的新政策,允许限额在不同项目间调剂使用,对我们这种高研发投入企业来说,优惠力度更大,计算起来也更便捷。”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翟海虹说。
  
  蒋震认为,市场主体要积极谋划、用足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财税部门也应积极拓展政策空间,根据科技创新全周期成长规律,更好地协调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风险收益,不断促进拓展科技创新分工产业链。(作者 王观)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513_16368369297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