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072
  • Tax100会员 27970
查看: 707|回复: 1

【全网最全】“在线问诊”相关政策汇总,含简介、产品介绍(持续更新)

145

主题

149

帖子

491

积分

二级税友

Rank: 3Rank: 3

积分
491
2021-10-26 17: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关在线问诊的相关介绍
在线问诊是指通过开设线上义诊等通道进行诊疗的活动。疫情防控之下,全国不少地方的定点医院、非定点医院以及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都开设了线上义诊等通道,将寻找疑似患者和预检分诊的关口前移。新冠肺炎疫情中,互联网医疗凭借突破地域限制、无接触、避免交叉感染等特点,成为疫情之下人们就医的新选择。政府和公益基金可以适当采购在线问诊服务,同时建立对线上问诊质量和效果的评估机制,相关部门负起医疗安全责任,解决在线问诊平台的风险问题。

Tax100将“在线问诊”的相关政策汇集于此,便于大家学习、查询。如有不全或差错的地方请大家补充、指出,我们也会根据政策变化不断更新,欢迎大家收藏~

如何提出修改意见:1.您可以在本帖直接回复或点评;2.添加微信:15142333819

一、相关法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 2021年8月20日发布

二、相关政策/文件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的通报(国办函〔2018〕46号)2018年8月3日发布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0号)2019年1月22日发布
3. 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5号)2018年7月17日发布
4. 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3号)2018年8月31日发布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2号)2018年12月18日发布
8. 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1号)2021年3月31日发布
9. 关于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2号)2021年4月2日发布
11. 关于促进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宁卫发〔2020〕242号 )2020年7月1日发布
12.《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国食药监市[2005]480号)2005年9月29日发布
13.《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卫医发〔2014〕51号2014年8月21日发布
14.《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19〕47号)2019年8月17日发布
15.《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2020年3月2日发布
16.《关于支持新业态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扩大就业的意见》发改高技〔2020〕1157号)2020年7月14日发布


常见的线上问诊产品
健康小屋健康小屋专注于解决慢性病、亚健康人群的健康问题。其主要特点是,群众自愿参与、自主健康、自我管理。其具体表现形式分为,医患合作、人机互动、患者自助。通过采集健康数据,专家根据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提供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指导。

平安好医生: 平安好医生是为医生提供的专业工具。患者可以通过平安好医生(用户端)找到医生,医生可以通过本应用和患者进行沟通及问诊,医生也可以随时记录,跟踪和管理患者。平安好医生(医生版)具备医学专业性,私密性和识别性,是医生管理患者的必备应用。

欣九康诊疗APP:欣九康健康APP是一款适用于私立医院、中小型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管等各类医疗机构实现在线问诊的的工具。功能流程设计符合上述民营医疗机构的诊疗流程、运营特点、操作简单易于上手,首页提供完整的新手指导。欣九诊疗APP以基层医疗机构业务为核心,在线开方、收费发药、线上审方药品邮寄等常规诊疗业务全覆盖。

与上述两款App不同之处在于欣九康诊疗系统支持医生OA端及手机App端两端远程接诊,最大限度解决了目前在线问诊中普遍存在的医生应答不及时、患者问诊无人响应等问题。提升了在线问诊服务质量。同时为帮助民营医疗机构欣九康诊疗APP支持符合条件的自由医生加入,缓解部分民营医院医疗资源短缺的现状。为医生自由执业提供一种便捷可靠的新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49

帖子

491

积分

二级税友

Rank: 3Rank: 3

积分
491
 楼主| 2021-10-28 1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医疗的历程、现状、政策背景及四大上市互联网医疗平台


文 | 河边;来源 | 雪球
(文中数据、预测等资料原于国家统计数据、行业网站、券商研报和公司财报)


注:此文本仅用于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行负责!


互联网医疗最初始于2000年以丁香园和好大夫为代表的网络医疗信息咨询,直至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正式开放非处方药品的网络销售,但这个规定电商只能销售非处方的药品,互联网医疗进入互联网+医药的新阶段,但此时的互联网医疗的模式仍然是单纯的线上卖非处方药。


互联网医疗真正的发展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医疗企业创立,2014年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首次放开B2C业务,明确了在线医疗的重要性。并且在资本的加持下,叮当快药、京东、阿里等医药电商开始发力,开始从患者端和医生端切入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2017年—2018年国家各医疗卫生监管部门分别发布了三条政策逐步开放了线上医药销售的准入门槛、依托互联网医院开展诊疗服务和线上家庭医生的合规性。

2019年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线上线下医疗项目平等支付的政策,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用于医保支付关键环节打通。

至此互联网医疗已经发展出线上问诊、挂号、复诊、开药、配送等综合性互联网医疗业态。

2020年初新冠疫情袭来,全国停摆,得益于互联网医疗之前的发展铺垫,线上问诊配药极大的缓解了疫情期间的医疗痛点,此时的互联网医疗得到了国家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2020年2月份国家医保局、卫健委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不见面”购药服务。

2020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扩大就业的意见》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2020年11月份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了药品零售企业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处方调剂。处方药的线上销售进一步开放了。

站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如此大力扶持互联网医疗产业主要是从当下和长远的角度出发的,中国的人口少子化、不婚化和老龄化趋势明显,虽然国家已经开放了三胎政策,但老龄化的趋势仍不可改变。目前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达到18.7%,人口数为2.64亿人,这个数据还在逐年增长。面对如此庞大的医疗基数线下医疗的资源分配、医疗费用、支付体系对接等都出现了一定的短板。线上医疗的推广有助于解决这些现实的问题。

可以说2020年的疫情是互联网医疗正式启动的元年,在线问诊、挂号、开药数据等创出历史最高位。根据不同途径的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200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了50%—90%。移动医疗用户规模达到6亿多人,同比增长了40%以上。

各种互联网医疗的参与者层出不穷,具体目前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但主要的头部企业如下:
(1)综合平台: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丁香园、微医、微脉、春雨医生、寻医问药、妙手医生、七乐康、家庭医生在线。
(2)在线问诊:企鹅杏仁、好大夫在线、泰康医生、拇指医生等。
(3)在线挂号:健康160、易挂号、趣医院、快医、医指通。
(4)健康管理:蓝信康、美年大健康、善诊、优健康、爱康等。
(5)互联网医美:悦美、新氧、更美、伴美、美了么。
(6)母婴医疗:妈咪知道、育儿24小时、京柏医疗。
(7)疫苗接种:小豆苗、橄榄枝健康。
(8)互联网心理:壹心理、壹点灵、朋橙心理等。

虽然细分种类较多,但头部的平台就那几家,并且随着资本、平台、流量的作用行业集中度会迅速的提高,头部企业如上市的四大在线互联网医疗平台。

1、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
从上文中的互联网医疗具体分类中可以看出,细分互联网医疗行业很多,但互联网医疗的具体的幕式目前总结为以下几种:
单纯在线咨询的信息提供类,通过平台对接注册医生有偿提供各类医疗信息和建议。
单纯医药电商,通过自身供应链和第三方线下药店提供非处方药的线上购买。
预约类服务,通过平台预约挂号、体检或医美类服务,但此类服务现在的基层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已经逐步实现。
综合平台型,依托互联网医院提供在线问诊+预约挂号+线下首诊+开具处方(提供医疗方案)+社保对接+医药配送+线上复诊+疾病大数据管理的综合性闭环服务。
当然不同的商业幕式对应不同的需求,有些会渐渐被淘汰。综合性平台的互联网医疗企业需要有足够的资源、流量和规模效应才会健康的发展下去,符合这些的除了暂未上市的微医控股,另外三家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都为上市公司,他们也都向第四种模式靠近,但目前的定位仍有区别。


2、四大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发展状况

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控股的实际控制人:

京东健康的大股东为京东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刘强东。间接持股69.16%,如下图:



阿里健康的实际控制人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3.69%,如下图:



平安好医生的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平安,持股38.43%,如下图:



微医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为廖杰远13.49%的A类股份,腾讯持股8.88%为B类股如下图:


微医除腾讯持股外,其他股东有高瓴、五源资本、中投中财、启明创投、红杉资本、高盛以及建银国际等投资机构。而其他其他三家都为集团公司控股,资本和资源自然强大无比。

微医的创始人廖杰远,1973年5月,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200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EMBA专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他之前曾是A股上市公司杭齿前进和易联众的董事。在微医向港交所递表后,分别辞去了两家上市公司的董事职位。


在创建微医(原挂号网)之前,廖杰远先生曾长期担任国家863智能计算机成果转化基地的负责人,拥有多项国际领先的中文智能语音技术发明专利,主持开发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软件、智能语音电脑曾获“国家火炬计划”代表性成就奖,得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招股书披露,微医由廖杰远创办于2010年,主营业务包括医疗服务和健康维护服务,其在2015年创建了中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


3、公司愿景与战略
下图中是四家互联网健康平台的具体愿景:


2020年京东健康的年报中对公司的战略的表述“面对大健康领域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成就国民健康的美好愿景。我们将不断加强零售药房供应链能力,持续加码医疗健康服务能力的投入,继续完善我们的生态体系;健康管理方面,我们将通过提供更多样化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以细分人群的慢病管理、家庭医生服务扩张健康管理服务的边界;智慧医疗领域,我们将继续为线下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智能解决方案,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及更广泛的医疗场景,提升患者和医学专业人员的医疗体验,提高线下医院及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我们还将与政府、科研机构、医院、企业等机构合作,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促进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作为领先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京东健康秉承「成为国民首席健康管家」的使命,持续在大健康领域夯实业务基础并做好前瞻性布局。基于「以供应链为核心、医疗服务为抓手、数字驱动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平台」的战略定位,本公司致力于为民众提供易得、便捷、优质和可负担的医疗健康产品与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本公司将继续深耕零售药房业务、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等核心业务,积极打造一站式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AI、云计算等技术探索数字医疗,为本公司的产业链各方创造更多价值。”京东的战略核心是依托于京东供应链体系提供及时、优质优效的医药电商的基础上打造互联网医院、私家医生和医疗数据管理的互联网医疗体系,战略也是非常明确。

阿里健康于2020年年报中作了如下表述“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本集团秉承「让天下人健康生活120年」的使命,持续在大健康领域巩固夯实既有优势业务基础,同时围绕客户需求积极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发展产业板块,着眼未来做好前瞻性布局。本集团期望通过十年、二十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最终能让阿里健康成为每个人身边「照顾你和家人健康的行家里手」,通过互联网和生命科学的技术,提早介入到用户的健康之中,通过我们的平台服务早预防、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让我们服务的每一个用户都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尊严。为实现这一目标,本集团致力于在大健康领域以家庭医疗健康管理者为核心用户,建立「有好药、有名医、有保障」可信赖的普惠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实际全段表达中更多的虚无飘渺的东西,真正的关键词是“有好药”。从其他年报表述中很难看出在医疗团队、互联网医院上的战略推进,最重要的还是在医药电商平台上的建设。

平安好医生在2020年年报中的表述“伴随战略升级,公司在渠道、服务、能力三个方向上加大投入,将企业客户拓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医生团队搭建、保险渠道产品拓展、健康管理服务提升等作为重点战略项目全速推进。


2020年,在企业客户渠道端,我们进行了会员产品的升级迭代。通过开发以私家医生为代表的企业健康服务产品,我们创建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模式,并且已经拓展了超过1,100家企业客户。”可以看出平安好医生的战略从重点将是依托互联网医院、自建医生团队和集团资源,和大力发展企业客户的同时做好健康管理服务。而私家医生产品重点仍是针对企业客户,这与公司的初衷有些偏离。

微医控股于招股书中对公司业务的表述“我们提供在线+线下一体化的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用户可主要通过我们的移动应用程序和数字化健康终端,获取我们的综合咨询、诊疗服务,并获取无缝的医疗健康体验。我们的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在线预约、线下首诊、病历获取、在线复诊、电子处方、处方配药和在线结算(医保+商保)医疗费用。用户可通过我们的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服务中心及在我们平台已连接医院获取我们的医疗服务。我们的全科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在线复诊、线下医疗服务,例如首诊、检查和治疗服务。我们还提供专科医疗服务,即为若干特定疾病提供专门的医疗咨询和治疗服务。我们采用按医疗服务收费的模式,根据用户在我们平台上获得的医疗服务进行收费。”

公司战略分为了5个部分:
1、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城市覆盖面和会员;
2、继续开发创新增值服务和产品以提高会员粘性;
3、继续利用我们的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以提高数字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效率;
4、持续提升对主要利益相关方的价值;
5、通过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和投资,持续发展我们的业务。


通过微医的业务和战略的表述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公司的发展战略可执行性。依靠互联网医药提供线上预约—线下诊疗—提供医疗服务和开药—医保结算—药物配送—线上复诊—数据管理,整体形成闭环。战略上是围绕业务的各个方向上制定的,在用户、医疗机构和医保机构之间都有明确的执行目标。



通过上文对各个公司的战略的理解,可以看出京东健康的战略模式是“依托于强大供应链医药电商向外延伸至互联网医疗服务,同时进行了互联网医院建设和自有医生团队的建设”;阿里健康同样是“以医药电商为核心,数字化服务于医疗机构和用户”;平安好医生则是“以互联网医院为载体,建设自有医生团队,以为企业客户主提供私家医生的综合性医疗平台”,微医“同样是以建设互联网医院为核心的线上线下全封闭的医疗体系”。

4、在此基础上看各家的经营情况

营收

2020年按互联网医疗行业统计最低数1500亿为参考,四家企业的营收占比29%,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但头部企业较为突出。京东健康占比12.9%,阿里健康占比10.3%,平安好医生占比4.6%,微医占比1.2%。



四家公司的注册用户和活跃用户上对比仍然是京东和阿里的大平台明显更占优势,2020年的疫情促使所有健康平台的注册用户激增。


营收上看2019年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相差不大,只有12.4亿元的差距。但2020年两家的营收拉开了差距,达到38.6亿元的差值。阿里的营收增速也开始下降,京东仍保持上升。而平安好医生的营收增速也下降至35.5%为四家增速最低的,原因在于疫情期间公司营收占比最大的健康商城业务远远落后于同行,商城业务的核心依附于强大的供应链,这却是平安好医生最薄弱的地方。而微医更多的依托的是互联网医院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公司的医药配送则是通过头部物流公司供应链保障,同时由于基数较低所以微医2020年的增速是最最高的。


利润情况
下表是四家公司历年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京东和阿里在扣除一次性支出后的非国际财务标准下2017年开始就实现了盈利,其两家盈利的根本原因是医药电商为主营,而医药电商的利润来源一是自营医药的价差利润,二是第三方的平台租金和佣金,三是大平台优势下的广告收入。京东健康拥有超过2000万个SKU(商品最小单品单位),自营规模占营收86.7%;阿里健康有3300万个SKU,自营规模为64.8%。而平安好医生和微医虽然也存在平台使用费,但由于其渠道优势不明显,且自营规模较小,议价能力不足。加上这两家公司都是以互联网医院为核心开始互联网诊疗服务,所以仍处于巨额投入的阶段。所以两家的至今仍然是处于亏损的状态,不过亏损也开始收窄。



营收分类
四家公司的营收分类上,形成主要收入的主要仍然在医药电商,虽然如平安好医生营收分类中用健康商城和在线医疗来划分,但本质上仍然是药品零售和电子处方后零售,所以这两项也同样归为医药电商。而微医的医疗服务本质上也同样是问诊后电子处方开药实现的营收,所以再此也归为医药电商。但微医的主要营收则来自于健康维护服务,及慢病的健康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务。

京东健康的营收分类:


阿里健康的营收分类:


平安好医生的营收分类:


微医控股的营收分类:




下图为四家公司的医药电商和医疗服务或其他收入的情况。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及平安好医生都以医药电商为主营,而微医则互联网医疗服务占主营。

京东的医疗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平台的广告收入,而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收入仍没有体现;阿里健康的医疗服务的收入其实同样是来自于电子处方后的医药零售;而平安好医生的消费型医疗中包含了企业大客户的体检(集团应该贡献不少)、医疗美容、口腔和基因检测和对接的医疗机构的佣金,而健康管理和互动则是来自于平台的广告收入为主;微医控股的整体收入虽然大部分也是通过医药电商实现,但实现的过程是通过线上问诊+开药、线上问诊+线下首诊+电子处方+医保对接+医药配送+数据管理来实现的,其客户的粘性非其他三家平台可比。


合作方情况:


平安好医生披露合作方是最多的,药店达到15.1万家,但看其医药电商的收入则显示这合作的水分较大。而与其合作的医疗机构也多达5.7万家也没有看到其发挥的优势。

互联网医院


作为互联网医疗的核心,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是互联网医疗平台后面能否胜出的关键,2015年12月,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微医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成为互联网医院行业在中国的开端。


2020疫情发生后,作为医疗国家队的公立医院对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纷纷火速入局互联网医院。以上海为例,截至目前已有26家三甲医院上线了互联网医院。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资料,互联网医院的数量已由截至2018年12月的119家增加800%至截至2021年3月的1100多家。疫情期间,第三方平台2020年的在线诊疗服务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约20倍。

下表中微医和平安好医生及京东均设立了互联网医院,微医在运营的互联网医院数量最多达27家,17家可以通过医保直接结算。平安好医生其次,京东从2020年开始建立互联网医院,目前也在积极的筹建,可见互联网医院在互联网医疗时代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但阿里健康始终在年报中未有自建互联网医院,只是和集团旗下的互联网医院进行对接,这点上阿里健康未跟上步伐。

另外在互联网医院大量兴建的同时,很多地方三级医院或有实力的线下医疗机构纷纷设立互联网医院,医生资源或许将会产生一定的竞争问题,比如说地方医院如果有线上互联网医院他能否允许本院医生在其他平台上行医的问题,所以自建的医生团队可以未雨绸缪,并且自建医生团队更能配合公司的战略步伐,所以在自建医生团队上微医和平安好医生都在发展过程中;京东健康也开始自建医生团队,但未公布具体人数;阿里健康则在年报中没有披露存在自有医生团队。



当然医生团队则面临较大的人工成本,下表中可以看到微医和好医生的营收规模远不及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但人工开支却是大于这两家的,这个主要是由于员工人数和自建医生团队的人数占比较大。这点上阿里健康的员工人数最少,因为阿里基本上只是从事于医药电商。


资产负债和现金流

四家公司的资产基本上以现金、理财和投资资产为主,而负债基本上以应付款为主。京东健康账目上现金、存款和理财近400亿元,无有息负债;阿里健康有近130亿的现金、存款和理财,同样无有息负债;平安好医生近130亿的现金、存款和理财,也无有息负债。但资产中存在近10亿元的商誉,是2019年整合收购平安万家医疗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形成的,目前无减值迹象;微医由于未上市,账目上的现金等价物资产18亿元,资产中商誉和应收款占了净资产近3成,且公司仍有12亿多的有息负债,相对于其他三家的资产负债结构则比较差,如上市融资后有望改善。
经营现金流净额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均为正值且与净利润之比都大于1,而好医生与微医的经营现金流净额都为负值,因为两家都是亏损的状态。

总结:
综合分析了上述四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是以医药电商为主的公司,但阿里健康基本上是单纯的医药电商,而京东健康在这两年开始建医生团队和建互联网医药,向完整的闭环互联网医疗发展。而好医生和微医都是以互联网医院为核心依托展开互联网医疗服务,不同的是平安好医生的主营仍是来自于医药电商,其私家医生的战略重点是面对企业客户。而微医目前的战略最为清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互联网医疗闭环。但目前这两家公司仍处于投资扩张亏损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持,平安好医生上市后账目上有足够的现金,可以保障,微医目前正在上市的路上。

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靠自身强大的供应链和平台流量快速实现了盈利,账面上又有大量的现金做支撑,其实是最有向互联网医疗闭环发展的条件的,京东健康已经先行,而阿里健康目标仍不明确。且阿里健康在医药电商上和京东健康的差距已经开始显现。

现阶段也许京东健康处于较好的位置上。目前能有效解决患者、医疗机构和支付端的微医值得关注,好医生需要跟进观察公司的动态发展。
注:此文本仅用于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行负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