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645
  • Tax100会员 33807
查看: 236|回复: 0

夏夜看麦场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450
2021-9-28 05: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咸阳税务
标题: 夏夜看麦场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4Mjg1Mzc4OQ==&mid=2247494441&idx=7&sn=dfce4618f42c89e50038f24b24231813&chksm=fdb35edbcac4d7cd53fa5c4d162032ac262bb36c9d337df5cd5ee6640149e4fdeaa5b61b1593#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9-27
二维码: -
夏夜看麦场
  
  作者:墨瀚
  
又是一年三夏大忙。早在城里定居多年的我却发现:如今的三夏自打有了收割机的帮忙,也不显得怎么忙。这不禁使人感慨顿生,小时候参与夏收的情状,尤其是夜里看守麦场,更使我久久难忘。
儿时记忆里的三夏大忙如同打一场战役,要在多雨的季节里把麦子抢收回来,赶着土壤的伤情把秋季的庄稼播种进地,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紧张繁忙。何谓三夏?夏收、夏种和夏管。夏收就是把成熟的小麦收割回来,夏种就是把秋季作物玉米耕种到田里,夏管就是碾场脱粒,扬场晒粮了。每逢夏忙,父亲都说:三夏大忙,秀女下床。意思是一年劳作的关键时刻,要动员全家的力量,老少齐上,谁也不能偷懒。首先是碾场,在年前种庄稼的时候,每户都空出一小块场地,种些生长周期短的蔬菜,平时能满足自家下饭佐餐,待麦黄的时候刚好一季收获完毕,便空出一片场地来,用石碌杵碾的光溜整平,用来晾晒收割的小麦。老家的麦场设在村南不远处的自家承包地旁边一角,面积约有一分大小。紧挨着生产路和旁边的灌溉渠,便于取水泼场和拉运碌杵碾场。先是把出完蔬菜的场地用掘锄翻起,这叫做爿场,然后在地头的水渠里挖坑截流,待上游来水后淤满一大坑,就动员老少端出瓢盆来泼场。

在炎热的高温中接触清凉的渠水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我等顽皮的孩子仿效起傣族的泼水节,在清波汩汩的水渠边你追我赶,互相撩水戏玩,劲头十足,不亦乐乎;大人们也更加精神,光着膀子赤着脚,奔忙中肆意调笑着,打闹着,全然没有了老幼之间、男女之间的避讳和掩饰,正应了‘暑天无君子,自然不造作”那句老话。浸透了水的场地泛着湿热的气息过了一夜,在翌日凉爽的清晨即可碾压,就是所谓的碾场。人们把瓷实沉重的碌杵套上木架,拉进场地,前边一人提着担笼,往场地里均匀地撒上灶火里掏来的柴草灰,后边两三人拉着碌杵压平压光,不到一个时辰,泛着草木气息的场地便溜光灰蓝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至此麦场的建设便大功告成。
收获的季节紧张、劳碌,但更多的是喜悦。炽热的骄阳下,金黄的麦浪散发着成熟的气息,地里田间游移着三五成群,头戴灿黄草帽的庄户人,一张张黝黑的面庞充盈着亢奋,充盈着喜色,纷纷汗流浃背,热情高涨地收获着一年辛勤劳作的结晶。过去割麦是人工劳作,拿着镰刀一畦一畦地收割打捆,运到场中堆放晾晒,待到湿气干尽时用碌杵碾压或者拉来脱粒机脱出糠粒混杂的糙麦。这个时候,麦场上分别堆放着蓬松的秸秆和成堆的糙麦。夏收的几天里,麦场到了晚上就需要看守,一是糙麦需要防盗,二是秸秆需要防火。由于劳碌了一天的大人需要及时休息,补充体力,这看守麦场的重任往往就落在了我们这些小孩身上。
“能行么?”大人对于我们能否独自完成看场这一重任狐疑不已。
“哪有啥么。”我们信誓旦旦,信心满满,俨然成了勇于担当的男子汉,大丈夫。其实真的大可不必那么担心。三夏大忙的乡村田头基本是个不夜天,一是各家的麦场临次接彼,相隔不远;二是由于抢时间,各家都在夜里开机脱粒,可以说是灯火之光相接,嬉闹之声相闻。一家有了动静,只消一声呼喊,周边便有响应之邻。傍晚时分,在家里吃饱喝足的伙伴们就抱着铺盖前来替换场里的大人。他们在早就为我们搭建好了睡处,有的在架子车上用杈竿木锨交错捆绑一个骨架,再搭上塑料布,成了一个小窝棚,在架子车里面铺上被褥枕头,有的把大枧杈倒过来插进麦垛,形成一个偏厦型的空间,也盖上塑料布,里面铺上麦秸,再加铺被褥,既软和又舒适。劳作了一天的父母亲尽心地为我们安顿好,再三叮咛注意事项,在我们不屑地催促下,方才一步三回首地往家走去……
“嗷……”我们终于自由了。脱离了大人的视线,我们异常兴奋,下来就是属于自己的时空了。前半夜一般都睡不着,我们相邻几个麦场的看场伙伴纷纷聚拢过来,大家一起聊、一起玩、一起闹,我们钻麦堆,捉迷藏;爬麦垛,登高处,指点江山,仰望星空,无拘无束,物我两忘。大家天南海北地散聊,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的逃课经历、打架壮举,蛊惑女同学的逸闻趣事,攀比谁家的忙农饭香。所谓忙农饭就是三夏大忙时,主家招待帮忙乡亲的聚餐形式,一般有两次,一是脱粒机脱粒时,运麦捆、入麦捆的,接运麦粒的,挑麦秸的,人数众多,一家难以独立完成,往往请来邻里乡亲互相帮忙,劳作中间,主家便买来吃食面饼,水果糕点,满盆满钵地端到场里犒劳大家,表达感谢之意。二是摞麦秸垛时,摞麦秸垛是忙农管理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一项技术活儿,每村都有这方面的把式,请把式摞的麦秸垛选择的地势好,摞出来的麦秸垛经年累月风水雨淋屹然不倒。每当此工程竣工,主家肯定要好吃好喝招待摞地把式和帮忙的邻居,同时也是庆祝今年夏忙的胜利结束。一般都在夜里炸油饼,烧西红柿鸡蛋汤,男女老少,有一个算一个,就在麦秸垛旁的空场上围摊聚餐,劳作之后的美餐,细品那滋那味,任你是神仙也止不住馋涎!
比较难熬的是后半夜。兴奋过后的小伙伴纷纷钻进自己的窝棚。只有看过麦场的人才知道,即使在夏季的夜里也有渗凉的寒气浸入肌骨,这寒气使人本能地捂紧被褥,和衣而卧。朦胧中隐隐传来脱粒机的轰鸣声,一阵一阵的。这噪音扰得人似睡非睡,难以入梦。我家麦场的旁边有一道坡坎,坡上是一片乱葬坟堆,那几年村民随意挖壕取土,好些年代久远的老坟墓室被挖得千疮百孔,阵阵夜风袭来,坡上坎下蓑草萧萧,蟋蟀声声,磷火闪闪,蓝光粼粼,我们叫做鬼打灯。其实这世上到底有没有鬼?儿时的懵懂令人不安。小时候奶奶经常讲的那些鬼的故事如今会不会重现?纷乱的思绪中,自己渐渐进入了梦乡。“吱——”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声刺耳的声音由强到若,犹如空袭警报划过静谧的夜空,随即传来杂乱的哄笑声。原来是挑灯夜战的那个麦场里脱粒机塞住了,尤其是半夜,极度疲劳的人们听到这一声,犹如的了大赦令一般开心,因为机子这一堵塞,大家又能歇息片刻了。这样的闹剧往复来回不知经过了几次,自己也不知道。恍惚中一梦醒来,天色已经微亮,耳边似乎听到了风声,夹杂着木锨铲麦的“呲……呲……”的声音。揉着朦胧的睡眼,钻出窝棚一看,原来惯于劳作的父亲早早已经来到麦场,正在借风扬麦呢……

岁月荏苒,时光如梭。虽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迁,儿时的记忆在脑海中渐行渐近,那份情愫,那份乐趣,每每念及,恍若又回到那多姿多彩的童年。我常常想,人要是能够永远驻足在那个纯真、激昂、满怀憧憬和希望的律动年华,该有多好呢!

(兴平局供稿 纳服中心编辑)
568_16327794070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