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434
  • Tax100会员 33319
查看: 251|回复: 0

【寻访】重寻红色税收足迹(92)|退休税干王义哲:不能丢的“芝麻”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3099
2021-9-28 05: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扬州税务
标题: 【寻访】重寻红色税收足迹(92)|退休税干王义哲:不能丢的“芝麻”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kxNjA2NA==&mid=2247497054&idx=4&sn=7369de5806838cbd8709b59296846987&chksm=ec1a26d1db6dafc70c8aa7961ca81cea02b078d46c225d4fdddefc72f9cbbf0ddf630ca29ee4#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9-27
二维码: -


故事92——退休税干王义哲:不能丢的“芝麻”
宝应县税务局 袁青、周悦、张梁博
袁青、周悦、张梁博
来到王义哲先生的家中,映入眼帘的是他年轻时的照片,身穿税务制服,英姿飒爽。王先生热情地给我们说起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图:采访王义哲先生
主人公
王义哲,江苏宝应人,宝应县税务局退休干部。1945年12月出生,1963年11月参加工作,在人民公社乡财政所担任会计,后转至县财税局,退休前任宝应县原地税税政科科长。
不能丢的“芝麻”
在那个信息还不太发达的年代,税收工作的开展极其艰辛。当时的交通出行很不方便,坐公交车、坐轮船都是奢侈的事,一个税务所里只有一辆自行车,所以收税大多靠步行。王义哲包里揣着一沓税票、一把算盘、一支笔,靠一双脚走路去收零散税源的税,比如去小酒坊、在路边摆摊给人理发的、做缝补生意的、烧窑的、卖鱼的等等。他的工作往往就是坐在路边的小板凳上,和这些小商小贩、手工艺人聊聊天、拉拉家常、宣传税收政策、收现金、开税票。他形象地将这些小税源称为“芝麻”,他说:“以前大企业少,税源不集中,零散税源多,所以都是‘芝麻’、‘西瓜’两手抓。”为了这些小芝麻,王义哲每天起早贪黑,跟那些纳税“钉子户”们磨破了嘴皮子,一个月下来鞋也磨破了好几双。
“四勤”工作法
在任宝应县原地税税政科科长期间,王义哲把自己的工作方法总结为“四勤”,即“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对待税收政策文件坚持“眼勤”,多看多学,学深学透;对待纳税人坚持“嘴勤”,多宣传多沟通;对待工作坚持“手勤”,眼疾手快,提高工作效率;税款征收做到“腿勤”,坚持不懈上门催缴。
有了“四勤”工作法,王义哲在税务研究领域颇有成就,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并发表在1992年《江苏税务》中的《关于减免税负效应的剖析与对策》一文被评为“八五“期间扬州市税收科研成果二等奖。他本人也被评为江苏省经济法律法规广播教育中心扬州市管理站(首届工商税收法规培训班)优秀辅导员。
寻访人感悟
听着王义哲先生的税务故事,我们仿佛回到过去,和他一起行走在街头巷尾,四处筹集税款。王义哲从未因工作的单一和艰苦而放松自我要求,他所坚持的“四勤”工作法值得我们所有年轻税务干部学习。如今,一沓税票、一把算盘、一支笔、一双脚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身着相同税务制服的我们,要珍惜老一辈税务人打下的江山,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强化少跑“马路”、多跑“网路”的纳税服务理念,用现代化科技和真心诚意换来纳税人和缴费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扬州市税务局办公室
记录与整理:张晓军 蒋维婧 周媛




扫码关注我们
扬州税务
微信号 | Yangzhou_Tax_Service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668_163277914569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