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212
  • Tax100会员 33454
查看: 460|回复: 0

成渝中线高铁启动建设 成渝两地未来将实现高铁50分钟通达

5124

主题

5154

帖子

5206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06
2021-9-26 17: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重庆税务
标题: 成渝中线高铁启动建设 成渝两地未来将实现高铁50分钟通达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k4MzM0MA==&mid=2684218070&idx=1&sn=ed836b29d775a789d129e7cd20a2efee&chksm=85e76455b290ed43ed3f159f3cd7b101387c1c4e537067c061ac526bc6468ba157b55fb4e206#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9-26
二维码: -




9月26日,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启动活动以视频连线方式,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举行。这标志着成渝间最顺直、最高效的客运直连通道——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成渝中线高铁取得重大进展,成渝两地未来将实现高铁50分钟通达。这也是成渝间直接连接的第四条铁路大通道。

成渝中线高铁,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战略性、引领性、标志性重大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其中,特别提出加快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加快铁路运输干线网络建设,形成多向出渝、出川大通道。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长约292公里,重庆境内约102公里,四川省境内约190公里。线路自重庆北站向西引出,穿越中梁山后经科学城、铜梁、大足石刻进入四川省境内,经安岳、乐至、简州新城引入成都站。全线共设8个车站,川渝两地各设4个。其中重庆市境内新建车站3个,分别为重庆科学城站、铜梁站、大足石刻站。
它将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成渝发展主轴最顺直的铁路,直接连通双城经济圈重庆、成都两个极核,促进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可以实现成渝1小时内通达。

同时成渝中线高铁将与规划的渝宜高铁连通,是沿江高铁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形成长江经济带方向350公里/小时以上的高铁通道,可实现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城市群高铁直达,实现双城经济圈4小时内至武汉,7小时内至上海。届时,它将串联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北接渝万、郑万高铁串联成渝双城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加快西部地区南北向贯通进程。

目前,坐高铁,从重庆到上海10小时23分钟。之前更有网友推算,届时,重庆到上海时间将缩短到6小时内,这也意味着坐高铁,重庆到上海的车程将缩短4个多小时。

对成渝间乘客来说, 还有更多期待。成渝中线高铁还拉近了沿线北上的时空距离。成渝中线高铁北接渝万、郑万高铁,串联起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将加快西部地区南北向贯通进程。

市交通局表示,成渝中线高铁对构筑成渝核心主轴,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构建顺直沿江高速客运通道,完善西部地区路网布局,保障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闻链接》》

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最长隧道
长达七公里多

9月26日,来自重庆市交通局消息称,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最长隧道为人和隧道,全长约7138米。

人和隧道为重庆段最长隧道,位于重庆北站出站端,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项目下穿城市主要建成区,临近既有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等多种重大基础工程,设计、施工难度极大。

“为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成渝中线铁路引入重庆北站,但人和隧道线路选型条件十分苛刻。”在勘测阶段,勘查人员深入研究多个难点工程,克服种种困难才确定隧道将既有渝怀一线单线隧道扩挖为双线隧道。

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第二长隧道为缙云山隧道,位于璧山、沙坪坝区,全长约5700米,主要特点为穿越岩溶中等-强烈发育地段、低瓦斯,施工难度大。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重庆税务
434_16326477493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