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853
  • Tax100会员 33823
查看: 208|回复: 0

泾渭税苑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450
2021-9-22 16: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咸阳税务
标题: 泾渭税苑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4Mjg1Mzc4OQ==&mid=2247493927&idx=8&sn=affa88171d4b4c4bfa8153aa76ec8395&chksm=fdb35cd5cac4d5c3af88ee57e7a87d669721f9b2ec106fcb84cc50be150bc90fb76e904eb7ff#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9-21
二维码: -
神农溪之韵
  
作者: 墨瀚
  
位于长江以北、楚蜀交界处的神农溪发源于鄂西北的神农架主峰脚下,是长江上一条绵延五十多公里的小溪流。较之大宁河小三峡稍有逊色,但对于自己而言却是整个三峡游程中最令人难以忘却的。
船到神农溪所在的巴东县的时间大约是早上九点多。换乘小游艇之后,我们每人手里拿到了一张景区门票,使我为之一震的是:票面上赫然印着神农溪船夫裸体拉纤的彩图。在赭黄的基色映衬下,头扎包巾、浑身赤裸的纤夫肩背纤索匍匐于江岸边的嶙嶙巨石间,黝红的肌肤渗出豌豆般大小的汗珠……一种阳刚,一种坚韧,一种为生存而搏的勇气不由令人悯之,叹之,更为这里凭添了幽古、神秘的气息。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的莽莽青山之中,溪水清冽明净,两岸山峰奇峻。自溪口上溯20km依次有龙昌洞峡、鹦鹉峡、锦竹峡,又称“神农三峡”。载客二百多人的小游艇在大家兴奋的喧闹声中徐徐下穿凌空飞架的巴东长江大桥,转眼间驶入了山清水碧的神农溪下游河段。刚才还略显浑黄的江水变得碧绿起来,两岸雄伟的山峦叠翠如画。南方的空气湿润中带了一丁点儿的腥涩,游艇上的地陪导游不很地道的普通话中也带有一点南方的甜涩,他(她)们各自绘声绘色地向大家介绍景点的特点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两湖一带是土家族的聚居地,是著名的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古代著名的屈子行吟、昭君出塞都是当地引以为自豪的宝贵文化资源;土家族的独特民风是以旧宅中的吊脚楼和妇女身后的小背篓为标志的,吊脚楼适宜于临水修建的住所保持其稳定和坚固;瘦小的土家人生活在大山深处,从小就善于爬山,背篓是其盛装随身物品的便捷器具,里面往往装有包括土家独特风味的腊肉或熏鱼等,这里独有的地域风情几乎是每一个有机会到此的外地人所欣赏和向往的。
游艇在峡谷中的水面上缓缓航行,两岸耸立着隙壑纵横的巨大岩壁,茂密的植被覆盖了山体上所有不易滑落水土的斜坡及至山颠,形成了一道道形姿各异的绿色屏障,其间星星点点裸露出淡灰的岩壁,位于峭壁高处的洞壑中不时隐隐现出神秘的悬棺残骸,令人称奇不已。溪上空气异常清新,峡间格外幽静,只是偶尔有几声鸟鸣,更使人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这在神农溪以外是绝对找不到的。锦竹峡两岸的山间,多为锦竹覆盖,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水面倒映着青峰竹影,使溪水更添碧绿,人与舟漂行其中,被翠色重重包围,不由心净如洗。过锦竹峡后,就漂进了鹦鹉峡。此峡内多奇峰异景,有的山峰如狂啸之虎,有的如嬉戏之猴。峡内有神农溪最大的溶洞“燕子阡”,以及古栈道等景点。不知不觉进入第三个峡———龙昌峡。此峡多为绝壁,奇岩怪石亦有不少。比较著名的景点有“仙客送翁”、“鳄鱼出洞”、天然泳场”、“熊猫石”等。游艇到了一个叫罗坪的岔口便豁然开阔了。据当地人介绍,这里原来也是一片较为平坦的山间盆地,因三峡工程蓄水的原因所以成了今天的平湖碧波,为了发展旅游业,还修建了形如土家吊脚楼风格的游客中心,为大家提供餐饮和民族舞蹈表演。这里也是由下游峡段进入上游峡段的分界点,游客到此要换乘一种当地称作“豌豆角”的扁舟方可继续前行。跨上这种古味加土味的小船,在碧水清波上悠然漂流,会使你感到一种原始的野趣。如欧阳修的一首词所描绘的;“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趣沙禽掠岸飞”。

每船载有十八人的“豌豆角”溯流而上直入峡谷深处,溪水愈加清澈了,起先平缓的水流也在变的陡峭的河道间疾弛起来。奔涌而下的激流击撞在河道间突兀耸峙的乱石,溅起一片晶莹的露珠,瞬间升华成乳白的水雾弥漫在山涧。一路谈笑的船老大、船老二和船老幺们现在也凝重起来,开始倾心关注于樯橹间的运筹了。到了一处险滩,船老幺们开始下船拉纤,高亢、嘹亮的号子声响彻溪涧,声震山谷。在船工们娴熟的操作下,豌豆角在人们的惊呼中轻巧地绕过一堆堆迎面扑来的巨石,始终飘驰在奔涌咆哮的浪尖,尔后船老大手中丈余长的舵杆极精湛地反向运力,瞬间便调转了船头,开始了轻松的顺流返程。自此,船工们大功告成,懒散地坐在船头闲聊起来,后边掌舵的船老大也一改拉纤时严厉的喝斥,显得轻松多了。我们的地陪导游是一位青春靓丽的湖北妹子,为使大家深切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她在返程途中给大家唱起了土家族有名的《凤凰歌》山歌小调:
“一呀么一只凤凰一呀么一点头,
两呀么两只眼睛黑不溜子秋。
我拉住姐的手啊,姐往哪里走?
姐要到那娘家去走一走。
……
浓郁的乡音土韵伴着哗哗的桨板划水声回荡在山间的峡谷。大家出奇地安静,没有说话,没有人乱动,都仿佛被这天然的韵律所震慑,一曲终了一阵静谧,而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平时金口不开的船老大也被感染,慨然吟唱了一首忧伤的小调,浓重的湖北口音使谁也听不懂词,但其大意仍不脱人类永恒的主题,无非就是山民的儿女情思、情事。处身于此山、此水、此吟、此韵的熏沐,自己已然宠辱皆忘,恍若无我!
古云:游历能悦目、博闻、涤心、宁神。经此一游,余愈信之。
458_163229820619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