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346
  • Tax100会员 32658
查看: 478|回复: 0

沿着“国之大道”219,走进边境田园玉麦乡!

6145

主题

6146

帖子

6164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64
2021-8-28 07: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西藏税务
标题: 沿着“国之大道”219,走进边境田园玉麦乡!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Y2NjczMQ==&mid=2653177333&idx=6&sn=3b9db3c4c871e855959e1af39e83cab0&chksm=bd54a4718a232d676bdeb8049970a0b054d18a350b6317d006ba401c0dd8d5019fd3791016b2#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8-26
二维码: -



图源/西藏山南旅游
这里是最有诗意的边境之乡,也是最美的中国田园。玉麦乡,曾是西藏最难抵达的乡之一,一度只有卓嘎、央宗姐妹和父亲一家三口。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两姐妹的回信,让玉麦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在西藏自治区长达4000余公里的边境线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及卓嘎、央宗姐妹的守边故事,也一直鼓舞着边境群众要代代接力,守护祖国疆土。

如今,在玉麦,户户高挂五星红旗,人人都是国家的坐标。从1户3人到现在的67户234人,2020年,玉麦乡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012元,边境小康村的建设让乡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不妨沿着“国之大道”G219,走进这个充满边境传奇色彩的玉麦乡,感受中国力量。

梦幻的森林

图源/西藏山南旅游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著名诗人海子这句经典的诗句描述出无数文艺青年内心的向往,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有这样一幢房子,面朝雪山,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西藏隆子县玉麦乡政府所在地的西边,有一座云雾缭绕、被积雪覆盖的山峰。它和周边其他高耸的山峰一起合围着山脚下的玉麦河谷,河谷里散落着一些民居,那就是玉麦。


图源/西藏山南旅游

玉麦不是生长像玉一样的麦子,它是一个行政乡。在中国4.4万多个乡镇中,玉麦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曾经,玉麦全乡只有3人,父亲桑杰曲巴是乡长,两个女儿是乡民,玉麦乡很大,全乡境域面积3644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面积1987平方公里,是隆子县境域面积最大的乡。


普布扎西摄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印边境地区在玉麦乡海拔3560米,比起拉萨也低不了多少。可与西藏大部分地区的干燥和缺氧环境相比,玉麦可以称得上是世外桃源:印度洋暖流为玉麦沟带来了充沛的雨水,这里草木茂盛,空气清新,形成了一片原始森林区。


图源/西藏山南旅游

玉麦沟全长14公里,一直通往藏南地区,欢快的溪水缓缓地顺沟而下。乡政府在峡谷北部,玉麦沟全是原始森林,有几人才能围抱的参天大树。玉麦气候湿润,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植物繁盛,风景如画。


普布扎西摄

河谷两岸,山体植被逐渐丰厚,由高山草甸过渡到灌丛、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森林面积约144平方公顷,主要树种有乔松、高山松、喜马拉雅杉、云杉、青冈树等。

被群山环绕的玉麦,整体上地势东高西低,乡内有玉麦河穿流而过,水质清澈。此地亦有“草有党参,水有圣水”之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氧吧。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图源/西藏日报

玉麦,从来不缺美景,也从来不缺感动和深情。

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其中西藏的卓嘎在列,她秉承“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坚定信念,数十年如一日践行着“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的承诺。


图源/西藏日报

卓嘎记得,父亲带着她和妹妹,就他们一家三口,一直驻守在边境之地玉麦,他们一家坚持升国旗的故事传遍了海内外,一时间成为佳话。

历史上的玉麦,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一直是苦寒之地。很多人不堪忍受玉麦的闭塞和生活的艰苦,陆续迁出,第一任乡长桑杰曲巴一家却一直坚守在这里。后来,桑杰曲巴的妻子病故于外出寻医的马背上,小女儿也在暴风雪中夭折,全乡只剩下桑杰曲巴和卓嘎、央宗父女3人。生活艰苦,守家不易,桑杰曲巴却从未动过“向后转”的念头。

图源/西藏日报

“只有人在,家才能看得好,土地才能守得住。”桑杰曲巴常常面对雪山喃喃自语,姐妹俩耳濡目染,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间。
“我们3人一起升起了玉麦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如今已到花甲之年的卓嘎清晰记得,那天,阿爸桑杰曲巴从山外带回红黄两种颜色的布料。姐妹俩以为阿爸要缝新衣裳,兴奋不已,天黑了也不肯上床睡觉,围聚在阿爸身边。
伴着忽明忽暗的油灯,桑杰曲巴把红布裁得方方正正,又从黄布上剪出五角星,一针一线缝在红布上。桑杰曲巴告诉卓嘎、央宗姐妹俩:“这是中国最宝贵的东西,是我们的国旗!”

图源/西藏日报

像这样的国旗,桑杰曲巴一共缝制了4面。在此后的放牧戍边岁月里,一家三口走到哪里,就把国旗带到哪里。
桑杰曲巴一家的坚守,换来了玉麦的“蝶变”。1999年,玉麦人口突破20人,2009年突破30人,到如今突破200人......进入新时代,玉麦乡接入国家电网,告别缺电历史;道路变得更宽了;无线网络覆盖全乡;在卓嘎、央宗姐妹爱国守边事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群众搬进了玉麦。



边境新村旅游新风貌



图源/西藏日报
夏天的玉麦,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海拔5000多米的日拉山冰雪消融,通往玉麦的公路犹如一条丝带,盘旋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满载观光者的旅游大巴络绎不绝。
盘山路不知拐了几道弯后,世外桃源般的边境之乡跳入眼帘。“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八个大字,诠释了我国西南边陲这一新兴旅游胜地的红色魅力。
近年来,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特别是玉麦边境小康村的建设和油路的通车,让玉麦成为无数游客心目中的旅游圣地。

图源/西藏日报

如今,在政府的引导帮助下,玉麦群众家家都办起了家庭旅馆,吃上了“香甜的旅游饭”,走上了“宽敞的致富路”。据悉,2020年玉麦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3万元。
进入夏季,卓嘎大部分时间还是赶着牦牛放牧巡边;假期时段,有不少外地游客来玉麦,她还要做好玉麦发展历史的宣讲。

图源/西藏山南旅游

当下,这个边境小镇处处焕发着生机:民宿和饭店里游客进进出出;校园里传出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乡史馆、游客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乡政府前的小广场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在这短短的几年里,玉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坚信,玉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来源:中国西藏旅游
编发:西藏自治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
898_163010744116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