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576
  • Tax100会员 33628
查看: 518|回复: 0

“红帆驿站”税务青年讲党史|第14集:《闪闪的红星》中的“带盐人”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9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999
2021-7-19 17: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北京开发区税务
标题: “红帆驿站”税务青年讲党史|第14集:《闪闪的红星》中的“带盐人”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E2MjY4NA==&mid=2652046326&idx=2&sn=6955ecad8e72d24e523d4d56b5004bee&chksm=844fd9e5b33850f388a7272df7dc129d7d4bf1102b131a162d7884dcbb0fa2f4fabf7194cd7b#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7-16
二维码: -


来源:北京开发区税务


第14集:《闪闪的红星》中的“带盐人”
本集主讲人:第一税务所 姜寿智


也许大家都看过《闪闪的红星》,但大家是否知道《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将棉衣浸泡在盐水中,巧妙躲过“靖卫团”的搜查的故事情节并非虚构,而是有着现实原型和时代背景。
在烽火硝烟的年代,缺医少药,盐水成为红军伤病员清洗伤口的消毒液,弥足珍贵。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了将红军困死在山上,敌人在各个要道拦路设卡,企图阻断井冈山与外界的物资交换,尤其是食盐和药品。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写道:“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军民日常生活的艰苦“有时真是到了极度”。
为了解决红军缺乏食盐的问题,当地群众千方百计把食盐送上山去——把盐藏在竹筒内、篮子底下、双层水桶底内等,但常被识破,敌人越查越严,不少群众为红军秘密“带盐”而惨遭杀害。
当时担任井冈山茅坪乡妇女委员会委员的聂槐妆想到一个给红军送盐的好办法:把盐化成盐水,然后把一件吸水性非常好的新棉夹衣放进盐水中,待衣服充分湿透后再把它烘干,聂槐妆穿着晾干后的夹衣,罩上一件新外套,挎着一个装有山货的竹篮上山了,俨然一副出门走亲戚的农村妇女打扮,这样通过了检查,成功把盐送到红军手中。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将棉衣浸泡在盐水中,巧妙躲过“靖卫团”的搜查。这一情节正是从聂槐妆事迹中取材创作。
但一个月内聂槐妆因多次上山引起了敌人的怀疑,敌人对她严刑拷打,逼问红军藏身处,她却毫不动摇,守口如瓶,最后被敌人枪杀,牺牲时年仅21岁。
像聂槐妆这样的“带盐”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有很多,他们身体力行,陪伴和帮助我们党走过一段又一段艰辛的革命岁月。也正是这些“带盐”人,为真理“代言”,为人民幸福生活“代言”,如春草不屈一般铺下通向新中国的块块基石。



“红帆驿站”税务青年讲党史往期回顾
·“红帆驿站”带您重温百年党史
·第1集:红船精神
·第2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第一个在中国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陈望道
·第3集:红色遗书—江姐
·第4集:毛泽东诗词
·第5集:传承五四精神 争做有为青年
·第6集:致敬缅怀革命先驱-李大钊
·第7集:党的生日为何是7月1日?
·第8集: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第9集:马克思主义启蒙者-李汉俊
·第10集:焦裕禄精神
·第11集:追忆民族英雄-吉鸿昌
·第12集:八七会议
·第13集:毛泽东与三口红井的故事
695_16266879223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