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001
  • Tax100会员 33775
查看: 341|回复: 0

“峥嵘税月 薪火相传”主题采访(五)|李成光: 成为那道闪亮的光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4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409
2021-7-14 07: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云浮税务
标题: “峥嵘税月 薪火相传”主题采访(五)|李成光: 成为那道闪亮的光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MTAzMTg3OA==&mid=2247495979&idx=1&sn=8b4654e87fc55f2679694db94a7b6fe4&chksm=ce1fed82f968649461083750b4fc632182100f84d26dbc7dc5ed020a0fb02123581dc6383ec3#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7-13
二维码: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税,云浮税务开展“峥嵘税月 薪火相传”主题采访活动,组织青年干部走访身边的税务老党员,从税务视角记录建党以来各个阶段的奋斗征程。那些曾经真真切切发生在税务人身上的事情,就像一本发黄的老日历,被我们收藏着,它自带阅历、精彩和荣光,更带着很多生动的故事,在光阴里娓娓道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老税务”李成光的红色记忆——成为那道闪亮的光。

李成光: 成为那道闪亮的光
(李成光口述 罗增娇整理)


人物介绍

一滴水,流入了大海,就能涌起前行的巨浪;一棵树,朝向了太阳,就能长成参天的栋梁;一颗星,拥抱了天空,就能散发耀眼的光芒。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干部,他像是一滴水、一棵树、一颗星,如他的名字一样,成为照耀郁南税收事业不断向前的一道闪亮的光。他就是郁南县税务局的退休干部李成光同志。



17岁加入
中国共产党



李成光,1940年出生,7岁时失去了父亲,与母亲还有6个兄弟姐妹相依为命,自小尝遍人间疾苦。解放后,他才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对比以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他心怀感恩、倍加珍惜。由于他学习刻苦,勤恳踏实,很快就被选入了高级农业社工作,在农业社工作期间,为了农业社的增产增效,他带头发展生产,不但解决了社员们的温饱,还将多出的粮食上交国家。年轻有为的他光荣地出席了罗南农业群英大会并作了发言,还获得了一张奖状、一支金笔的奖励。正是这段工作经历,使他接受了党的教育,了解了党的原则、党的路线、党的宗旨,联系到自身的成长经历,他深刻认识到是党让他翻身解放,也是党让他更有价值和尊严。从那时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便成为了他的理想信念和人生坐标。17岁那年,他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旗面前,他庄严宣誓:“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从此,听党话、跟党走成了他一生不懈的追求和信仰,而他也用一辈子的行动践行了他对党的庄严承诺。



手捧“金鸡”的
税务所长



1961年,李成光成为一名税务干部。当时他所在的大全税务所,办公设备只有一张桌子、三把凳子,没有电话、也没有交通工具,出门收税就靠赤脚走路。每到征期,他就主动上门一家一户的去收税款,一天下来要走几十公里路,中午饿了就吃点干粮、渴了就喝点山泉水。大全地处山区,税源分散,有时为了收到那一毛几分的税款,要从早到晚地翻山越岭,双脚磨破也是常有的事,可条件的艰苦、物资的匮乏并没有使他退缩,反而让他更加专注、纯粹和勇敢。

那时的人们不理解税收工作,纳税意识不高,以致收税的时候处处碰壁。但李成光不畏难,挨家挨户地上门走访,就连去大队开会时也不忘宣传税收,他总是以国家将收税的钱用来修公路、建学校、设医院等事例,生动地向群众说明“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道理。随着日积月累的宣传,群众慢慢地从不理解到理解、到支持、到主动纳税,税收收入也实现了逐年增长。

  小河有水大河满。作为税务所所长的李成光深深知道这一点,千方百计促产培财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务。当时的大全,松脂资源丰富,他带领税务所的干部们与生产队队长们一起上山,清点松树,摸清可勾香资源。面对各个大队可支配劳动力和松香资源不匹配的情况,他积极与大队协商,对资源和劳动力进行统筹调剂,实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他还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奖罚制度,对超产的香农给予奖励,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松脂产量大大增加,从过去年产20多万斤一跃达到150多万斤,实现了农户收入与国家税收双提高双增收。

靠山吃山广开源。除了松香,桂油也是大全重要的财税来源,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大全的桂油产量并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四处打听走访,并亲自前往广西取经,终于找出水质才是问题所在。他苦思冥想,想到了“引水之法”。引水之后,桂油每期产量从原来的7斤提高到13斤,将近翻了一番,他的做法也被全面推广。生产队一穷二白的面貌因他而改变,他也因此被群众称为“手捧金鸡”的人。

  从1961年到1989年,李成光一直扎根基层税务,很多当时很吃香的单位向他递出了“橄榄枝”, 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税务干部收好税,颗粒归仓、百川入海,才能搞好建设,才能国富民强,不管多大困难,不管多大诱惑,我都要坚守岗位、初心不改。”他把最好的青春、最美的年华献给了基层税收事业。



群众致富的
“带头人”



在大全税务所任所长期间,他每月的工资只有29元,妻子当时没有参加工作,家里还有五个孩子嗷嗷待哺。即使在这样的境遇下,他仍把仅有的一个增资名额让给了另一名干部。对此,不仅妻子颇有怨言,也有其他人说李所长傻,放着每月工资增加6元的好事都不要。而他却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应该先人后己。

对身边同事,他总是格外照顾。对群众,他亦是满怀真情。大全产业单一,经济发展薄弱,群众日子非常清苦。要增加群众收入,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发展产业才是关键。考虑到大全山多木材资源丰富这一优势,他提出建设木材加工厂的思路,群众都非常赞同。为了解决建厂资金问题,他多次奔走财政局争取拨款,还向县局申请资金,并且自掏腰包购买了设备。他还与群众一起平整土地、建设厂房,终于木材加工厂顺利建成并投产。看着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除了是群众的致富带头人,他还是群众的贴心人。在大全流传着一句话,“有困难,找李成光”。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李成光,像和煦春风,携阵阵暖意驱散寒冬的阴霾;像汨汨溪流,用丝丝甘甜滋润着干涸的荒原。是他,在群众从屋顶不慎坠落,不省人事、性命堪忧之际,挺身而出,用货车拉着送往医院救治,挽回了群众性命;是他,在群众病重无钱医治、一筹莫展时,主动问候并送上医药费;是他,为了让群众不用来回跑几十公里山路去碾米,毫不犹豫拿出自己的积蓄兴建碾米厂;是他,顾不上自己家五个孩子的温饱,热心资助村里的两名大学生读大学,真情付出、点滴变化,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把李成光当成了最亲的人,也总想着把最好的回馈给他。当他们有的抓着鸡,有的拎着油,往李成光家里送时,却被李成光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说:“群众有困难,不光是我,换作任何一个共产党员,都不会坐视不理,所以不用感谢我,我们共产党员,最大的心愿就是你们能过上好日子,最大的幸福就是你们过得幸福。”

  从税39年,李成光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还教育他的子女们要一心为公,他说有一颗公心自然就会有一颗廉洁心。如今,他的三个子女也都谨记着父亲的教诲,一心为公,干净做人。

李成光的从税生涯, 如一束星光,照亮了我们新一代税务人的心灵;如一把火炬,指引着我们去走更远的路、去攀登更高的峰,去争创新征程的税务荣光。



采访手记

采访者:罗增娇

从耄耋老人李成光口中那一段段平凡而又不平庸的税月往事里,我更真切地读懂了他,也让我更加笃定前行。

做追梦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巍巍大山孕育了李成光的税梦,翻山越岭、赤脚收税从不言苦,从未言弃。因为信仰,梦想始终清晰;因为信仰,艰苦不值一提。我要像李成光那样做一名追梦人,永葆忠诚、努力奔跑、奋斗不息。

做暖心人。念兹在兹,枝叶关情。“有困难,找李成光”,李成光用他的实际行动不仅让这句话响彻大全,更让他深深扎根在群众心里。我要像李成光那样做一名暖心人,心中装着人民、脚下沾满泥土,在奉献中书写无悔于青春、无悔于时代的篇章。

做引路人。薪火不息,代代相传。李成光用实际行动走在前、作表率,他的精神感动着我们,指引着我们。我要像李成光那样做一名引路人,传承税务精神,讲好税收故事,引领后辈们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云浮市税务局



621_162621901013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