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吉安市税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坚持经常,吉安市税务局近日启动“每人一课讲党史 每天一刻学党史”(简称“双一讲学”)主题活动。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五十一课,由吉安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一级行政执法员廖扬瑞讲述《“两弹元勋”邓稼先》,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回顾这位科学巨匠隐姓埋名28载,将一生奉献给祖国核武器研制事业的故事。
【国士无双真英才,重洋驱驰报国恩】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的原子弹,让世界深刻认识到核武器的厉害,同时也让国家领导人意识到,拥有原子弹是对国家安全最好的保障。1950年11月30日,正值朝鲜战争时期,杜鲁门在记者会上,当着全世界的面威胁中国:“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来应对军事形势,使用原子弹一直在积极考虑。”美国屡次三番的核讹诈,更加坚定了中国发展核武的决心。
1948年,邓稼先考入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读博士,学习研制核武器必不可少的量子力学。由于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修满学分。1950年8月20日,26岁的邓稼先博士毕业,8月29日,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后,邓稼先谢绝了恩师伸出的橄榄枝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选择归国。
邓稼先博士毕业照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1958年秋,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那是邓稼先期盼已久的心梦,他同意了,果断而坚定。他知道,从此之后,自己将从家庭中消失,何时能归,不可得知;去往何处,不能相告,这一去就是28个年头。
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撕毁条约,拒绝原子弹和导弹援助。苏联专家撤走时对邓稼先说,没有我们,你们花20年也研究不出原子弹。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广大科研工作者顶住压力,憋足了一股劲,独立自主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挺直了中国人的腰杆子。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
邓稼先(左)在新疆核试验基地
【赤子情怀终不悔,丰碑矗立魂归处】1979年,在一次航投试验中,本该出现的蘑菇云迟迟没有升起,心急如焚的邓稼先决定自己去找,他对同事说:你们别去,我去,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返程的车上,他曾自言自语说:你知道放射性钚进入人体之后最容易被什么吸收吗?然后自己回答:骨髓!不是不懂,不是不怕,不是不痛。只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关键时刻,他再次选择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平安让给他人,把苦难留给自己,把幸福留给国家。那次事故后邓稼先体内查出放射性物质,肝脏严重破损,是他后来罹患直肠癌的病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直肠癌晚期,不幸离开人世。即使在病床上,他仍然坚持工作。临终前他对妻子许鹿希说:“如果有来世,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核武器事业,选择你。”
核武器试验现场指挥部
通过学习今天的“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五十一课,我们感受到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时刻以民族利益为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事业融为一体的无疆大爱;丝毫不计较荣辱得失,长年累月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的赤子情怀;以及坚守岗位、鞠躬尽瘁,工作至最后一刻的忘我境界,令人感叹、令人动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作为新时代税务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履行好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历史使命,为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吉安税收现代化贡献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