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吉安市税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坚持经常,吉安市税务局近日启动“每人一课讲党史 每天一刻学党史”(简称“双一讲学”)主题活动。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五十课,由吉安市税务局法制科一级行政执法员张小文分享《共产党宣言》,围绕《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结构及时代价值,感悟《共产党宣言》承载的真理力量。
【内容简介】《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它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卡尔·马克思
1847 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马克思、恩格斯取得一致认识,并研究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19世纪中叶,基于资本扩张的逻辑,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做出这样的判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为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构成核心的基本原理: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集中阐述他们的观点:“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且,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把家庭关系置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加以考察,指出资本主义把家庭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妇女处于单纯生产工具的地位。因此,妇女解放,即妇女自身的解放而言,是使妇女不再处于单纯生产工具的地位,与男人享受平等的社会权利,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消灭私有制。
《共产党宣言》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共产党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目标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标之间的联系。
《共产党宣言》最后庄严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封面
【宣言结构】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1872年—189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七篇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
《宣言》引言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
《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
《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分为1、反动的社会主义。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共产党宣言》手稿
【时代价值】《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1848年2月以德文在伦敦发表,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行动指南。《宣言》不仅对西欧而且对世界,不仅对发表的那个时代而且对当今时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宣言》科学解答那个时代的基本问题。资本主义在西欧萌芽之后,经历长时间的发展;18世纪下半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资本主义进入狂飙突进阶段;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基本实现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型。在生产方式上,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农业,工业社会真正来临。在社会结构上,与传统生产方式相联系的阶级和阶层日益没落,与机器大工业相联系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主要阶级。
通过学习今天的“双一讲学”党史学习教育第五十课,回首《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173年,人类社会见证了种种思潮的激荡,经历了无尽的风云变幻,但始终不变的是人民对和平幸福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百年来,《共产党宣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前仆后继、不懈奋斗,推动了普通民众的觉醒。我们要心有所信,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