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585
  • Tax100会员 33465
查看: 350|回复: 0

【寻访】重寻红色税收足迹(52)|退休税干张启和:征税路上的“泥腿子”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3099
2021-7-3 04: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扬州税务
标题: 【寻访】重寻红色税收足迹(52)|退休税干张启和:征税路上的“泥腿子”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kxNjA2NA==&mid=2247494905&idx=4&sn=59b71dcf3e6e52a993bd384435f4888c&chksm=ec1a3f76db6db66048c62ddbe49b1ca74adfe4562bdcf352610e30e920b517d85375432b19da#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7-02
二维码: -


故事52——退休税干张启和:征税路上的“泥腿子”
高邮市税务局 陆玉瑶、茆心玥
陆玉瑶、茆心玥
初见张启和老先生,他笑容满面,给人一种亲切感。泡上一壶热茶,张老先生开始向我们讲述他的税务故事。

图:采访张启和先生
主人公
张启和,1941年9月17日出生,江苏泰县(今江苏泰州市)人,1959年参加工作,1964年部队退伍后进入税务系统。
征税路上的“泥腿子”
1964年,张启和从部队退伍,在省财校经过短暂的培训后,被分配到送桥税务所。当时农村里除了劳务税,其余的都叫工商税。张启和印象最深的是屠宰税,不管大小重量,同一标准,杀猪4块8毛6一头,羊3毛钱一只。征收这些税,都需要深入基层,往村子里跑。那时的交通很不便利,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是从送桥公路到邗江的唯一交通工具,途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扛着自行车走,张启和于是成了“泥腿子”干部。在那个年代,纳税的几乎都是个体工商户,纳税意识较为薄弱,为了不交税经常和张启和发生推搡,甚至还撕坏过他的衣服。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张启和经常在外面跑,依靠宰猪商户之间相互争抢业务来寻找税源。年关时就去供销社查账,工资一个月超过53块就得交税。张启和就是这样靠着一双脚和一辆自行车,奔走在送桥的乡间小路,出色地完成了每年的税收任务。
合理规划工作
当时条件艰苦,生产力不足,张启和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要蹲点驻扎生产队,做一些义务劳动。但这丝毫没有降低他的工作效率,每年的9、10月份他就几乎完成了全年的税收任务,从来没有辜负过组织对他的信任。他说,“工作要做到前面,做事情得按计划来,任务得跟着时间走。”临近退休的那几年,张启和调动去了龙虬税务所,条件也改善了,就骑摩托车上下班,每天几十公里,风雨无阻,直到光荣退休。退休后他常与老同事交流。每每听到税务部门喜人的成绩,他也心潮澎湃,他说:“时代在进步,税收工作也在进步,从全靠腿跑、上门收税,到现在能运用互联网技术,相信未来的税收服务将会更加完善和人性化。”
寻访人感悟
从张启和先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税务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税收事业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时光荏苒,匆匆税月在历史洪流的冲刷下历久弥新。尽管我们已不用像张先生一样,靠着双腿四处奔走、找寻税源,但他那俯下身子、迈开步子、走村串户听民意、深入群众解民忧的“泥腿子”精神应当为我们所承继。我们青年想要成长为参天大树,就要到基层去“蹲苗”,到群众中去“接地气”,争当“泥腿子”式干部,吸收来自基层与群众中智慧的养分。
来源:扬州市税务局办公室
记录与整理:张晓军 蒋维婧 周媛




扫码关注我们
扬州税务
微信号 | Yangzhou_Tax_Service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865_162525781752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