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754
  • Tax100会员 33582
查看: 430|回复: 0

西藏墨脱最后的猎人:20年间从原始狩猎“快进”到现代农村生活

6145

主题

6146

帖子

6164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64
2021-6-16 00: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西藏税务
标题: 西藏墨脱最后的猎人:20年间从原始狩猎“快进”到现代农村生活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Y2NjczMQ==&mid=2653169959&idx=4&sn=eb2425feb18894e8fe160ae57f8809b9&chksm=bd54c8a38a2341b5a8586c32cb1e9de77b8f794c06b58965064ceee31860f80fceeac3963957#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6-15
二维码: -

  48岁的扎西是西藏林芝墨脱县珞巴族人。大概在2006年的秋天,利用设置好的陷阱,他在自家农田猎杀了一头中等体型、前来偷玉米的黑熊,这成为他的最后一次打猎。此后,放下弓箭、收起捕猎机关,扎西转型成为农民。

图为5月17日,扎西在自办的猎人博物馆内。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墨脱的藏语意为“莲花秘境”,地处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2013年之前,因不通公路被称为“高原孤岛”。
扎西生活的达木珞巴民族乡达木村位于群山的一块台地上,周边的原始森林和野芭蕉郁郁葱葱,在村里能听到布谷鸟的鸣叫。达木村通往外界的公路修筑在陡峭的山腰上,看上去惊险万分。
“我小时候常跟着父亲去林子里打猎,除了要使用弓箭和火药枪外,还要学会各种锁套、机关等等。”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扎西说,墨脱的森林里面什么都有,鹿、野猪、羚牛、黑熊、麝、野牛……小时候家里虽穷,但因当地物产丰富,不至于挨饿。“我记得那时一周一般打猎两次。”扎西说,打猎有一定的风险,当地猎人多是结伴出行;他是结婚后到27岁时,才独立打猎。
扎西算得上西藏最后的职业猎人。据墨脱县林业和草原局介绍,墨脱拥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并存的典型立体气候,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图为5月17日,航拍扎西所在的达木珞巴民族乡达木村。(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过去,墨脱县珞巴族、门巴族均有打猎习俗。据扎西回忆,到上世纪90年代,当地动物保护意识日益提升,政府开始收缴打猎的枪械。为了保护当地生态及生物多样性,2010年,墨脱县出台全面禁猎通知,扎西正式告别了猎人身份。
如今,扎西家拥有26亩土地,分别种着玉米、水稻和当地特有的酿酒作物鸡爪谷。2014年以后,在村里的鼓励下,他开始经营农家乐、餐馆和商店。在扎西的商店里,张贴着电子支付用的二维码。
虽然未曾上学读书,但借着上世纪90年代的扫除文盲运动,扎西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还掌握了藏、汉两种语言,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人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我喜欢汽车,家里现在有一辆皮卡车,我计划这两年再添置一辆SUV。”

画面右侧为商店,中间的建筑是住宿的旅店,左侧为扎西自办的猎人博物馆。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在20年间,扎西的生活和文明水平实现了从少年时的原始狩猎和半耕作生活到如今的现代农村生活的“快进”。

有趣的是,扎西家的商店后面有一栋单独的房子,那是他自办的猎人博物馆。博物馆获得了当地官方的许可,里面收藏着禁猎前当地人猎杀的动物皮毛制品及打猎工具等。
扎西说,现在墨脱人都有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办个人博物馆是想有个留念,也可以向来墨脱观光的游客介绍珞巴族人曾经的原始生活。
来源:中国西藏旅游
编发:西藏自治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
352_162377343376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