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810
  • Tax100会员 32682
查看: 320|回复: 0

故乡的端午节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489
2021-6-14 22: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福建税务
标题: 故乡的端午节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k5OTgyNQ==&mid=2651447626&idx=2&sn=537599ed757c9297fdf984382390e096&chksm=84b43af4b3c3b3e2e2ac6ee9d6b50b899d1ba9a2d818493884e9946065073a5eff6a4abe2929#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6-12
二维码: -

在后海渔村,欣赏一场与世无争的日落


又是一年艾粽香
文丨李峻

本文发表于《莆田作家》,微信号:ptzj2014


△赛龙舟 图丨朱少钦

转眼之间,端午已近。
  在莆田老家,端午算是一年里比较隆重的节日了。家乡人过端午独具特色,从五月初一至初五,共持续5天,且天天都有民俗活动,过节特色属全国独一,民间俗称“五日节”。“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一日,初六嘴觖觖(jué)。”这首故乡童叟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民谣,承载了祖祖辈辈的端午记忆,也是对莆田端午习俗的精确注解。
  按照习俗,端午节首日即五月初一,家乡人要吃米糕过节。米糕是用大米磨成浆,发酵后加糖煮成的甜米糕,品种有“碗糕”(用小碗蒸成型的)、轧米糕(蒸出一块大糕,再用刀“扎成菱形”)等等。
  五月初二这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包粽子、吃粽子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粟米、花生、蜜枣、粽叶、咸草等等。把捆粽子的咸草系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端来洗好的粽叶和馅料,坐在小板凳上就可以开工了。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动作利索干净,上下翻飞间,一片片粽叶就在她们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的粽子。没多大会儿,桌脚上已经挂起来了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拎着咸草把一个个包好的粽子放进大大的锅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味扑鼻而来,往往引得嘴馋的孩童们口水直流。粽子品种有蜜枣粽、豆沙粽、蛋黄粽、肉粽等多种。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在粟米内包入不同的食材,有甜有咸、可荤可素,各随所好。
  五月初三要吃螺,指的是吃莆田特色海产品“小麦螺”(学名:织纹螺)。其实更确切地说,是应该叫吸麦螺。麦螺个小,用牙签是挑不出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嘴吸出。传说要是脖子短的人,这天买螺回家吸食,脖子就会变得修长美丽。吸的时候,自然会发出声音。此时,我的耳边仿佛就回荡着老家夏日里家家户户吸麦螺时发出的短促有力声音,此起彼伏。小时候在乡间,五月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叫卖一小包用竹叶包着的炒好的麦螺,2、3分钱就能买上一包。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吸;吸过螺,留下螺壳,就赛着往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赤潮泛滥,麦螺已不能食用了。从此,老家夏日的餐桌上,又少了一样美食。麦螺的清香,只能成为乡人们唇舌间的回忆了。
  五月初四,家家都要在门框两边插上菖蒲、艾草,以禳毒气、驱蚊蝇。在故乡农村,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边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相传妈祖曾以菖蒲熬汤为乡亲治病,并以菖蒲九节,贴病者门首,以驱邪消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兴化大地初四门上插艾草的习俗。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把干艾叶放在锅里煮,空气中氤氲着一股好闻的香气,在房前屋里飘荡;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十分神奇。
  五月初五,就该爬龙船了。“爬”在莆田方言中即“划”的意思。龙舟竞渡,是最具特色的端午节活动仪式。莆田南北洋平原沟渠纵横,水系发达,为爬龙船创造了极佳的条件。以往莆田民间几乎村村有龙船,一到端午节就划出去,比赛、娱乐,欢度佳节。
  当然,五月初五是端午的正日子,节目繁多,不单单只有爬龙船这一桩。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点蚊香、洒雄黄水;大人小孩还要沐兰汤、穿新衣、喝汤面、吃午时蛋、挂蛋兜。
  初五当天,家家户户都会上山采集或到市场购买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等“五味草”,并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清凉的“午时水”,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熬成“兰汤”(指有香味的热水)。用“兰汤”煮午时蛋和沐浴,据说可驱邪避毒,防蚊叮咬。
  沐浴完毕,老老少少都要换上夏令新装;大人们还会给小孩子的肚脐和额头点上雄黄,以去五毒。然后,全家老少喝上一碗热腾腾的汤面,吃上两个黄澄澄的午时蛋,以图吉利。早在端午节前,小孩子们就会缠着母亲或祖母给打个“蛋兜子”(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网络子)。拿到大人分的午时蛋后,小孩们会把它装进“蛋兜子”里挂在胸前,得意洋洋地出门。一碰上小伙伴,大家就开始“斗蛋”。就是把蛋拿来对碰,看看谁的蛋壳先破谁就算输,壳破了就顺势剥了吃掉。用“兰汤”熬煮过的午时蛋有一股淡淡的青草的味道,吃完唇齿留香。其实小孩子对于午时蛋感兴趣并不仅仅是因为嘴馋,他们更喜欢的是“斗蛋”。在蛋与蛋的对碰中,感受着童年简单的快乐。
  “吾乡好事重佳节,龙舟两两争喧豗。”端阳的午后,就是各乡各村爬龙舟的时间了。河道旁、沟渠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锁呐声、鼓号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铳响,各支龙舟如箭齐发,奋勇争先。桨手皆为各村精壮青年,动作整齐有力、水花四溅;执旗手坐在船头挥动令旗、敲响锣鼓;岸上观众齐声呐喊、加油鼓劲,把端午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竞渡完毕,夺标龙舟披红挂绸、燃放鞭炮,绕河向观众致意,似英雄凯旋,颇为自豪。
  五月初六,端午佳节已告结束,没有好吃的了,只好“嘴觖觖”了。
  又到了一年艾粽飘香的时节。也许,你已在家中准备着端午的美食;也许,你还远在异乡,为生活打拼。不管你身在何处,都别忘了家中的亲人。趁着佳节,回家看看吧,再重温一下儿时的欢乐,再品尝一口家乡的味道!

莆田人的端午节

莆田人与众不同的端午节!
别样的端午节亲子趣味活动
端午节诗歌特辑
双寒:前世,我是一片短艾叶
粽艾飘香忆端午
-END-

△作者简介:李峻,男,七十年代生人,经济学学士,税务师,现供职于莆田市税务局。自幼喜好文学,闲时舞文弄墨以自娱。

延伸阅读
书房情结

  本期责编:踏浪丨排版:慕白




这里不喧哗,只为给你一片宁静。感谢你的点赞、分享!
593_16236813123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