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346
  • Tax100会员 32580
查看: 375|回复: 0

每日党史故事|邓小平三次驻足鹰潭的故事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82
2021-5-13 03: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鹰潭税务
标题: 每日党史故事|邓小平三次驻足鹰潭的故事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g5NjU0OQ==&mid=2665293453&idx=2&sn=ea31ac5ab62b7af601805a0fb4cfa512&chksm=84f97a87b38ef3915087f283d103d08b17ecd3353480ab8ca6cc13d9c0870dc319174f2cf988#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5-12
二维码: -

专 栏 语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鹰潭税务推出每日党史故事栏目,与您一起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今天推出第五期,和您一起学习《邓小平三次驻足鹰潭的故事》的党史。
推荐阅读
邓小平三次驻足鹰潭的故事
第一次 进京前驻足鹰潭——历史的长空闪电
1973年2月,毛泽东在受到林彪折戟沉沙事件的强烈刺激后,面对遭到“文革”破坏的大好山河,终于想到了邓小平“人才难得”,决定重新起用他来治理国家。此时,中共中央通知被贬谪江西3年之久的邓小平回北京。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还向江西省委强调:这次邓小平回京,是根据毛泽东的批示,由周总理亲自安排的,因而要绝对保证他的安全。于是,中央和江西省委选择了让小平同志及其家人从南昌先到鹰潭,再由鹰潭乘福州至北京的特快,经浙赣、京沪铁路回北京的路线。
当时,鹰潭还是镇级建制,但作为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江西省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西省委遂决定由上饶地区行署秘书长林振福、鹰潭镇党委书记霍凤翠、上饶地区公安处警卫科长刘树兴等负责邓小平的接待、保卫工作。他们经过反复研究,最终选择了有高深的围墙与市井相隔的镇招待所,作为邓小平一家的住处。这幢楼是在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的私宅原址上建造的,建成於50年代末,60年代初启用,“文革”前称交际处,接待过不少党政军高级领导。
邓小平到达鹰潭的前夜,林振福向中央请示接待规格,周恩来亲自来电指示:“见了邓小平,你们可以称呼他老邓,也可以称呼小平同志或者是首长,还可以称呼邓副总理。他的党内职务虽然撤了,但是,四届人大还没有召开,他在政府中的副总理职务还没有撤销嘛!”
2月19日上午11点,鹰潭市区行人稀少,两辆轿车在警车的护卫下徐徐驶入镇招待所。第一辆轿车门开处,身穿雪花呢大衣的邓小平稳步下车,目光炯炯地环顾四周,他时年69岁,却毫无老态,健步如飞。这次随邓小平一起回京的还有他的夫人卓琳和一个小外孙以及秘书王瑞林。林振福见邓小平下车,立即稳步上前与他亲切握手,叫他邓副总理,并解释这是周恩来的指示。邓小平闻言,嘴唇微微颤抖,良久才平静地说:“还是喊我老邓吧,习惯了,这样还亲切些。”然后,邓小平与秘书、家人随着刘树兴向二楼的卧室走去。整个会见过程中,林振福等人看不出邓小平被解除软禁后的欣喜之情,只感觉他有着大山般的深沉。
回首“文革”,有多少老干部因忍受不了精神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摧残而含恨离开人间。邓小平作为八届一中全会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和“文革”中被定性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派,受过非人的摧残,并於1969年10月23日被押送江西南昌市郊的望城岗。随之,他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监督劳动达两年之久,但他不仅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活得这么健康,这么爽朗!
其实,了解邓小平的人都知道,这应归功于他对前途的坚定信念和宁静的心境。早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候,邓小平就养成了坚持每天洗冷水澡的良好习惯,被不公正的命运之舟抛掷到江西的时候,他已年届65,在当时已是高龄老人了。南昌虽处我国的南方,但一年中还有长达3个多月的霜冻期,冬天室内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四五度,他住的“将军楼”又没有暖气设备,但邓小平仍坚持每天用冷水擦身。如果没有超人的毅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邓小平以冷峻、坚毅的目光环扫一周,一步一步走上楼去……
二楼东面的套房是镇招待所最好的客房,便安排邓小平夫妇住这里。套房外间摆着一对单人沙发和写字桌,里间是卧室,除了双人木床外,也置有沙发和写字桌,陈设十分简单。邓小平走进客房,凭窗眺望,但见前方鹰潭公署内几株古樟高耸蓝天。霍凤翠指着森然的树冠介绍道:“那几棵樟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以前常有雄鹰在上面盘旋、栖息,只可惜现在人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身影了。”邓小平静静地听着,始终不发一言。早春二月,赣东仍是寒凝大地,客房内又没有空调等取暖设备。然而,邓小平丝毫不觉寒冷,而是一支接一支抽烟,默默地在屋中踱步。
是日中午,鹰潭的主人在镇招待所设便宴招待邓小平一行。进餐过程中,林振福向邓小平全家介绍鹰潭的名胜古迹,他从缥缈的龙虎山、清澈的泸溪河讲到古朴的上清宫,并特意说明位於这一道教绝景处的镇妖井,是《水浒传》开篇洪太尉放出梁山泊108将的所在地,邓小平听得津津有味,当林振福讲到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乃是鹰潭西门桂家人时,邓小平当即以轻蔑的口吻问道:“此人就是著作中提到的15个大战犯最后那个吧?”霍凤翠见邓小平思路敏捷,连忙回答:“是的,现在的人民公园,曾经是桂永清屯兵藏宝的地方。”
当晚,夜色深沉,值班的女服务员郑飞凤(今鹰潭市劳动局副局长)和值勤的刘树兴抬头望去,邓小平房里的灯还亮着。
远远地传来已过子夜的钟声,整个大院万籁俱寂。忽然,邓小平轻轻地推开房门,朝楼下走去。郑飞凤听见门响,立即从值班室出来,迎头正撞上邓小平下楼,她急忙问道:“首长,您需要什么,吩咐我好了。”当时,国家尚处於动乱之中,况且邓小平来鹰潭,是绝对机密的事,江西省委一再告诫接待人员绝不能出一点问题。郑飞凤怕万一有个闪失,自己如何向上级交待呢?然而,邓小平平静地摆摆手:“我什么都不要,只想随便走走。”邓小平一生最喜欢独自散步,以思考国家大事,尤其在软禁江西的日子里更是如此。郑飞凤非常着急,委婉地劝道:“首长,天气很冷,外边又有霜露,这样走出去容易着凉的呀。”邓小平微笑着答道:“不怕,已经是春天了嘛,冷不到哪里去。”其实,此刻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北风呼啸着,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但邓小平却步履从容,似毫无所觉。
刘树兴见邓小平已到大院,更是警戒着四周,只见邓小平背着手,慢慢地在月光下散步,时而伫立院中,仰望满天星斗。邓小平走了一阵,一片乌云笼罩了月亮,刘树兴趁机劝道:“首长,月亮已经被云遮住了,您还是早点去休息吧。”邓小平抬头望了望苍茫的天空,朗声答道:“不要紧,月亮马上会出来的。”然后继续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回房休息。
可是,第二天凌晨,他的房里就亮起了灯。很显然,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邓小平心中在翻卷着时代的波澜,他又怎能安稳入睡?

1973年2月20日上午11点多钟,福州到北京的特快列车在晚点3个多小时之后,缓缓驶进鹰潭车站。邓小平和鹰潭的接待人员一一握手告别,列车启动后他还挥手向送行者致意。从此,邓小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流砥柱,揭开了历史新的篇章。
1973年2月,他在鹰潭的24小时,可称得上是中国当代史上一道极具震撼力的长空闪电!
第二次 视察工作途中驻足鹰潭——鹰潭是个好口子
  1985年,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国家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为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同年1月底国务院召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座谈会,形成将这三个“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共识。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此次座谈会形成的《会议纪要》,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新格局。在中国改革开放步伐提速的大好时机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邓小平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校长王震等到广州视察工作,途中又一次在鹰潭车站停留。

2月14日上午11时半左右,邓小平乘坐的列车缓缓驶入鹰潭车站,在站台迎候的鹰潭市委书记孙永久、市长曾荣芳等鹰潭市党政领导迎上前去与邓小平、王震等握手。在站台上,邓小平、王震等与鹰潭市党政主要领导等亲切交谈。此时鹰潭升格为省辖市已一年多,各方面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邓小平、王震详细询问了鹰潭市的人口、行经鹰潭列车车辆、铁路建设等情况,鹰潭市委书记孙永久、市长曾荣芳一一进行了汇报。听完工作汇报后,看着周围一片繁忙的景象,邓小平高兴地说:你们鹰潭不错嘛!五颜六色呀!交通枢纽嘛!是个“好口子”!随后登上列车与鹰潭市党政主要领导等挥手道别。
邓小平驻足鹰潭停留近半个小时,对鹰潭的发展给予了肯定,他提出的鹰潭是个“好口子”的赞语,点明了鹰潭的交通区位优势,指明了鹰潭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对鹰潭人民来说,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鹰潭人民明确了自己的发展优势所在,更鼓舞起鹰潭人民为做大做强“好口子”、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次 南巡途中驻足鹰潭——思想要更解放一点
1992年,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节点上。之前的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国内改革开放也引起了争论,面临着向何处去的抉择。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不顾自己已88岁高龄,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魄振臂高呼,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奋力向前。从1月18日至2月21日,他一路风尘仆仆,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南方谈话”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邓小平第三次驻足鹰潭正是在他视察完武昌、深圳、珠海之后前往上海的途中,因此江西省和鹰潭市的党政主要领导有幸直接聆听邓小平南方谈话发出的空谷足音。


1992年1月30日下午3时40分,邓小平乘坐的火车徐徐进入鹰潭车站,停靠在站台旁。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和鹰潭市党政主要领导上前迎接邓小平。一节车门打开,邓小平走下车来,满面笑容地和毛致用、吴官正等一一握手。在兴致勃勃地听取了毛致用、吴官正关于江西省在治理整顿期间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情况汇报后,邓小平语重心长地指出:稳定发展我赞成,但是只要能快一点,还是要争取快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放得更开一点。不能胆子没有了,雄心壮志也没有了。有机遇能跳还是要跳。
这时邓楠插话说:“这个观点,老人家鼓吹了一路”,“老人家对江西很有感情,在车上不停地讲到江西”。
时间过得真快,邓小平在鹰潭火车站一晃半个多小时就过去了。他没喝一口水,也没有坐下休息,在站台上时而信步、时而驻足,侃侃而谈。邓小平对陪同他的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鹰潭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谆谆告诫:你们思想要更解放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政策要放得更开一点,经济发展的步伐要迈得更快一点。
快分别了,毛致用、吴官正向邓小平提出“我们大家都希望您老人家在江西住段时间”的要求,邓小平挥手道别,面带微笑地说:等你们更发展了再来!
邓小平的这次驻足鹰潭并发表重要谈话,是他发表“南方谈话”的一个重要站点和有机组成部分。他对江西提出的“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放得更开一点,发展更快一点”的要求,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的进取意识,并化作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全省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17_162084810775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