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233
  • Tax100会员 33571
查看: 399|回复: 0

贵州革命先烈之熊大瀛 ? 陈光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97
2021-4-26 05: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毕节税务
标题: 贵州革命先烈之熊大瀛 ? 陈光型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c0MDkyNw==&mid=2652150139&idx=4&sn=5bed7f3dd135081a67e0d9debe60cc80&chksm=bd13d4eb8a645dfde7ad61dac0d2155d3276ee33f66efa1b694ae953bbf22d19a1731684f832#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4-25
二维码: -


【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中共贵州省委改革办、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近期将通过“贵州改革”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众集中推送一批在革命战争时期、剿匪斗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贵州革命先烈(含贵州籍和在贵州牺牲的中共党员及席大明等5位著名的民主人士)事迹,弘扬浩然正气,感悟精神力量。今天介绍的是熊大瀛、陈光型2位革命先烈事迹。

熊大瀛
(1917-1941)


熊大瀛,1917年5月15日出生于贵州省思南县城一个小康之家。他6岁入私塾,10岁进小学,17岁毕业于贵州省立七中,继而就读于贵阳师范学校。1938年初,于贵师毕业后回到思南,6日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员,参与筹建了思南地下党。1940年不幸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继续斗争。1941年壮烈牺牲,时年24岁。



1930年,共产党员肖次瞻回到家乡思南,兴办教育,进行革命拓荒工作。熊大瀛参加了他筹办的中学预备班,开始接受他的启蒙教育。

1922年春,熊大瀛考入肖次瞻任教务主任的省立七中。在肖次瞻的指导下,熊大瀛阅读了中外革命家的不少著作,从小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对共产主义有了初步认识。

1933年秋,当学校同学推举熊大瀛等四人为代表向校方请愿,提出一些改革的要求时,竟遭到封建卫道士、该校第一任校长裘伯莹的断然拒绝,并将熊大瀛等四名学生代表诬为捣乱分子——“四大金刚”,宣布开除他们的学籍。此举顿时激起了师生公愤,在肖次瞻的领导下,全校举行罢课,斗争持续半年之久,熊大瀛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最后,省教育厅迫于众怒,以“辞职”方式撤销了裘伯莹的校长职务。

这次学潮的胜利,是肖次瞻提倡的新思想新文化跟封建落后势力进行较量的结果。熊大瀛在这场斗争中初试锋芒,崭露头角,成为肖次瞻培育下的革命青年中的骨干。

1935年初,熊大瀛考入贵阳师范学校。当时贵师是我党重点活动的地方,读书会(党的外围组织)活动特别活跃。熊大瀛进校不久,通过同乡商学礼的介绍,结识了龚永明、李长青等地下党员,以及进步教师李梦侠、曹养吾等。他积极参加学校各种进步活动,写了许多篇针砭时弊,宣传抗日救亡的文章在各报刊发表。他大量阅读马列主义理论书籍,理论水平与政治觉悟都得到很大提高。

1938年1月,熊大瀛于贵师毕业,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关头,毅然放弃升大学的机会,匆匆赶回思南。

熊大瀛回乡后,向肖次瞻汇报了贵阳革命活动情况及当前政治形势。经过多次酝酿,1938年2月4日,肖次赡、熊大瀛、肖毓雄(肖维亮)等五人在大坝场区商学礼家,秘密召开了地下党组建筹备会,通过了《思南地下党组织大纲(草案)》《工作大纲(草案)》两个文件,并派商学礼到贵阳设法呈报省工委。

6月,省工委派宁起鲲(宁汉戈)来思南,向肖次瞻、熊大瀛传达了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恢复肖次瞻党籍,并以他为主筹建思南县临时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同时熊大瀛经肖次瞻介绍入党。三人随即组成县临时工委,肖次瞻任书记,熊大瀛任组织委员,宁起鲲任宣传委员。

7月,县临工委派肖毓雄去省城向省工委报送思南县委筹组情况和肖次瞻自传。

9月初,肖毓雄带回省工委的批示,中共思南县委员会正式诞生,县委由肖次瞻、熊大瀛等五人组成,肖次瞻任书记,熊大瀛任组织委员。从此,在省工委直接领导下,思南地下党全面开展了活动。

熊大瀛擅长音乐。他担任思南城区小学教师,负责上全校的音乐课,并组织歌咏队,积极演唱抗日歌曲。

1938年“五一”纪念集会上,熊大瀛发表讲演,号召青年学生以“五四”“五卅”的英雄们为榜样,更大规模地掀起抗日救亡运动。他慷慨激昂地朗诵了他在中学时代写的一首纪念5月的诗——《悲壮的五月》:

牺牲多少人的头颅和赤血,
造成了这悲壮的五月,
借着他们的赤血,
洗刷去好多陈旧的痕迹。
……
这多事的五月,
你的历史说不尽写不完,
但是都是剑刺出的血,
血凝成的铁,
遍地留下了泪和血的痕迹,
总括起来的是:
悲壮、扰攘、牺牲、激烈。
他那充满激情,抑扬顿挫的朗诵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在繁忙的教务中,熊大瀛经常抽时间到中、小学“读书会”去教唱革命歌曲和作时事报告,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反共的阴谋,使听众受到了很好的时事教育。

为适合斗争形势的需要,县委除以原有的办刊物、设图书馆、组织宣传队、演剧队、歌咏队等形式宣传抗日、反对投降外,还将中学学生自治会争取过来,置于我们掌握之下,以利团结教育同学。另外还创造一些新的宣传形式。如“夜呼队”,即晚上在城内用土话筒呼喊抗日救亡口号,唤醒人民起来参加抗战。在我党宣传感召下,人民群众纷纷募衣捐款,支援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

熊大瀛工作的热情和才能,赢得了家乡人民的赞誉。1939年元月,他接任城区小学校长。这年寒假,熊大瀛代表县委去贵阳向省工委汇报工作,然后转到桐梓,参加省工委书记邓止戈主持召开的工作会议。当时,国民党顽固派积极酝酿反共高潮,形势越发严峻。1940年2月,省工委决定将肖次瞻调离思南到贵阳工作,熊大瀛继任县委书记,他那时才22岁。

思南地下党力量的不断壮大,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早已引起敌人的严重注意。1940年5月底,国民党贵州省党部特派“边远农村工作团”的一个大队到思南来,政治形势突转恶化。鉴于情况的逆转,6月下旬,熊大瀛在城区小学召开的党支部委员会上指出:敌人根据“净化贵州”的反动口号,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百倍提高警惕,作好思想准备,以防不测,但是必须坚持斗争。我们是共产党员,无论在刑场上还是在战场上,都应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而不当可耻懦夫和逃兵。这是熊大瀛在作最坏的准备,向党员进行气节教育。

尔后,敌人加紧了破坏思南地下党的活动,他们查封了县委的机关刊物《思南教育旬刊》,搜查学生课外笔记,禁出墙报,检查邮件,等等。同时胁迫学校成立“三民主义儿童团”。熊大瀛在“儿童团”成立会上讲了话,当着农村边远工作团派来的特务,义正辞严地抨击了汪精卫之流的假三民主义和叛国罪行。敌人将熊大瀛的演说逐句加批,上报国民党省党部。

1940年7月12日,思南地下党突遭敌人袭击,国民党省党部组织的“边远农村工作团”纠集地方反动武装,在团长王庚新和伪县长杨仲皋带领下,于凌晨包围了县委所在的城区小学。熊大瀛和县委委员李宗泽、商学礼三位同志当场被捕。敌人企图利用他二哥出面,以兄弟手足之情来劝诱投降,但他立场坚定,义无反顾地严词斥责,使敌人的阴谋遭到破产。

1940年8月8日,敌人在思南设立军事法庭对熊大瀛等被捕党员进行审问。当一无所获后,将他们秘密押解贵阳,关在保安处监狱里。在狱中,熊大瀛跟肖次瞻等同志保持密切联系,经常通过秘密渠道传递情报,互通消息。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熊大瀛同志铁骨铮铮,严守党的秘密,他同难友们一起,积极参加全监狱反暴行的绝食斗争,并在狱中坚持学习。
  
1940年12月7日肖次瞻以身殉党后,熊大瀛忍受巨大的悲痛,更加坚定了革命的斗志。

熊大瀛自幼爱好音乐,懂乐理。在监狱里他教大家唱“囚徒歌”,同时将商学礼写的《乌江船夫曲》《黄河行军曲》《回春之曲》等诗词谱成歌曲。特别是《乌江船夫曲》,那凝重而高昂的旋律,激励人们去冲破旧世界的锁链——

乌江澎湃万山中,
一泻千里,
波浪凭天涌!
年荒田难种,
逆水船难动,
光着身子浪里滚,
日夜不分雨雪风。
心挂家中盐米空。
莫向生死滩口汹,
一点不能松,
船行山里没人踪,
荒江水急烟雾浓。
日落江天黑,
悬岩拉纤路不通。
钩住哟,
撑竿往前送!
合力同心好弟兄。
撑过这艰苦的路程,
看看明月照山东,
一天星斗,
江水濛濛。
打破生活的苦痛,
只有向前冲!只有向前冲!

1941年4月,敌人把熊大瀛转押到“贵州战时青年服务大队”的集中营,进行所谓“感化教育。”然而,对于如此坚强的共产党员,敌人是枉费心机的。熊大瀛用各种方式巧妙地同敌人作斗争,并将一些可靠的同志团结在他的周围,秘密教唱《乌江船夫曲》。不久,这首歌就在集中营传唱开了。

在敌人有意安排的一次“共产主义适不适宜于中国”的辩论会上,熊大瀛雄辩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必然取而代之的社会发展规律,并指出,共产主义一定要在中国和全世界实现。敌人原企图从反面得到结论,谁知事与愿违,熊大瀛的发言,逻辑严密,无可置驳,搞得他们狼狈不堪,于是给熊大瀛戴上“执迷不悟”帽子,并决心将他置之死地。

1941年初夏,熊大瀛对前来看望的姐姐熊碧英说:“我已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光荣的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个人活要有意义的活,死要有价值的死,能为无产阶级求解放而牺牲是我的无尚光荣,我愿将自己的生命断送在断头台上。”在狱中他深深地怀念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写下一首七律《无题》,这也就成了他的绝笔。

《无 题》
漫忆桃林相碎语
而今翘首望天涯。
漫漫长夜悲虫泣,
悠悠清梦怕愁遮。
一别兼年人已渺,
春风两度拂桃花。
愿借南归千里雁,
带得青鸾到我家。

1941年8月27日早上,熊大瀛被敌人以押回保安处审讯为由,从集中营绑走。不久,消息传来,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子,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熊大瀛同志被刽子手杀害于保安处防空洞里。

陈光型
(1913-1941)
陈光型,1913年出生在遵义市湄潭县永兴三岔河的一个中产家庭,家有田租收入,按成分是地主,但他父亲陈抚之先生,却是个终生办学具有开明思想的教育工作者。陈光型童年时期,受父亲开明思想的一些影响,进步很快,青年时代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爱好广泛,对人热情豪爽,好打抱不平。曾先后在湄潭永兴小学、遵义省立三中就读。1932年春,考入贵阳省立高中商科,但他并不喜好那一专业,却酷爱体育。就在这年秋天考入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时年19岁。


新的生活环境,陈光型的视野开阔了,他满怀豪情,积极投入学习和锻炼。在上海,他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和反动政府的腐败,在进步师友的影响下,他用心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逐步树立了革命信念。

1935年8月,陈光型返回贵阳,先后在达德、导文、贵阳师范和青岩乡村师范任体育教员。他利用体育活动之便,常把学生聚在一起,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组织他们参加革命活动。由于陈光型在学生中的活动很显眼,引起了学校当局的注意,因此他在每所学校不超过半年即被解聘,大家开玩笑叫他“陈半年”。但他不以为然,对接近的师生说:“老师就是要教学生走正路,这里解聘,我到那里,接触的人多些,有什么不好?”

1938年春,陈光型回到家乡湄潭,经何恩余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湄潭总支部组织委员、总支书记,辗转活动于遵义、湄潭、思南、重庆一带,勤勤恳恳为党工作。湄潭党组织发展很快,至1939年,相继成立湄中、城区、永兴、七七、德隆、协育、水文等七个支部。陈光型与何恩余办了两个农民识字班,向他们讲解贫困的根源和当前必须抗日救国的道理。仅月余时间,就聚集了一批农民积极分子,并在其中发展党员,湄潭的农民运动由此展开。

在农民运动中,陈光型处处关心农民疾苦,与农民打成一片。农民如有急难,他便送谷送米,解囊相助。有个叫范毛狗的农民被拉了当兵,家里只有两个孤苦老人,陈光型就组织左邻右舍给范家种地。茅坝乡肖治平三弟兄都被拉去当兵,陈光型便持兵役法去区里评理,并编演话剧,揭露乡长、保长互相勾结敲榨农民的卑劣行径,又发动农民揭露茅坝乡长胡永安贪污的丑行。在群众的强大压力下,永兴区长冉次尧不得不放回肖氏兄弟两人,撤去胡永安茅坝乡长职务。

1938年秋,湄潭中学的进步组织被敌破坏,敌人抓捕了冯开显等7名进步学生(其中有3名党员),制造了震惊全省的湄潭“七人之狱”。党组织为营救被捕学生,派陈光型等3人连夜摸进敌人戒备森严的湄潭县城打听消息。出城后,陈光型即赶到高坡刻印揭露敌人阴谋的传单,与同志们一起将传单散贴在湄潭、永兴一带,甚至散发到了县长严溥泉的卧室。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7名学生免遭于难。

哪里需要陈光型就到哪里去。1939年5月,邓止戈同志在安南(晴隆)筹办党员骨干训练班,陈光型奉调去那里,住在极为寒苦的地方。后因情况变化,8月又转调遵义豫章中学任教。1940年夏,省工委调陈光型去湄潭任县总支书记,不久又调陈光型到思南工作。

1941年9月,陈光型接到上级要他转移的通知,他对母亲说:“这几年是我给家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相信共产党一定会成功,我会回来的。……欠的钱就用我的那20石谷来还。希望家里尽量送弟妹们读书,让他们长知识,走革命的路。”

因被叛徒出卖,陈光型于1941年9月27日受伤被捕,囚禁在南街城隍庙国民党县党部。当天下午,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李容凡、特务叶道明和声称从贵阳来的一个“视察”,审讯了陈光型。起初陈光型一言不发,惹得敌人暴跳如雷。他虽然伤势很重,却以清醒的头脑观察着敌人的举动。从敌人所掌握的地下党情况,他知道前总支书记李绰然叛变了。因此在敌人威胁他时,他坦然而自豪地承认了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地下党的负责人,但是敌人却从他口里没得到任何东西。穷凶极恶的叶道明用死来威胁他,说:“光型先生,只要悔过还是来得及的。不要太顽固了,到知道自己只能活三十岁的时候,恐怕就太晚了。”陈光型鄙夷地望着叶道明,大笑起来,笑得座下梯子格格作响,笑得敌人不知所措。他忍着伤痛,指着叶道明骂道:“你这个不知耻的东西,有什么资格来指责和威胁我。我陈光型从干共产党的第一天起,就下了决心,一干到底!人生不怕三十而死,只怕事业后继无人,共产党有的是继承人。历史会当见证,我陈光型不能看到那一天没关系,千万群众会看到你们这些丑类明正典刑的那一天的!”陈光型的妻子去看他时,他让妻子回去告诉其他同志,说陈光型没有向敌人说半个字,大家要保存力量,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党会胜利的。

敌人软硬兼施,终未从陈光型口中得到任何信息。1941年9月28日,敌人将他暗杀在湄潭县城南湄水桥侧石牯塘,剖腹悬石,沉尸河底。陈光型就这样壮烈牺牲,终年29岁。10月5日,家里人才把他的尸首从湄水河中打捞起来。10月6日,几十个群众和党员在三岔河畔,没有举行任何仪式,默默地安葬了陈光型烈士。

陈光型烈士壮烈牺牲了,在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前仆后继,奋斗不息,迎来了全国解放的胜利,实现了陈光型生前的革命愿望。

陈光型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湄江河水;今天,烈士的事迹将如湄江的激流,推动后来者永不停息地向前,向前!

  来源:看见毕节
编发:毕节税务
2021年第49期,总1119期


往期推荐
1.抗美援朝英雄王海
2.抗美援朝英雄邱少云
3.抗美援朝英雄罗盛教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们点个“赞”和“在看”呗
807_161938771008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