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932
  • Tax100会员 33372
查看: 430|回复: 0

盘点近期10大谣言,千万别中招!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7257
2021-4-16 11: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陇南税务
标题: 盘点近期10大谣言,千万别中招!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YxNzAzMA==&mid=2649619164&idx=3&sn=28bf143129c6635dd1bcea83510bf5fc&chksm=87749cb5b00315a30334b42b2630181609e4aaf0d974bcb1538443429e4f2c1acfa7025c219c#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4-12
二维码: -



打新冠疫苗前吃饭喝水能避免不良反应?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疫苗没用了?谣言不止,辟谣不歇。小编为你盘点近期10大谣言,让谣言止于“较真”!
1
打新冠疫苗前吃饭喝水能避免不良反应?
谣言
近日,有网友表示打新冠疫苗前吃饭喝水能避免不良反应。
真相


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与体质、年龄、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与是否吃饭喝水基本无关。无论接种疫苗前有没有吃饭或喝水,都不影响不良反应的出现与否。不过接种疫苗前吃点东西,为身体补充足够的能量,免疫系统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产生抗体。建议打疫苗前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
新冠疫苗第二针必须在2-3周内打?
谣言


有说法认为,新冠疫苗第二针必须在2-3周内打,晚了就会前功尽弃。


真相


在3-8周内接种第二针即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首剂与第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要在3周及以上,第2剂要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尽早完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3
新冠疫苗可能会致癌?
谣言

近日,网上有传言表示新冠疫苗可能会致癌。
真相
目前研发的国产疫苗是RNA疫苗,致癌的病毒大多为DNA病毒,因此不存在致癌问题。(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4
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疫苗没用了?
谣言

有传言表示,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因此打疫苗没用。真相


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疫苗失效。虽然病毒一直在变异,但到目前为止,它的临床特性没有改变。目前科学家发现,国产疫苗对部分英国变异病毒仍有效果。病毒变异是正常现象,新冠病毒是个全新发现的病毒,不能因为病毒变异,就对疫苗没有信心。(@中国之声 )
5
厦门飞武汉航班CA8228有炸弹?
谣言

4月7日晚10时35分,厦门飞武汉航班国航CA8228起飞后,有乘客在机舱中声称“机上有炸弹”,引发乘客恐慌。随后,该航班返航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真相


经警方现场检查,未在飞机上发现爆炸物,出警民警将该乘客带回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新华社)
6
上海车管所停止给特斯拉上牌?
谣言
4月7日下午,一些车主的朋友圈、微信群疯传这样一条消息:上海浦东车管所对特斯拉不予以上牌。

真相


特斯拉官方对记者表示,消息不实。“目前据了解,各地的特斯拉车辆都可以正常进行上牌,无异常情况。”记者致电12345上海市民服务热线,得到的答复是:“目前上海浦东车管所没有规定特斯拉不能上牌。”(东方网)
7
2021长春国际马拉松路线图出炉?
谣言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张有关“疑似2021长春国际马拉松路线图”的照片。
真相


长春市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吉林网采访时表示,“目前长春市确实已经向中国田径协会申请2021年度的长春国际马拉松赛事,但能否举办,什么时间举办,都还有待最后的商定,也要看疫情的发展情况。所以,目前只能说是2021长马赛事正在筹备中,网上关于路线图出炉的消息是假的,大家不要以讹传讹。”(中国吉林网)
8
广西南宁武鸣区发生持枪伤人事件?
谣言

近日,有网传视频称,4月3日20时许,广西南宁武鸣区供水大厦附近发生一起持枪伤人事件。

真相


经了解,网传视频中一名白衣男子持枪场面,实为高新分局缉毒民警在亭洪南建路口附近抓捕贩毒嫌疑人。(@南宁市公安局武鸣分局 )
9
广东清远一学生破解网吧系统免费上网?
谣言


3月29日,抖音上有一则视频称“广东清远某学院学生(化名小果),与一同学在清新步行街一网吧上网,破解了网吧系统实现免费上网,后其被网管发现”。
真相


传言不实。经查,该视频发布者陆某达交代了其出于“吸粉”目的,在“抖音”编造、传播谣言的违法行为。(“平安清新”微信公众号 )
10
国产食盐中含有亚铁氰化钾,有剧毒不能吃?
谣言
最近,朋友圈和微信群经常有人发“国产食盐中含有亚铁氰化钾,有剧毒不能吃”的消息。
真相

上网一查,这都是3年前的老谣言了。国家卫健委曾表示,亚铁氰化钾中的铁和氰化物之间结构稳定,只有在高于400℃的环境下才可能分解产生氰化钾;但日常烹调温度通常低于340℃,因此在烹调温度下亚铁氰化钾分解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只要是正常炒菜烹调,并不用担心产生有毒的氰化钾。(科学辟谣平台)
来源:网络传播杂志

end

监制:周立钧 监审:董倍宏
责编:贾增颖 编辑:冉 蕾
611_161854533801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