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484
  • Tax100会员 33582
查看: 1006|回复: 0

最全个税APP操作流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993
2021-3-13 05: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绥化税务
标题: 最全个税APP操作流程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NzgzNTQ5OA==&mid=2247494939&idx=6&sn=c39e3c1b960b8c08c92dd8d3ce21d99c&chksm=97f11f9ea08696888c1847aad252deec509b8b7cd0298481db116ffe01f0b8e1e60d117adfaf#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3-12
二维码: -
依据政策规定,需要办理年度汇算的纳税人需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本文向您介绍如何通过自然人手机APP端办理2020年度汇算自行申报。
目 录
一、下载APP:
(一)下载安装“个人所得税“手机APP软件
(二)注册APP
(三)准备申报
二、简易申报:
(一)确认申报表信息
(二)申请退税
(三)更正与作废
三、标准申报:
(一)选择申报表预填服务
1.确认基本信息
2.生成和确认申报表信息
3.修改申报表信息
4.完善扣除信息
5.缴纳税款或申请退税
6.更正与作废
(二)选择填报空白申报表(自行填写)
1.填写收入和税前扣除信息
2.缴纳税款或申请退税
3.更正与作废

四、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指南
正文:
一、下载APP:
(一)下载安装“个人所得税“手机APP软件。
1.苹果iOS系统通过APPStore搜索“个人所得税”下载安装。
2.安卓Android系统通过华为、小米、VIVO、OPPO等应用市场搜索 “个人所得税”下载安装。
注:苹果IOS系统需要IOS9.0或更高版本;安卓Android系统需要4.3或更高版本。
  

(二)注册APP
   

  注意事项:
1.登录名应为2-16位字符,可由大小写字母、数字、中文、下划线构成,不支持纯数字,字母需区分大小写。
2.密码由8-15位的字母大小写、数字、特殊字符其中三种或以上组成,不允许空格。
(三)准备申报:
打开个人所得税 APP,进入年度汇算方式:
1.首页的【我要办税】或底部【办税】菜单进入后,点击【税费申报】下的【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进入;
2.从【2020综合所得年度汇缴专题】-【开始申报】进入;
3.从【常用业务】区块下的【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进入。
选择2020年度,即可进入综合所得个税汇缴。


二、简易申报:
居民个人在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额未超过 6 万元且已预缴税款,可通过简易申报申请退税。具体申报流程:
  



(一)确认申报表信息:
1.核对个人基础信息、汇缴地、查看收入明细数据, 确认已缴税额。



若您确认申报数据无误,可跳过第(二)步直接提交申报,进入【申请退税】。
2.进行申诉
1)如您认为某条收入信息非本人取得,可对收入明细数据进行【申诉】。
2)申诉前系统会弹出【申诉须知】,请认真阅读。

3)可以对多笔收入进行【批量申诉】,也可以对单笔收入进行【申诉】。




注意:纳税人必须是在本人未取得该笔收入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申诉】的操作。操作后,相应收入均不纳入年度汇算。
(二)申请退税:在申报提交完成页面上,选择【申请退税】。

  

进入银行卡选择界面,会自动带出添加好的银行卡。您也可以点击【添加银行卡信息】。

选择银行卡后提交退税申请,可以看到退税申请进度。



如果您暂时不想退税,或者银行卡不在身边,可以点击【放弃退税】。待再进入个人所得税APP时,系统会提示您有“可申请的退税事项尚未处理”,点击【去处理】即可再次发起退税申请。

若系统未弹出“未处理”提醒,您可以点击首页下方【服务】-【申报查询】,可以继续发起退税申请。


(三)更正与作废:您可通过【查询】-【申报查询(更正/作废申报)】-【申报记录详情】查看已申报情况。若您发现申报有误,可点击【更正】或【作废】。



注意事项:
1.简易申报不支持新增与修改,若您要新增、修改收入等数据,需【切换至标准申报】进行相应操作。
2.更正和作废每月累计只有5次机会,请谨慎操作!超出上限次数后,如需要更正、作废,需前往税务大厅办理。
3.缴款成功或发起退税申请后,若您发现错误需要修改,可通过更正申报进行处理。若退税进度显示“税务机关正在审核”,您也可撤销退税申请,作废原申报后重新申报。
4.退税使用的银行卡,建议您选择一类银行卡,若选择二类三类卡存在退税失败风险。您可以通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或到银行网点查询您的银行卡是否属于一类卡。
5.请确保退税账户在收到退税前处于正常状态,账户挂失、未激活、注销等均会造成退税不成功。
三、标准申报:
居民个人 2020 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超过 6 万元时,可以在3月1日至6月30日内,通过标准申报办理年度汇算。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的,请到办税服务厅或自然人Web端办理。
(一)进入申报界面,选择【我需要申报表预填服务】:

1.确认基本信息:基本信息页面支持修改“电子邮箱、联系地址”信息,选择本次申报的汇缴地,如下图所示:

2.生成和确认申报表信息:系统将自动归集您在纳税年度的收入纳税数据【工资薪金、劳务报酬(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并直接预填至相应申报栏次。

您可点击对应项目,进入详情界面核对:


若您确认申报数据无误,可跳过【三、修改申报表信息】步骤,直接提交申报进行缴款或退税。
3.修改申报表信息:若您需要修改已预填的申报数据,可修改对应明细表或附表。
1)完善收入数据:在收入列表界面,您可按所得项目,分别进行收入的【新增】。


如您认为某条收入信息非本人取得,点击列表任意一条已有数据,可进行【修改】、【申诉】操作。操作后,相应收入均不纳入年度汇算。

2)全年一次性奖金设置:年度汇算时,如您选择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合并至综合所得计税的,或者有多笔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可通过【奖金计税方式选择】进行设置。

4.完善扣除信息:点击除专项附加扣除之外的明细数据可进入对应详情界面,您可进行【新增】、【修改】、【申诉】等操作,步骤同前一步的(一)完善收入数据一致。

1)专项附加扣除:若同一专项附加扣除有重复事实或同时存在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则系统界面上将出现提示。此时,您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确认。
若您需要新增或修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可点击【新增】,跳转至采集界面。采集完成后,可选择跳转回年度汇算继续填报。

2)专项扣除(三险一金):在专项扣除列表界面,您可分项目进行新增、修改和申诉。

3)商业健康险(税收递延养老保险):在其他扣除明细列表界面,您可点击【商业健康险】、【税收递延养老保险】页面,按照实际情况分别进行新增和修改,点击选项右侧问号,自动弹出相关政策解读。

4)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在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列表界面,您可据实进行新增和修改。

新增捐赠额后,可点击【调整金额】设置您要在综合所得中扣除的金额。

5)税款计算:

如您有减免税事项,(如: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其他自然灾害受灾减免个人所得税、其他地区地震受灾减免个人所得税),可以点击【减免税额】新增相关信息。确认结果后,点击【提交申报】。

5.缴纳税款或申请退税:注:若您收入不足12万元且有应补税额,或者收入超出12万元但应补税额≤400 元,申报提交后无需缴款。

1)缴纳税款:若您存在应补税额但不符合免于申报,可点击【立即缴税】进入缴税。

选择相应的缴税方式,完成支付。若暂不缴款可以选择【返回首页】-【服务】-【申报查询】,后续可再次进行缴款。
或根据系统提示,同退税一样,根据提醒,在【申报查询】-【未完成】,进行缴款。
2)申请退税:若您存在多缴税款,可点击【申请退税】。

进入银行卡选择界面,会自动带出添加好的银行卡。可以点击【添加银行卡信息】。

选择银行卡后提交退税申请,可以看到退税申请进度。

如果您的银行卡不在身边,或者暂时不想退税,可以点击【暂不处理,返回首页】。后续可再次发起退税申请。
注意:添加退税银行卡,除可在退税申请时进行添加外,还可以通过【个人中心】-【银行卡】模块添加。
6.更正与作废:您可通过【查询】-【申报查询】-【申报详情】查看已申报情况。若您发现申报有误,可点击【更正】或【作废】。

(二)选择填报空白申报表(自行填写)

进入申报界面,选择【填报空白申报表】,确认基本信息。

1.填写收入和税前扣除信息:除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商业健康险、税收递延养老保险、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减免税额外,可直接填写申报表各项数据。商业健康险、税收递延养老保险、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减免税额需先填写附表,填写后相关信息带入主表。主表不能直接填写。
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根据采集信息自动计算可扣除金额,如需修改或新增,请参考【选择申报表预填服务】时的操作。

2.缴纳税款或申请退税:同【选择预填报服务】时操作一致。

3.更正与作废:同【选择申报表预填服务】时操作一致。
注意:1)若您存在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申报记录,系统不提供预填,您需要自行填写申报表。
2)若您是无住所居民个人,且按取得数月奖金预缴税款的,可以选择将一笔数月奖金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算。若您还有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选择在综合所得和全年一次性奖金之间进行分配。
四、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指南:
进入专项附加扣除界面,首先选择扣除年度

(一)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

(二)专项附加扣除——继续教育

(三)专项附加扣除——住房租金
  

(四)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

(五)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

(六)专项附加扣除——大病医疗
945_16155855131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