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4月17日下午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加快现代保险业发展、开展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无偿献血、加强职工生育保险等事宜。
会议指出,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对完善我区现代金融体系、带动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是大力实施金融撬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让银行、证券、保险金融“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会议审议通过《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确定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推进森林保险发展、探索巨灾保险制度、设立保险法人机构、引进保险资金投资、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和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大力学习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建立保险监管协调机制等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全力支持各保险行业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拓展产品服务,不断加强在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保险等领域的深入合作,运用保险资金支持西藏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建设,为西藏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全球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典型代表,是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主体,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生态价值极为珍贵,生态功能极为特殊。羌塘保护区设立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历届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在属地各级各部门不懈努力和当地群众积极参与下,保护区管理工作不断加大,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珍惜野生动物呈现恢复性增长,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极大提升,自然保护成效十分显著,已成为国家和自治区保护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典范和标志。在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和绿色化发展、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安全的新形势、新要求下,秉承改革精神,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扎实开展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会议研究确定,开展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明确属地管理职责,建设管理站点,加强管护力量,探索建立专群结合、群众为主、具有西藏特点的管护路子,全面提高保护区有效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羌塘自然保护区向国家公园转型。
会议原则通过《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草案)》。会议强调,做好无偿献血,对保障医疗用血十分重要。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办法落实,积极推进我区无偿献血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同时要加强工作落实,多渠道保障医疗用血需求。
会议通过《西藏自治区职工生育保险办法(修订草案)》。决定扩大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和生育津贴支出范围,调整统筹层次、缴费比例、基金管理、经办规程等内容,改变生育医疗费用结算方式,提高职工未就业配偶生育医疗费报销比例,新增一次性营养补助费支出项目,更好地保障和实现职工生育的合法权益。
会议通过《西藏自治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管理暂行办法》、《西藏自治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收缴管理暂行办法》、《西藏自治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2012年—2013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的请示》。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