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营商周记
Feb. 22- Feb. 28

2月24日
财政司:预算案推多项措施支持企业增就业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出拨款66亿元,创造约三万个有时限职位,以增加就业机会,并会推行总值约95亿元措施支持企业。
支持企业方面,政府会宽减2020至21课税年度利得税,上限一万元,128,000家企业受惠,政府收入将减少10亿5,000万元。
预算案又提出宽免2021至22年度商业登记费,惠及150万名业务经营者,政府收入料减30亿元。多项纾困措施会继续推行,包括由4月起宽减非住宅用户应缴水费和排污费75%,为期八个月,每户每月宽减上限分别为二万元和12,500元。
政府物业合资格租户、地政总署辖下合资格租约及豁免书会继续获宽减75%租金和费用,为期六个月;应政府要求而关闭的租户则可获百分百租金宽免,政府收入将因此减少14亿元。
为纾缓中小企资金周转压力,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的百分百特别担保产品申请时限会延长至年底,最高贷款额由合资格企业的12个月薪酬和租金总和,进一步增至18个月相关开支,上限由500万增至600万元,最长还款期由五年延长至八年。至于还息不还本安排,则由12个月增至18个月。
2月24日
港府:献纾解民困,特惠贷款助失业人士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建议设立「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为失业人士提供多一个财政选项,又计划推行宽减薪俸税、发放额外半个月综缓津贴等多项单次措施,纾缓经济下行对市民构成的打击。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计划」由政府提供担保,申请人贷款额上限为在职期间平均月入六倍,上限80,000元。首12个月只须还息,其后本金连利息最长可摊分五年偿还,年利率固定一厘。申请人如按时全额还款,已缴付利息可获全数退还。
政府总担保额为150亿元,申请期六个月;而自由职业人士如证明失去收入也可申请。
其他单次纾缓措施方面,预算案宣布宽减2020至21课税年度百分百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上限10,000元,全港187万名纳税人受惠。有关扣减会在2020至21课税年度的最终应缴税款反映,政府收入将减少114亿元。
此外,政府会增加约1亿4,700万元经常拨款,加强医院管理局的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社区精神科、老人精神科等服务,以及支援葵涌医院重建后的扩充服务。
2月24日
港府:分期派电子券,带动本地消费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建议向每名合资格的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和新来港人士分期发放总额5,000元的电子消费券,以带动本地消费。约720万人受惠于电子消费券,涉及约360亿元财政承担。政府会物色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协助推行计划。
政府会向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注资15亿元,将企业资助上限由400万元增至600万元,并分阶段扩大资助地域范围,由20个经济体大幅增至37个。此外,创意智优计划会再获注资十亿元,推动创意产业发展。
2月24日
港府:提振经济,续发iBond银债
为提振经济,财政预算案建议继续发行银色债券和通胀挂钩债券,总额不少于390亿元。此外,政府计划于未来五年发行合共约1,755亿元绿色债券,又计划发行绿色零售债券,让市民参与。
政府计划本年度继续发行不少于150亿元的通胀挂钩债券iBond和不少于240亿元的银色债券,并将银色债券合资格认购年龄由65岁降至60岁。
预算案又提出将政府债券计划借款上限由2,000亿元提升至3,000亿元,以便有足够空间发债,达到持续发展债券巿场的目标。
预算案也建议推出为期两年的保险相连证券资助先导计划,吸引保险企业或机构来港发行保险相连证券,每次发行资助金额上限1,200万元。
另外,政府计划今年第二季提交立法建议,容许外地投资基金迁册来港并注册为开放式基金型公司或有限合伙基金。政府并建议资助未来三年在港设立或迁册来港的开放式基金型公司支付本地专业服务提供者的七成费用,上限100万元。
2月24日
港府:特首支持预算案提出逆周期措施
林郑月娥今日就财政预算案发表声明,指香港正处于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前所未见的财政、经济和社会挑战,香港正努力走出困境,同时要维持财政稳健。
除了一般税项和差饷宽免,以及为社会保障和在职家庭津贴受助人提供额外津贴外,预算案建议向18岁或以上合资格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新来港人士发放5,000元电子消费券,林郑月娥相信此举在这艰难时期会令社会广泛受惠,亦有助刺激因疫情而饱受打击的本地消费。
她又说,预算案适切呼应去年施政报告宣布香港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其中继续发行绿色债券和促进新能源运输将推动香港向该目标迈进。此外,财政司司长将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以及数码经济视为重点,让香港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下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预算案提出有效措施维持稳健的公共财政,将有助增强外界对香港财政状况的信心,长远可确保金融稳定。在经济下行时推出赤字预算是务实做法,林郑月娥表示支持。
她恳请立法会议员和市民支持预算案,让各项建议早日落实。
2月25日
港府:计划8月上调股票印花税税率
财政预算案提出上调股票印花税税率,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股票印花税只是考虑买卖股票成本的部分因素,不担心此举会导致投资者不再投资港股。政府计划于8月1日实施有关调整。
许正宇今日在记者会上说,即使调整股票印花税税率,但香港没有外国所设的股息税,也无资本增值税,不认为投资者会转而投资其他市场的股票。他表示,难以只就单一税项比较不同市场。
许正宇指,只要持续发展金融市场,包括持续推行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提出的一系列上市、保险、基金方面的措施,香港金融业发展前景将会很好。政府计划在立法会通过上调股票印花税税率的建议后,于8月1日实施有关调整,目标清晰,没打算改变。
2月26日
运输局:加登记税牌费,缓私家车增长
运输局局长陈帆在今日财政预算案相关措施记者会上表示,政府增加私家车首次登记税和车辆牌照费旨在缓减私家车数目增长,改善路面交通挤塞,节省市民出行时间,令香港成为更宜居城市。从运输政策角度出发,财政措施是控制私家车增长方法之一,政府过去曾实施相关措施,具有一定成效,而且私家车首次登记税和车辆牌照费多年来未作调整。
为达致控制私家车增长的政策目标,政府平衡各项因素后,在财政预算案提出将私家车包括电动私家车的首次登记税税率增加15%,车辆牌照费增加30%,相关建议已于本月24日刊宪生效。
陈帆指,目前私家车占整体汽车数量逾七成,过去十年由约42万辆大增近四成至超过57万辆,对路面交通构成沉重压力,令市民出行时间增加,并加重路边空气污染。
本周新政
本周,香港2021-2022年度财政预算案公布。在纾解民困、疫情后经济恢复、支持企业方面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下列为主要内容汇总:
纾解民困
- 宽减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上限10000元;
- 宽减住宅物业差饷,首两季1500元为上限,后两季10000元为上限;
- 为每个住宅用户户口提供1000元电费补贴;
- 额外发放半个月综援、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伤残津贴、在职家庭津贴及鼓励就业交通津贴;
- 为学校考生代缴中学文凭试考试费;
- 推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上限80000元,申请6个月,年利率1%。
疫情后经济恢复
- 向每名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来港人士,分期发放总额5000元的电子消费券;
- 向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注资15亿元;
- 向旅游业提供近26亿元的财政支持
- 预留7亿6500万元,支持旅发局重振旅游业的工作。
支持企业
- 宽减100%利得税,上限10000元,料12.8万家企业受惠;
- 宽减来年非住宅物业差饷,首两季每户每季上限5000元,其后两季减至2000元,料涉42万个物业;
- 宽减来年商业登记费,料150万名业务经营者受惠,政府收入减少30亿元。
本周主要金融数据
汇率

近一周走势


近一周走势

数据来源:极简汇率
香港恒生指数
截止到2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报收28980.211点,较前一日跌幅3.64%,具体走势请见下图:

数据来源:同花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