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877
  • Tax100会员 33312
查看: 351|回复: 0

同斗村:共同奋斗,迈上致富路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747
2021-2-19 10: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黄石税务
标题: 同斗村:共同奋斗,迈上致富路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MjMyNDg0Ng==&mid=2247499506&idx=2&sn=09cea8993aafce8259e330ee3ceb62f5&chksm=ea4e69f3dd39e0e59797523f937f90c32f67f3b7900649fd4fd6cae55274815ff064be681bab#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2-09
二维码: -



我叫吴卫 今年25岁 阳新县白沙镇同斗村人


蔬菜基地


通往同斗村的致富路


如今同斗村,一派好风光。


光伏发电站


扫码看视频

  【回乡手记】

  几天前,我刚从温州打工回来。今年厂里鼓励就地过年,让我们别回去,但是我放不下71岁的老父亲。

  我的家乡很穷,从小我就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身体不好,没法工作,靠着低保维持着两个人的生计。

  从读书开始,我似乎就没办法好好读书,总是没钱交学费,总是要照顾父亲,总是担心房子会不会塌掉。那时,家里的房子是土坯房,最怕下雨天,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床上的被子也总是湿的。

  因为穷,我刚满16岁,初中没读完,就去沿海打工。我希望能早点挣钱,早点过上好日子,村里和我一样想法的年轻人很多,这是当时唯一可以改变现状的办法。

  一年又一年,忙着打工的我,回家次数屈指可数,但是通过和父亲通话,我知道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村里有了变化。

  近几年,父亲一次次告诉我好消息,家里换了新房,有自己的厨房,有自己的厕所,就像做梦一样,村里的路变成了水泥路,村里有了广场……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我的家乡越来越好,村民们也开始有了盼头。

  【扶贫干部点评】

  黄石市税务局驻同斗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启军介绍,同斗村地处丘陵地带,由于取水困难,曾经到处是荒山荒田,是阳新县白沙镇有名的贫困村。

  “同斗村的脱贫攻坚难度很大,比我遇到的其他村都穷。”刘启军来到同斗村前曾在中庄村扶贫,相比中庄村,同斗村更加偏僻,资源更加匮乏。

  如何破同斗村贫困的局?刘启军认为,要让扶贫工作出实效,就要真正发挥扶贫工作“指导”“协调”“监督”的作用。

  2017年市税务局扶贫工作队入驻后,第一时间摸底排查情况,通过实践摸索,确定了主导产业,指导村里发展当地特色产业。随后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帮助村里筹集资金,先后建起了光伏发电站、稻虾基地、蔬菜基地、苎麻基地等。

  几年来,为了做好扶贫工作,刘启军没时间和节假日回家的儿子叙叙家常,也没能去乡下给久未见面的80岁母亲多尽尽孝心。但是扶贫成果让他感到欣慰,同斗村的路越来越好,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阳新县白沙镇同斗村坐落在白沙镇区东部,父子山脚下,白陶公路旁,距镇区9公里。

  从黄石城区去同斗村有两条路,走106国道或者走黄阳一级公路,两种方式都很便捷。进村后是一条水泥路,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由南向北,由低到高,穿过星罗棋布的梯田将村庄与外面串连在一起。

  2月6日,记者走进同斗村,一条条平坦道路通向农家,一座座农家小楼错落有致,一个个产业基地生产有序,宁静的村庄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泥巴路,苦涩的务工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同斗村都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进出只有一条泥巴路,村民想进出一趟村子,需要在泥巴路上走一两个小时,要是下雨,时间就更长。

  那时,村子破败,村民穷苦。

  “穷的原因有很多,过去最大的问题是缺水,让村里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村支书柯志华介绍,因为同斗村离长江较远,即使是现在,村民也没能吃上自来水,家家户户都是靠打井取水。另一方面同斗村地处丘陵地带,受季风影响,雨季抗洪,旱季缺水,也让村子的发展变得艰难。

  2013年以前,村里的集体年收入不超过2000元,全村5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04户,贫困人口348人,是阳新县白沙镇有名的贫困村。

  “那时候,村民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出去,去外面打工,基本上每家都有一两个人在外打工,村里只剩下了老人。”柯志华说。

  71岁的吴风豪,是村里的留守老人之一,他是吴卫的父亲。

  “我的身体不好,腿不能动,这几年眼睛也瞎了,要不然我也出去打工了,不出去打工怎么办?”

  对于儿子16岁辍学外出打工这事,吴风豪一直有些愧疚,但是在生活的压力下,有些事成了必然。

  “他走的时候,我对他说,一切要靠他自己,努力混出个人样,能不回来就别回来了。”吴风豪苦涩地说。

  年轻力壮的纷纷外出,村子里更显得暮气沉沉。

   水泥路,脱贫的希望路

  同斗村的变化是从2014年悄悄开始的,在精准扶贫政策下,村民们突然发现村里多了许多陌生人,他们自称扶贫工作队,在他们的帮助下,村里的泥巴路开始变成了水泥路。

  但更大的变化是从2017年开始,那一年黄石市税务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入驻同斗村。工作队的到来,给同斗村,带来了资金,带来了政策,也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2017年,工作队刚来的时候,村子集体产业少,且收入微薄,年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我们决定先从产业扶贫入手。”刘启军说。经过和村委会商讨,大家决定产业扶贫以“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为主要模式,让村民以土地流转、投工投劳和贷款入股分红,各种产业开展得红红火火。

  2017年,工作队干了一件大事。

  “我们筹集了153万元资金,新建了200KW光伏电站,这是村子里第一个大的集体产业。”光伏电站于2017年11月并网发电,每年可以产生集体收入18万余元。

  2018年新建鱼池120亩,稻虾套养105亩,梅园生态蔬果基地67亩,父子山有机蔬菜基地65亩。

  2019年种植茶叶120余亩,种植杂柑168亩。

  2020年入股咏梅合作社,种植蔬菜68亩,带动7户贫困户务工,户均增收3000余元;入股柯虎门父子山生态家庭农场,种植水果50亩,带动5户贫困户务工,户均增收2800余元。

  如今,同斗村依靠光伏发电、稻虾基地、蔬菜基地、苎麻基地等当地特色产业,实现了每年近40万元的集体收益,人均年收入超过12000元。

  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工作队也开始针对性地给贫困户送政策。

  例如,因残致贫的留守老人吴风豪,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搬离了年久失修的危房,住进了异地搬迁安置点,每年还可以享受养老金、残疾人护理补贴、低保金、分红等共1万多元,还有4亩多耕地流转,生活上已不用发愁了。

  因为没钱读书而早早外出打工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

  双车道,同斗村的致富大道

  2019年8月,随着新一批的驻村队员来到同斗村,村子里的路再次发生了变化。

  “那时候,村里的路虽然已经是水泥路,但是太窄,坑坑洼洼的,车子都没办法走。入户走访时,村里面的田间小路阡陌纵横,工作队队员们绕两圈就发晕了。”队员魏巍回忆说。

  这个问题合作社的村民也反映过多次,农产品在进出村子的时候要爬坡过坎很影响运输效率。

  “要致富先修路”,2019年底,工作队把这些问题反映到市税务局,市税务局很快拨付扶贫资金19.8万元,联合村委重新加宽了路面,由原来的单车道变成了双车道。这可让村里养殖大户秀丽养殖合作社负责人王虎高兴坏了。

  “工作队的同志为这些农产品走出大山拓宽了道路,我真心感谢他们,他们是真的用心在为我们着想。”

  对工作队,王虎始终很尊重。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荆楚大地,这让村里的产业受到了影响。

  疫情期间,由于道路封禁,王虎养殖的近万只家禽无处销售,每月还有3万元的养殖成本,这让王虎一时之间感到绝望。工作队得知这个消息,在发动亲戚朋友购买的同时,帮助联系其他销售渠道,在疫情解封后不久,就逐渐销售出去,缓解了王虎的资金压力。

  近年来,随着各种农产品一车车地运出去,村民的荷包也越来越鼓,“眼下,山上已经种了三年的杂柑就要结果,还有白茶,明年村民的收入又要增加不少。”谈起未来的小康路,刘启军信心满满。

  村民日子好了,扶贫工作队又开始有了新的任务——以建设新农村为目标,优化村民的居住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村里沿路的路灯亮了,公共场地绿了,厕所革命也完成了。还新建了村民健身点2处,组建了篮球队和多支腰鼓队,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刘启军说,虽然现在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但空壳村的现状还没有彻底改变,外出务工还是年轻人的第一选择,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年轻人能从走出去,变成走回来,在家乡就能致富。


来源:东楚晚报
414_161370000715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