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340
  • Tax100会员 33325
查看: 251|回复: 0

[财政部政策] 中国财经报:找准方向 造好平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556
2021-1-22 11: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策文件
政策原文链接: http://czt.sc.gov.cn/scczt/c102424/2014/3/10/24d744085bdd48daaab8c35ac082a330.shtml
发文单位:
文件编号: -
文件名: 中国财经报:找准方向 造好平台
发文日期: 2014-03-10
政策解读: -
备注: -
纵横四海点评: -
《中国财经报》2013年12月10日头版头条刊发
(经建处、金融处)

找准方向 造好平台
——四川财政大力支持转型升级纪实
几年前还屈身于租用的200平方米的破旧厂房,销售额仅数百万元,几年后就迅速发展成为产值达20亿元的国内大尺寸触摸屏领军企业。四川伟易达科技集团的成长历程,正是四川财政大力支持转型升级历程的写照。
近年来,四川财政按照省委政府部署,找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两个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支持方式,使四川的工业实力得到较大提升,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据介绍,四川省级工业发展资金自设立以来投入逐年增加,2013年接近20亿元,用于支持四川特色优势产业发展;2011年起,省财政连续每年安排2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省财政还通过设立省级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积极支持产业园区发展。
正是这些有力的抓手,带来了四川工业产业布局的不断优化,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
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比翼齐飞
尽管地处西部,但四川财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并非一般人眼中的“西部”做法。
四川伟易达科技集团董事长蔡光德向记者介绍,财政的支持主要是体现在鼓励企业创新上。他说,自2009年,公司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支持资金近3000万元,对公司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财政还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量奖励、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奖励和贴息补贴资金,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倾斜。成都银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罗建平介绍,近年来,成都银行获得的上述奖补资金近700万元,其支持相应产业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以该行对伟易达公司的各类贷款为例,从2009年的100万元增加到了去年的6000万元,贷款余额近亿元。
通过财银企之间的合作,伟易达从成都伟易达科技有限公司起步,目前已经发展为四川伟易达科技集团,拥有彭山、新疆和四川几家分公司,成为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佼佼者。
四川省财政还注重通过政策间的协调配合,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聚集。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四川各市(州)相继出台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切实加强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保障,督促项目建设,部分市(州)也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在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四川财政也重视支持特色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广汉市天成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隶属于四川金广实业(集团)。天成公司技术副总监张鹏告诉记者,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或专有技术。今年年初,公司在广汉投资24.47亿元生产不锈钢尖端产品,目标是建设西部地区最大的不锈钢产业园,总规模将达40万吨,产量占国内的20%。该项目投产后,配套引进了大量的下游企业,将拉动投资79亿元,形成年产值500亿元的经济规模,解决10000余人的就业问题。他透露,除享受“两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外,公司还获得了省财政3600万元的项目补助。
四川宏华集团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钻机成套出口企业和全球最大的陆地石油钻机制造商之一,是国内唯一具备覆盖全系列、全地域、全服务范围的钻机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供应商,2012年产值达到55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00亿元。公司总裁助理邓学军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公司除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外,在研发、建设测试平台和技术改造过程中,均获得财政大力支持,合计大约有7500万元。
邓学军介绍,石油钻机属大型集成装备行业,技术含量高、涉及行业广,主要供应商和协作厂家达到300余家,其快速发展带动了公司所在地广汉和四川的多个行业发展。
四川省经信委新兴产业推进处相关人士介绍,2012年,在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增长,成为支撑全省工业经济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12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实现4077亿元,同比增长22.4%;省里确定的“7+3”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7920.5亿元,占全省工业的比重接近80%,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产业园区成工业发展主阵地
四川工业转型升级能够大踏步前进,企业能够迅速壮大,与四川财政用心打造产业园区这个平台分不开。
据省经信委相关人士介绍,四川省把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作为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依托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近年来,四川先后实施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和“51025”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全省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全省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省财政从2009年起设立省级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立园区投融资担保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园区产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增强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引导产业退城入园,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成都高新区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实力位居国家级高新区前4位。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积承接产业转移,持续完善创新体系,突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增强服务实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快速突破,产业领域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2012年实现增加值432.5亿元,占全部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9.2%。
成都高新区财政局副局长张平介绍,近年来,高新区财政每年安排10多亿元,对产业化项目、创新类项目以及中小企业启动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设立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引导吸引企业、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以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增强区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总引擎作用的发挥。
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是以中小微企业为特色的产业园区,是西部唯一的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温江区财政局局长郭宪军介绍,园区成立以来,区财政对其中的核心区域内实行收入封闭运行机制,区域内的土地出让收入等扣除成本后全部用于园区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和企业奖励扶持。据统计,从2008年以来,上述各项资金投入达16.92亿元。区财政还通过搭建园区开发建设、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孵化和企业融资服务等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扶持。目前,园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饮料3大主导产业集群,2012年的全口径工业总产值达389.7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幅。
据介绍,截至2012年,省财政累计安排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5亿元,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带动性强的县域产业园区。目前,四川全省建成了13个国家级开发区,44个省级开发区。2012年,全省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1678.4亿元,税收突破1000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工业利润分别占全省工业的65%、56%和71%,成为支持全省工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良好平台。
创新支持方式发挥最大效益
财政投入的力度很大,同时在资金的安排和使用上也力求创新。
着力于专项资金引导,通过“财银”互动的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效益。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设立的省级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立园区投融资担保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园区产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增强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引导产业退城入园。据了解,截至2012年,累计安排的15亿元产业引导资金带动了社会和企业投入超过600亿元,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带动性强的县域产业园区。
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方式是贷款贴息、资本金注入、专项补助等,集中投入用于支持重点产品规模化、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关键技术创新研发,单个项目支持最低200万元、最高5000万元。为了让财政资金真正落地有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省政府出台了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项目申报和资金监管等作出规定,并由省里组织对支持项目进行验收,省财政厅组织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绩效评价,验收不合格或绩效评价结果为差的,将视情况收回支持资金。
省级工业发展资金初步建立了“项目竞争立项、资金因素分配”的方式,力图做到客观公正遴选项目,科学合理分配资金。此外,完善专家审查机制,建立专家评审责任追究制。同时,对省级工业发展资金已安排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加强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相关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