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268
  • Tax100会员 33423
查看: 281|回复: 0

[财政部政策] 成都日报:73个省级部门(单位)集体晒出“三公”经费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556
2021-1-22 11: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策文件
政策原文链接: http://czt.sc.gov.cn/scczt/c102424/2013/5/21/770cc09011884c99b2bebf1e9fc07dbc.shtml
发文单位:
文件编号: -
文件名: 成都日报:73个省级部门(单位)集体晒出“三公”经费
发文日期: 2013-05-21
政策解读: -
备注: -
纵横四海点评: -
《成都日报》2013年04月11日第5版
(预算处)


73个省级部门(单位)集体晒出“三公”经费

今年四川省省本级部门使用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为7.18亿元,较去年年初预算减少0.08亿元,下降1.1%;除因公出国(境)经费与2012年持平外,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的预算均有下降
公开范围扩大
今年是我省连续第二年公布“三公”经费,相比去年的53家省级部门(单位),新增了20家,提交省人代会审议部门预算的省级部门除涉密部门外已全部公开。截至目前,已经达到符合公开条件的最大范围
说明信息更细
今年“三公”经费预算说明更加详尽、细化,充分反映了预算安排的绩效目标。在公开说明中,增加了出国(境)团组、人数、出访地点,公务用车购置数量、车辆保有量等内容,增大了对社会释放的信息量
备受关注的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昨日在省政府网站及部门网站全面公布,73个省级部门(单位)将今年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的预算集体“晒”出,接受公众监督。
记者昨日从省财政厅了解到,今年四川省省本级部门,包括省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使用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为7.18亿元,较2012年年初预算减少0.08亿元,下降1.1%;除因公出国(境)经费与2012年持平外,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的预算均有下降。
公务接待费下降3.4%
四川省政府网站公布的信息共分两部分:一是省本级“三公”经费汇总情况,二是此次参与“三公”经费公开的73个部门的情况说明。在各部门的情况说明中,都对2013年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的预算金额及具体使用方向进行了说明,并标明了这一数据与2012年预算安排相比是持平、增长还是下降。
根据公布的《四川省省本级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汇总情况》,今年四川省省本级部门,包括省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使用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为7.18亿元,较2012年年初预算减少0.08亿元,下降1.1%。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41亿元,与2012年持平;公务接待费1.98亿元,较2012年下降3.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4.79亿元,较2012年下降0.2%。
在各部门的情况说明中记者发现,司法厅的公务接待费为34万元,增长了385.71%,成为增长幅度最高的一项,不过在说明中详细列出了费用增长的4个原因,都是因为大量新增的工作项目;而省社保局的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下降61%,成为下降最多的一项,主要是因为该单位今年未安排公务用车购置经费。此外,73个部门(单位)中,有17个部门(单位)今年没有因公出国(境)的经费预算。
除涉密部门外全部公开
今年是我省连续第二年公布“三公”经费,相比去年的53家省级部门(单位),新增了20家,提交省人代会审议部门预算的省级部门除涉密部门外已全部公开。截至目前,已经达到符合公开条件的最大范围。
据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73个部门(单位)中,85%的单位“三公”经费预算较上年持平或下降,15%的单位“三公”经费个别项目有所增长。增长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部分单位工作职能调整,导致行政成本增加;二是部分单位去年“三公”经费预算编制不尽合理,今年对此进行了合理化调整;三是由于2011—2012年按中央要求开展公务用车清理,停止新购车辆,部分单位车辆老化严重,运行维护成本相应增加;部分单位需更换到期报废的公务用车,新增购置经费。
单位有几辆车都要公开
据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三公”经费预算说明更加详尽、细化,充分反映了预算安排的绩效目标。在公开说明中,增加了出国(境)团组、人数、出访地点,公务用车购置数量、车辆保有量等内容,增大了对社会释放的信息量。
据了解,2012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地方“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我省按照“格式统一、口径统一、时间统一”的总体要求,集中向社会公开了省级“三公”经费总额、53个省级部门“三公”经费和全省21个市(州)本级“三公”经费总额。今年我省继续按照去年的组织方式,在省级预算批复后,有关部门作为本部门预算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按财政部门统一要求的公开格式、口径、时间,主动公开包含“三公”经费预算在内的部门预算信息,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该负责人还表示,在公布省级部门(单位)“三公”经费预算的同时,今年我省还明确要求,市(州)本级在去年公开“三公”经费总额的基础上,要启动公开本级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从未来趋势看,全省各级各部门同步公开“三公”经费的工作格局将很快得到实现。
反响>>>
肯定
体现了政府对公众的坦诚
网友“骑着小猪的勇士”:“三公”经费公开值得赞许,这一做法增强了普通市民对财政的监管权利。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财政预算制度后,“三公”经费的公开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三公”消费问题,使得浪费现象减少。公共财政必然也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这体现的是政府对公众的坦诚,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市民张琴:“三公”经费的公开是必然,特别是今年中央提出“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后,财政的钱怎么用,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这个特殊时期,我省能将绝大多数政府部门的花销公布出来,无疑解答了老百姓的疑虑,也将自己暴露在公众目光之下接受审视,勇气可嘉。希望这样的行为能持久,范围也能更广。
市民车怀林:每个部门都将使用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尽管其中有一些新增加的费用,但通过说明一看,让人了解这是必需的费用,也就不会有质疑声存在。“三公”经费公之于众,对政府部门来说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建立信任,躲躲藏藏则不利于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建议
让人看得懂 就得“不专业”
市民洪朗:有些单位公布的信息较为简单,对如何使用这些钱只有很笼统的途径,没有进行细化。比如一个单位今年有到美国出差的计划,那么有几个人去、几天行程、到哪些地方、做哪些事情,都需要向公众进行具体交代。
网友“保罗飞飞”:要真正让老百姓看得懂,就必须通俗易懂,不要搞得太专业。


相关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