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450
  • Tax100会员 33392
查看: 224|回复: 0

[财政部政策] 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没有“天花板”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556
2021-1-22 09: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策文件
政策原文链接: http://czt.sc.gov.cn/scczt/c102424/2012/1/17/00618013f35f4e8db4e84b0060cab284.shtml
发文单位:
文件编号: -
文件名: 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没有“天花板”
发文日期: 2012-01-17
政策解读: -
备注: -
纵横四海点评: -
《四川日报》2012年1月11日第2版
(办公室、预算处)


记者:民生项目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如何确保资金投入“足额、到位”?
黄锦生:财政厅作为资金保障的牵头单位,对已明确政策的民生支出,在预算编制时作为必保支出足额纳入年初预算;对预算执行中出台的民生支出政策,首先通过调整支出结构保障,仍有缺口的,通过年底超收予以足额安排。
针对民生政策类多面广、管理分散的特点,我省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事权换财权”的资金管理思路。这种方法在不改变现有财政资金管理主体的前提下,依据职责分工,将政府实施民生政策的目标任务下达到对应部门,并要求在现有资金规模下必须完成的筹资任务。“以事权换财权”有效地保障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大民生工程、灾后恢复重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等重大民生项目的落实,达到了有效整合财政资金,提高民生保障力度的目的。
记者:随着民生工程不断深入,需要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用于民生工程的财政资金是否会有“天花板”?
黄锦生:随着民生工程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民生工程已从最初政府承诺为百姓办实事、解决一些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发展到现在兼顾各群体利益、满足整个社会层面群众的需求;从最初以发放补助资金、给予实物帮助为主,发展到现在更多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增加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各界对加大民生投入、提高民生保障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财政用于民生保障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随着各级财力的不断壮大,民生政策也将不断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
记者:如何保障民生资金长期、持续地投入?
黄锦生:各级财政应不断壮大财力规模,做大“蛋糕”,不断增强财政对民生投入的保障能力;同时加大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监管,从资金分配、使用等方面加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放大民生工程惠民利民效应。


相关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