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033
  • Tax100会员 33664
查看: 440|回复: 0

写一本好读的《禾税史话》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34
2021-1-2 00: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嘉兴税务
标题: 写一本好读的《禾税史话》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TIzMTQ1Ng==&mid=2247493740&idx=7&sn=d42590e5f028e001bfc47244f1956885&chksm=eac658e3ddb1d1f54fda48657cbc4477e82fbd8fc723061e61f22daacb5686b390f937ae0f98#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1-01
二维码: -


浙江嘉兴因东吴时“野稻不播自生”,因而别称“禾城”,而“税”字就从“禾”。从夏商周的贡、助、彻徭役地租制,到秦汉的田租、口赋、力役制,到魏晋南北朝至中唐的租庸调制,到中唐后至明中后期的“两税法”,再到明后期至清的“一条鞭”法,纵观嘉兴税史,可以清晰地触摸到我国赋税制度从无到有,从赋役走向租税,从实物走向货币的转变轨迹。
为充分利用嘉兴地方历史悠久、自古经济繁盛、完整经历中国历史上数次重大税制变革等优势,更好地从历朝历代古圣先贤、士农工商的税收故事中,汲取可为做好新时期税收工作镜鉴的经验,在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一周年前夕,我组织若干人员,在前期查阅、检索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启动了讲述嘉兴税收历史故事的《禾税史话》编写工作。
梳理史籍中的涉税资料是一项极为繁杂的工作,需要参与者有相关知识储备、文字组织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我在最初谋划时,便将该书定位为一本语言晓畅,可供闲暇时碎片阅读的普及性税收读物;一本立足嘉兴,可供外来者了解嘉兴的故事性宣讲手册;一本史料严谨,可供研究时充作旁证的社科类通俗书籍;一本借古喻今,可供工作时以史为鉴的税务系统教育资料。
编写过程中,我们编制了《书籍编撰工作进度表》《备选参考书目表》《书籍正文篇目内容备选表》三张表格来推动整个编写工作。第一张表明确了从编写分工、创意策划、联系相关部门、获取参考书籍、参考文献阅读、实地搜集资料、正文内容撰写、序言后记撰写、文字打磨推敲、基本敲定稿件、图片留存配文、排版校对付印等步骤的责任人员、完成时限和完成情况。第二张表详细登记了书名、作者及出版社、阅读及录入者、摘录字数等信息。第三张表用于管理各篇目的历史时期分布、文献来源,并作为资料卡片和资料长编的索引。
我们利用业余时间,翻拣、阅读了数百册参考史籍书稿。仅纸质书部分,若摞起来足有5米多高,共摘录史料200余万字。除了从书籍中寻找史料,我们还阅读期刊、论文,挖掘、搜集、整理了散落于各类书籍、报刊、典籍中的,此前税务志、地方志都未曾收录,或未充分考据的嘉兴税史资料。其中,既有本地或外地人士在嘉兴期间的税言税事,也有嘉兴籍先贤在中国税史上的光辉成就。
随后,为挖掘出具地方特色又能折射华夏税文化特点的嘉兴税文化,我们从已摘录的资料中,分历史时期,通盘考虑,撷取精华,二次发掘、归纳提炼嘉兴税史上,有足够影响力,对现世有借鉴、警示或参考价值的人物、事件,史料偏多的撷取精华,史料偏少的继续搜索。在稿件篇目安排上,对于可以独立成文的税收事件、税种溯源、税收人物,尽量采取独立成文。对于跨越年代和朝代较长的税种,以及素材较多,且涉及税收领域跨度较大的人物,则选取故事精彩、人物亮眼的选择位置,按时间轴适度分离,编入不同章节、篇目。
编辑一本书并不容易。编写组成员都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并行开展相关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编写组成员经常主动在晚上、周末加班,特别是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充分利用居家办公的时机,研读和思考税史,在“浙政钉”软件上,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组建了写作组、配图组、校对组,倒排工期进行素材搜集、文字编辑等工作,删减低关联度稿件,合同相似内容稿件。
在最后的稿件打磨、校对修改、查漏补缺阶段,我和组员们一起,逐一审阅了每篇稿件。我们再次明确了《禾税史话》是一部简约版嘉兴税史,应围绕嘉兴税收演进的历史轨迹按时间维度展开。由于篇幅有限,故仅观其大略,识其脉络,择其要点,不求详尽。我们记述的是史实,即历史真实发生过的事,每一个事件皆有史可稽、有据可查。我们按照史话文体要求,以故事和漫笔形式如实叙述税收历史,不是以考、论、辨、析类理论文章。我们以时为经,以事为纬,纵不断时代脉络,横不缺税事要项。在税事本身内容的选择上,能够引起民众关心的内容,如税种的多少、税率的高低、税负的轻重、征敛手段的善恶、征管秩序的治乱、税收效果的好坏等,予以详述;不为广大民众关心的专业性问题,比如税务机构的设置、税务官员的配备、内部管理制度等,则略述。
今年7月,在历经搜集资料、编写初稿、总纂合成、多层评审、修改定稿等阶段后,我们终于完成了这本书的编写。在编写此书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税收历史是一座为构建、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税收制度所需要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前人在探索税收问题中取得的成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正在进行的税收改革伟大实践,作为历史的一个环节,也是对过去历史和以后历史的传承。希望通过我们粗浅的尝试,尽可能存留一些宝贵的税史素材,借鉴过往税制变迁中积聚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望能对我们的事业有所裨益。

556_160951681409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