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001
  • Tax100会员 33575
查看: 599|回复: 0

『禾税史话·三国篇』野稻自生呈祥瑞 嘉禾沃野无饥岁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34
2021-1-2 00: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嘉兴税务
标题: 『禾税史话·三国篇』?野稻自生呈祥瑞 嘉禾沃野无饥岁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TIzMTQ1Ng==&mid=2247493740&idx=8&sn=d7e8f67324b9dae274d44a9440893c45&chksm=eac658e3ddb1d1f5a639728fc4732b0ef948a4009223c41f2974d0e56af715e6511ed71f0ab1#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1-01
二维码: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由拳县野稻自生,孙权视之为祥瑞,遂改地名“由拳”为“禾兴”,并于次年改元“嘉禾”,此为嘉兴“禾城”得名之始。后避太子孙和讳,改称“嘉兴”。今嘉兴城北杉青闸旁、落帆亭后,即是当年野稻自生的“嘉禾墩”。孙吴政权经略东南,陆逊在海宁率兵屯垦,嘉兴成了吴国的粮仓重镇。至西晋,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魏晋南北朝时,包括嘉兴在内吴地按户征收绢绵为户调,并将按亩征收的田租,合称租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章节引言配图
底图系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时期全图


野稻自生呈祥瑞 嘉禾沃野无饥岁

禾兴路,是一条纵贯嘉兴城区中心的主干道。其名源自三国孙吴时嘉兴古县名。
三国吴黄龙三年(231年),由拳县嘉禾墩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视之为祥瑞,遂改由拳县为禾兴县。次年,改年号为“嘉禾”。赤乌五年(242年),避太子孙和讳,改称“嘉兴”。此即嘉兴地名和“禾城”别称的由来。这几次地名和年号的改易,充分反映了孙吴“务农重谷”的立国方针,以及当时的嘉兴在吴国的地位。今嘉兴城北落帆亭后,相传便是当年野稻自生的“嘉禾墩”。

孙权视嘉兴的野稻为祥瑞,改由拳县为禾兴县,
并于次年改年号为“嘉禾”
孙吴国土虽广,但遍布山林沼泽,富庶之地并不算多。为克服自然条件对国家财力的制约,孙吴政权禁止地方官吏在农时征调徭役,以劝课农桑。同时实行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以军屯保民屯。据《三国志·陆逊传》载,东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孙权命陆逊为海昌屯田都尉,率屯田部曲二千余人屯田,并领县事。相传今海宁市路仲秋水庵为陆逊屯田营址。陆逊深知人民疾苦,在连年干旱之际,“开仓谷以振贷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利”。
但与曹魏财政收入多来自屯田不同,孙吴财政仍主要依靠编户齐民的正常输税,因此更为重视州郡编户齐民的整顿和充实。孙权与陆逊这对君臣,始终很重视减轻百姓的税负。

陆逊,字伯言
《晋书·食货志》记载,陆逊本人除在海盐上谷扩大耕种,还上疏奏请孙权,令诸将各自增广田地,发展生产。孙权十分赞赏陆逊的建议,答复说:“很好。现在我和我的儿子们都要受田耕种。我一部车八头牛,配套四副犁。虽然比不上古之贤人,也想与大家分担一些劳苦。”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上大将军、右都护陆逊上书:“农桑衣食,民之本业,而干戈未戢,民有饥寒。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租赋”;太元元年(251年) ,陆逊陈时宜,认为应“施德缓刑,宽赋息调”。孙权下令“省徭役,减征赋,除民所患苦”。
由于孙吴政权广开农桑,并对食盐实行专卖,在海盐设司盐校尉管理盐务,因此国家收入颇丰,经数十年努力,长江中下游区域基本做到了“米有蓄积,财货有余”,吴国也成了“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之国。

嘉兴别称“禾城”,此为嘉兴市区的城雕——禾兴
然而,迫于军事优先的压力,孙权时期也经常征发较重的赋调和徭役。黄武五年(226年),陆逊上疏,“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肩”,孙权的答复是,“至于发调者,徒以天下未定,事以众济……若不豫调,恐临时未可便用也”,强调兵役不能稍缓。不过就在同一年,当战事稍歇,他便下令:“今北虏缩窠,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

至孙休为吴主时,仍旧实行“广开田业,轻其赋税”的政策,鼓励农垦,减轻租税;同时“差科强羸,课其田亩,务令优均”,均衡了不同土地的税负。实现了“官私所得,使家给户赡,足相供养”的良好局面。待孙皓继位后,残酷剥削压榨人民。典农校尉华覈[hé]上疏说:“各处下调,不计民力,辄与近期”,即官府随意下达征税命令,不顾百姓负担能力,限在短期内缴清;“长吏畏罪,昼夜催民,委舍佃事,遑赴会日,定送到都”,即地方官为避免个人受罚,昼夜催促,农民被迫撇下农事,输送税粮;“如有逋悬,则籍没财物,故家户贫困,衣食不足”,即如有欠税,就没收财产,百姓因此穷困饥寒。

嘉兴市区“嘉禾墩”,相传是“野稻自生”之处
孙吴政权公元222年建国,公元280年亡于西晋,在三国之中,国祚最长,其兴衰与财政税收政策有着紧密的关系。根据孙策临终定下的“保守江东”战略,孙吴对内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充实财政;对外行联蜀抗魏之策,较少出击。三国之中,只有孙吴政权长期坚持“宽租赋”的财政政策。经过数十年的经略,嘉兴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江南粮仓重镇,至西晋时,已有“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之称。

(本文节选自中国税务出版社《禾税史话》2020年7月第1版)

往期故事


  • 秦汉篇|由拳天星名犹在 力役苛重谁人知



  • 秦汉篇|女子年十五以上不嫁算赋翻倍



  • 秦汉篇|吴王刘濞马嗥城煮海水为盐



  • 秦汉篇|严助与淮南王刘安论赋敛租税



  • 秦汉篇|朱买臣如何从嘉兴小税吏到位列九卿


272_160951681314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