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063
  • Tax100会员 28062
查看: 328|回复: 0

税务扶贫人刘双燕等5名新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与中外记者见面

561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06
2020-11-26 03: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2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新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围绕“岗位成才、奋斗圆梦”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副科长、朱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双燕在见面会上讲述了自己在脱贫攻坚一线连续奋斗9年,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故事。


  
  从2012年3月起,刘双燕作为安徽税务部门派出的驻村扶贫干部,连续三届担任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扎根农村9年,面对贫困,她使出浑身解数;面对乡亲,她“走心”用情;离别年幼的女儿,痛失慈母和丈夫,但她仍坚守脱贫攻坚一线。刘双燕驻村扶贫期间,朱集村村民收入大幅提升,333户715人实现稳定脱贫。刘双燕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勇气和决心,用青春和奉献诠释了一位税务扶贫人的责任与担当。
  
  在见面会上,回顾9年驻村扶贫历程,刘双燕表示,面对扶贫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她始终做到不变本色、不忘初心。乡亲们的信任让她内心充满了爱和正能量,乡亲们的期盼成为她坚持下去的动力。“你和乡亲有多近,乡亲就和你有多亲。作为一名基层的扶贫干部,能为贫困群众做一些事情,是我最大的荣幸和骄傲,能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一生最骄傲的事情。”刘双燕说。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11月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授予1689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80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刘双燕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来源:中国税务报 记者:陈佳赓)


相关链接:刘双燕答记者问实录

刘双燕
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副科长
大家好,我叫刘双燕,来自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我是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我从2012年开始驻村扶贫,截至目前,已经连续9年担任深度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这些年,我们一直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使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我现在手里拿的这盒颜色漂亮的花茶,就是我们村的产业扶贫基地自己种植并且加工生产的,它是一种中药材,叫黄蜀葵。今年我们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产业扶贫新模式,带领村民种植了1000多亩的黄蜀葵,如果您秋天来我们朱集村,会看到那片片的金色花海中上百名的农民在田里采花劳动,那个画面真的是非常漂亮、非常壮观。在这里,我也欢迎大家有时间到朱集村作客,打卡金色花海,到时候我请大家喝花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作为新当选的全国劳模,各位都是所在行业的佼佼者,请介绍一下在成为全国劳模道路上对您影响最大、给您印象最深的人和事。另外,我还想特别请问,你是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的?
刘双燕:我在扶贫这条道路上已经走了9年,在驻村之前从来没有在农村工作生活过。当时我到了农村以后,那种艰苦的生活环境让我曾经有打退堂鼓的想法,那个时候是我的妈妈一直在鼓励我。她说,你既然去了农村,就别怕吃苦,在村里好好干下去,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有一天你从这个村里走出去的时候,千万别让老百姓戳你的脊梁骨,说你是到村里混日子的。妈妈的这番话成为我前行的力量,一直激励着我走到了现在,这些年我也一直牢记妈妈的嘱托,一步一个脚印的为贫困群众真做事、做实事。关于您提问的第二个问题,作为一名常年驻守农村的女性基层扶贫干部,我一直努力平衡和协调亲情和乡亲的关系,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我驻村的动力源泉,而乡亲们的期盼和信任让我内心充满了爱和正能量。这么多年和乡亲们相处下来,村里的老年人都喊我“闺女”,乡情已经变成了亲情,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我觉得无论我做什么,都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认可。




新华社记者:您是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优秀代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见证者、参与者,我想问的问题是,您在近10年的扶贫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是怎么克服的?
刘双燕:首先感谢您的提问。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这么长时间以来,最大的挑战还是如何战胜自己,面对扶贫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始终做到不变本色、不忘初心。我记得刚到村里的时候,村里的产业发展滞后,村民的内生动力也不足,还有来自村民的质疑和不理解,当时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是妈妈的鼓励让我迈过了心里的第一个坎儿,让我安心的在村里好好干下去。当我后来工作中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党组织就是我坚强的后盾,他们为我充实驻村帮扶力量,引进产业帮扶资金,也为脱贫路引来了“长流水”。特别是我后来犹豫彷徨的时候,乡村们的朴实和信任成为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我经常说“你和乡亲有多近,乡亲就和你多亲”,这一路走来,我也越来越觉得其实不是朱集村离不开我,是我越来越离不开这些可爱的乡亲们。




红星新闻记者:最近“打工人”一词火遍全网,许多年轻人都喜欢自称“打工人”,一句“您好,打工人”是人们对生活重担的调侃。请问怎么看待年轻人的调侃,面对忙碌的工作,应该如何平衡好工作和生活,怎样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成绩?
刘双燕:谢谢您的提问。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我能作为一名基层的扶贫干部,为乡亲们、为贫困群众做一名打工者,是我最大的荣幸和骄傲,我觉得能带领他们靠自己的发展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让我骄傲一生的事情。至于您刚才说的如何平衡好这种关系,我觉得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在努力奋斗的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品质。


摘自国新办“岗位成才、奋斗圆梦”新当选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图文实录)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图文实录全文
848_160633381766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