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人数
1169
Tax100会员
33586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注册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税百:专业税务资讯
国际税收讲解
各种证件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x
搜索
Tax100 税百
»
论坛
›
全网热点文章
›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
黑龙江
›
依法诚信纳税,做有信誉纳税人
12366甬税有声|实际结算金额与签订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下
哪些渠道可以办理2023个税年度汇算?需要提交哪些资料?一篇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
《黑神话:悟空》何以“出道”即“神话”:税惠政策助大圣们取得
领证过年!这3项证书正在发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全网最全】31个省市!残保金政策汇编及申
全网最全|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汇总
2021年个税汇算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税务总局
【全网最全】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2022
查看:
472
|
回复:
0
依法诚信纳税,做有信誉纳税人
[复制链接]
黑龙江政策君
黑龙江政策君
当前离线
积分
22993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税界元老, 积分 229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895 积分
税界元老, 积分 229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895 积分
积分
22993
发消息
2020-11-17 00: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伊春税务
标题:
依法诚信纳税,做有信誉纳税人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2ODM1NjUxNg==&mid=2247499858&idx=2&sn=d693eef6198326a0ba77f91b21522b16&chksm=fc8dbb99cbfa328fc16ae4f15bdff3682747cab308edf3f0a32f5cc5f56ea5e9053701c8a8db#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11-16
二维码:
-
【编者按】
作为新个人所得税制落地的最后关键一步,我国历史上首次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工作即将结束。在此期间,广大纳税人积极参与其中,踊跃依法诚信申报,有的顺利领取了个税改革“大红包”,有的虽然补税但亦感自豪。但是在办理申报过程中,也有个别纳税人耍起了“小聪明”,以为无人知晓的地方“心可以自由飞翔”,殊不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不诚信举动,书写着个人涉税信用档案,严重的将面临税务处罚。
冒用信息要处罚 法律底线勿触碰
近日,有纳税人登录个人所得税APP查询信息时发现,自己明明没有在某公司任职,却有该公司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记录,怀疑是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为维护正常经济税收秩序,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税务部门与公安、教育等部门通力合作,依法查处了一批冒用个人身份信息偷逃税款的违法企业。
【案例】
厦门某高校学生小李几天前登录个税App,发现自己在2019年8月至12月期间,莫名“被任职”于厦门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每月还有三千多元至四千多元不等的工资。小李仔细回忆了下,“我从不认识这家公司,也没收到过这几笔所谓的工资啊!”怎么会“被入职”了呢?于是小李在个人所得税App上进行申诉。
接到小李的申诉,厦门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立即进行了调查核实。顺藤摸瓜,税务部门发现小李“被入职”的厦门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从非法渠道盗取多人信息,用来虚列员工工资,达到逃避缴纳税款的目的。目前,该建筑公司已被立案调查,并将依法进一步处理处罚。其负责人后悔不迭,自以为天衣无缝、工整漂亮的账目可以瞒天过海,但在现代“大数据”分析和全民“可视化”监督下,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将注定无所遁形。
【温馨提示】
依照《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属于偷税行为。尤其冒用他人信息从事涉税违法行为,更是税务部门严厉打击对象。公民若发现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应及时申诉或报案,并积极咨询法律人士,依法维权。
在此提醒广大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申报时,请仔细核对人员及收入纳税信息,以免在给他人利益造成影响或损失的同时,给自身带来涉税违法风险,更影响企业信誉。税务部门将继续积极与相关部门密切沟通配合,加强线索收集分析,强化综合治理,加大对冒用个人身份信息实施涉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营商环境。同时,也提醒广大自然人纳税人,注意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及时关注个人的个税申报情况。如对相关数据有疑问,请及时联系单位或者向税务机关进行申诉,税务机关将加快进行核实处理。
切勿为了利益“小芝麻” 丢了信誉“大西瓜”
为了最大程度方便纳税人,税务部门提供了手机APP、网页端等远程办税渠道,同时基于诚信推定原则,最大化减少资料报送、简化流程手续,提高办理效率,并通过提示提醒和预填服务,降低申报难度,帮助纳税人依法诚信申报。
但也有极个别纳税人“聪明”地利用这种“便利”,或是轻信“宝典秘籍”,企图少补税或者多退税,险些丢失诚信“立身之本”。
案例一
:虚假申诉骗退税,聪明反被聪明误
小黄听闻别人登录个税APP可以申请退税,于是兴冲冲也下载登录,但失望的发现自己应退税额为“0”。随后刷网络时发现,有人反映自己身份被冒用,发起申诉后,虚假的收入就不被纳入年度汇算。小黄出于好奇也试着把自己1个月的工资进行了申诉,在工资累计算税的情况下,因为减少了1个月收入,可以适用低税率,使得全年算账由不补不退居然变成了“退税”,于是就动起了“歪脑筋”,申诉删除了2个月的收入纳税记录,提交了退税申请,自以为可以获得一小笔退税。税务机关在核实时,单位出具了劳动合同以及每月支付记录,在确凿证据面前,小黄悔恨莫及,税也没退成,单位领导也对自己流露出失望……
【温馨提示】
在线实时申诉,为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提供了便捷渠道,也是保护守法守信人的有利武器。“好奇”“无知”虽说可以让人同情,但不仅极大浪费了国家公共资源,也给当事方增加无谓“工作量”,更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影响。依法诚信申诉,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需要恪守的责任。
案例二
:
漏报劳务报酬少缴税,辅导更正诚信报
赵先生听说个税APP可以退税,于是登录查看,却发现自己要补税,吓得赶紧卸载了APP。后来看周边同事都办理了申报,又担心自己不报有风险。他突然想到自己补税是因为除了工资以外有不少的劳务报酬,如果没有这些报酬岂不是就不会补税了。他又想到前两天有同事念叨,税务机关解释说劳务报酬需要通过查询导入方式进行预填,是为了便于大家对这些偶发的、容易遗忘的项目仔细核对、准确申报,但这种方式确实容易疏忽。突然灵光一现,自己正是查询导入大额劳务报酬后收入增加、适用税率提高才造成补税的,如果不查询导入,到时就说自己疏忽不就完事了。于是赵先生又下载了APP,没有再管劳务报酬,果然不需要补那么多税了。没想到的是,居然接到了税务部门的提醒,经过咨询,知晓这些操作都会记在信息系统里,如果后续发现有问题还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小赵赶紧办理了更正申报。毕竟个人信誉才是“人之本钱”,良好信誉更是一个人立命之本。
【温馨提示】
“誉从信中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和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实施,让更多的纳税人享受到了公平合理税制带来的改革红利,让个人与税务机关的距离更为贴近。与此同时,个人信用记录也逐步登上了舞台。依法诚信纳税,让我们更好地珍惜自已的信誉。
案例三
:
“三险一金”重复扣,“小聪明”惹来“大麻烦”
2020年1月,某市税务部门进行日常管理时发现,辖区内一家咨询服务公司工资扣缴申报数据很“奇怪”,所有员工仅有收入、没有扣除,于是联系该企业财务人员。企业财务表示自己“嫌麻烦”,所以在填报时将扣除“三险一金”后的收入填入“收入”栏,这样可以省事,少填几项。税务人员告知企业财务人员这样操作不规范,会影响到纳税人年度汇算,并对其进行“一对一辅导”。但因受疫情影响,财务人员未来得及进行更正申报,为不影响大家办税,遂通过公司微信群向员工解释,告知他们在进行年度汇算时不要再重复填写“三险一金”扣除额。没想到这却给员工小宁“提了醒”,动起了“歪脑筋”,在明知自己“三险一金”已扣除的情况下,通过申报又重复填写了“三险一金”扣除额,从而多申请了200多元的退税。没想到过了几天,小宁没等到退税,却接到了税务部门的电话。原来,当地税务部门受理退税申请时发现了异常,立即向小宁电话核实,进行政策辅导并告知不实退税的严重后果。小宁一听,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更正申报调整收入。不仅如此,小宁还成为了“年度汇算宣传员”,提醒周围同事千万不要耍小聪明“踩红线”,让“退税”变“偷税”。
【温馨提示】
通常情况下,单位在扣缴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时,已经扣除了“三险一金”,并向税务部门进行了全员全额明细申报。纳税人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或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查看。如发现单位未扣除“三险一金”等事项或申报有误,请及时联系单位确认。在此也提醒广大扣缴单位,不规范的操作,可能会给员工带来一定的涉税风险;莫要为了省一时之事,给自己的职工造成大损失。
案例四
:
虚假填报大病医疗数额,不实申报诚信险受损
耿某,2019年仅在一处获得工资薪金所得18.86万元,依法申报收入和扣除后,通过年度汇算可退税985元。汇算开始后,耿某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发现,自己虽然有医疗费用,但可扣除的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为0。为了能多退税,依旧填写了大病医疗扣除,并多申请了退税。税务部门在受理施某的年度汇算退税申请时监测并发现疑点,遂与耿某联系核实。经政策辅导,耿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虚填了医疗费用,并立即进行了更正申报。耿某事后表示,非常感谢税务机关在申报期内提醒自己,要是过了申报期,自己的不实申报会形成“虚假申报”,既会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还会影响到自己的信用,这个“小便宜”占的太不划算。
【温馨提示】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提供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抽查。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提供虚假信息的,应当责令改正并通知扣缴义务人;情节严重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理,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实施联合惩戒。
个税APP通过“数据多跑路”、精简各种资料、减少证明报送,让“纳税人少跑路”,切实为大家提供了便利!便利的背后,还需要你我共同遵纪守法,让这场基于“诚信”征管变革惠及更多纳税人。
案例五
:
轻信“退税教程”虚列减免税额,反复提醒终悔悟
张某,平时对个人所得税有所关注和研究。个税汇算开始后,明知自己不存在符合条件的税额减免事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减免税额”一栏中虚假填写508元并申请退税。张某非常兴奋,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大“宝藏”,就故技重施,申请更正申报,在“减免税额”栏中填写718元,再次发起退税申请。意犹未尽的张某还在微博上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张某没有预料到的是,他很快接到了税务部门的电话,向其宣传个税政策和虚假申报的法律责任,要求其更正申报并删除上述不当言论。经税务部门批评教育后,张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了更正申报。张某在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的同时,也多了几分后怕,若不是税务部门及时提醒进行更正申报,虚假申报骗取退税这一污点恐怕涂抹不掉了。
【温馨提示】
一次错误,可能侥幸不被发现。二次、三次错误,不仅迟早会被发现,更让这一次次错误的行为记入个人涉税行为记录,甚至给个人信用产生影响。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啊!
案例六
:
随意更改应纳税额,恶意骗税危害大
纳税人曹某全年综合所得收入69886.43元,手机APP预填报信息提示汇算应补(退)税额为0。李某为获取退税,自行填报没有缴纳的税额,申请退税625.64元。税务机关关注到曹某汇算申报的已缴税额异常,经核实后,对曹某不诚信行为的后果予以告知,曹某据实进行了更正申报。
【温馨提示】
首次开展的个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让很多人有点新奇。尤其个税APP设计简洁、操作简便,让复杂的税收专业知识好像不那么难懂。但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个税APP是纳税申报渠道之一,您提交成功的各种操作均将成为您纳税申报行为的一部分,请依法诚信申报,谨慎操作,避免疏忽或者“好奇试一试”给自己带来违法违规涉税风险和信用风险。
结语
小信诚则大信立,诚信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如实汇算个人所得税,行偷税、骗税之举,不仅损害个人诚信,影响个人前途,甚至会涉及违法犯罪,切勿因小失大。
来源:中国税务报
相关帖子
•
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业“做加法”支持碳减排
•
六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百余项改革举措利企便民
•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坚持把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作为重中之重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与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
国常会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广东
山西
山东
人社政策
宁夏
官方链接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税务局
天津市税务局
河北省税务局
山西省税务局
内蒙古税务局
辽宁省税务局
吉林省税务局
黑龙江税务局
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福建省税务局
山东省税务局
江西省税务局
河南省税务局
湖北省税务局
湖南省税务局
广东省税务局
广西税务总局
海南省税务局
重庆市税务局
四川省税务局
贵州省税务局
云南省税务局
西藏税务总局
甘肃省税务局
陕西省税务局
青海省税务局
宁夏税务总局
新疆税务总局
大连市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
厦门市税务局
青岛市税务局
深圳市税务局
友情链接
51社保
信用卡申请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
Tax100
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