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4148
  • Tax100会员 33268
查看: 622|回复: 0

【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5大禁忌和应遵循的4大原则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80

2020税务高考

2020-11-8 02: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递财税信息
交流财税理念
延伸管控思维
  选择什么样的人进行股权激励,这是老板在实施股权激励的重中之重。然而,很多老板对股权激励了解的不够深刻和理解,往往会踩到一些雷区。
01
全员持股
很多老板在创建公司后,对员工有一种“与民同乐、雨露均沾”的博爱情怀,在企业内部实行全员持股。曾经有过这样一家公司,公司实施全员股权激励,只要正式员工都有资格持股,连打扫卫生的阿姨也不会漏掉,而且全部时免费赠送。结果,三分钟热度之后迅速归于平静,再后来企业出现危机时,员工纷纷要求公司回购股份,对公司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所以,提醒各位老板:如果股权的覆盖范围太广,人人都有股权的话,实际上是人人都没有得到激励。幸福是比出来的,来自于未来与他人的差异化,简单来说就是我努力了,别人没努力,那我就过的比别人更好。
  股权激励的前提是:创造的价值差异化对待,如果员工奋斗之后还是和别人一样的待遇,那么员工还会有动力吗?提醒大家:股权是企业最为珍贵的,应该给那些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员工。
  另一方面,股权对员工的激励还要取决于员工对股权的认知。有些员工并不懂得股权的价值,他们可能对短期的奖金收入更感兴趣。所以,在公司的激励体系中,一方面股权激励更多是面向高管、核心技术人才和那些不可取代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宣贯,充分阐述股权的价值。
02
股权对人不对岗
很多老板在做股权激励的时候,就觉得公司股权都是自己的,想激励谁就激励谁,只按自己的意志进行分配。
  的确,老板有权利处置自己的私人财产,但是如果公开分配的话,就是公事了,就得考虑所有员工的感受。老板心里会想,哎这个人和我关系不错,做事也还行,分一点股权给他。那个人,做事效率虽然很高,业绩也很好,但我就是看他不爽,不想给股权他。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各位老板都只凭自己的意志去分配股权,分到的员工肯定有激励性,但没分到的员工对老板就会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不患寡而患不均,本来员工对公司很满意的,突然别的同事分到股权,或者说我分的比别人少,心里就会出现不平衡,在工作的时候不再承担跟多责任,而选择把责任推给其他人。“凭什么我没有股份,凭什么他分的比我多”,所以提醒各位老板:在分配股权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岗不对人,只要员工做出足够的贡献,我们就要给他股权激励。
03
一次分配
在曾经的一些企业中,老板把股权激励当作利益分配,在某一个时间,根据员工对过去的贡献确定激励对象,一次把股权全部分配完。然后那些股权就固定在某些员工身上,这种分配肯定是错误的,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1.单个时点评价的公平性问题,一次定位员工价值,容易看错人才,股权所托非人。
  2.员工拿到股权后,每年都有收益,做多做少没区别,躺在股权上睡大觉。
  3. 未来成长起来或者新来的优秀人才没有股权激励,产生不公平待遇会导致人才流失。
  股权激励不是对一个结果利益的分配,需要各位老板在一个时间段进行动态调整,既要进行激励也要进行约束。
04
老员工与新员工
很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那么企业的员工就会形成两个阵营:一个是有历史贡献,行事稳重和保守的老员工;另一个就是高学历,年轻有创造力的,但没有创造历史贡献的新员工。这种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时,就很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现象:
  1、企业只对过去有贡献的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新员工没资格;
  2、企业只考虑未来的发展,对那些有发展价值的新员工进行激励,曾经的老员工没资格。
  因此,提醒大家,在面对新老员工时,我们对于那些有过贡献的老员工应该进行股权激励,但如果新员工做出了足够的贡献,我们也应该给予股权激励。从激励的导向看,谁为公司创造的价值高,谁的股权就多,收益就高。
05
患得患失
有些老板在选择股权激励时,总容易患得患失。给这个股权,怕那个闹意见;股权给了,又担心员工表现不佳不好收回来。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公司在做出股权激励决定时,可以考虑员工的意见,但公司自己必须强势。公司的发展不应该被个别员工绑架,地球离了谁都照转。
  如果员工不能理解公司的决策,那么这个员工也不是可以和公司长期发展的人;而老板对于员工也必须要有信任,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应遵循的原则
1、二八原则
  一般来说,企业中的80%的产值都是由20%的员工产出的。那么股权激励的对象应该是这20%的人员。但是,20%知识一个参考的数值,不同的行业激励的人员比例也有所不同,比如在人力资本密集行业,激励的人员可以适当的提高到30%到40%,有的甚至更高,主要看这些人对企业的重要性。相反,在有些行业,比如资产密集型兴业,企业的知识型员工需求较少,激励的人员可以降到10%到15%。
2、确立标准
  把股权激励当成一种长期的人才机制,不是一次的论功行赏,公开表明哪些人符合激励的标准,而对那些暂时不符合的员工未来也有激励的希望,有明确的目标可以争取成为激励对象。股权激励并不是激励所有人,而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达到全员激励作用。
3、长期平衡
  一个企业既要激励对那些有过历史贡献的老员工,也要激励和吸引未来的优秀人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人才的持续创造和成长,我们应当对各类员工都建立激励通道。
4、动态调整
  企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企业的人才也是会长期变化的,所以激励机制的设计上应该保持进入条件、维持要求和退出限制。保证员工的激励性和约束性,保持激励对象的可流动性,优胜劣淘。
  企业的制度是约束员工心中的“恶”,股权激励是激发员工心中的“善”,鼓励员工做的更好,在人才日趋重要的时代,实施股权激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来源:股权激励干货 转自:成都律师蔡静

欢迎关注财网关注骆驼!!


在漫长的黑夜里来蓄积自己
等待灵光闪耀的一刹那
破茧而出
抵达生命的黎明
为财税管
拓荒到天亮
336_160477357299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