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检是对党员、干部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态度、政治高度、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本领、政治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计量活动的总称。政治体检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根据体检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内科型体检”和“外科型体检”、“预防型体检”和“鉴定型体检”等,具体如下: ① “内科型体检”:政治理想与政治信仰
“内科型体检”主要用于诊察和计量党员、干部内心世界、思想深处的健康状况,这里包括检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否坚若磐石,检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是否锈蚀松动、跑冒滴漏,重点是衡量政治理想是否崇高、政治信仰是否坚定。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是一个政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的兴衰成败,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理想信念的丧失、政治信仰的缺失是最严重、最危险的病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开展“内科型体检”的目的就是补钙壮骨、固本培元,让党员、干部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 ② “外科型体检”:政治态度与政治高度
“外科型体检”主要是检查和审视党员、干部政治“躯体”身与形的健康状况,包括考量他们在学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时站位是否高远、标准是否高严,在拥护党中央的决定时反映是否及时、立场是否坚定、态度是否坚决,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时行动是否迟缓、落实是否到位,归纳起来就是对政治态度和政治高度的检验。考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政治态度和政治高度,最为重要的是看他能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开展“外科型体检”就是要杜绝党员、干部弄虚作假、阴奉阳违、欺上瞒下、口是心非、“标新立异”、折扣变通、选择性执行等,引导他们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来检视发现自身的不足,做到知耻而后勇。 ③ “预防型体检”: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
“预防型体检”是本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在党员、干部未正式从事某项工作之前所进行的政治性检查,目的是防止感染、传播、扩散政治“病菌”,提高对政治“病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进而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证,也是每一名合格党员、干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党的所有纪律和规矩中,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是打头的、管总的。遵守纪律和规矩,第一位的是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开展“预防型体检”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知晓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种种表现和危害程度,认真汲取教训,增强政治警觉性,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和规矩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把隐患清除于未生之时,做到“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 ④ “鉴定型体检”:政治本领与政治能力
“鉴定型体检”主要是对走马上任、因公殉职或被审查调查的党员、干部的政治本领和政治能力进行计量和评估的过程。政治本领和政治能力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注重增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八种本领,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本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能力,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是履职尽责的坚实根基。“鉴定型体检”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既有利于学先进典型树标杆,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有利于观反面案例敲警钟,发挥好反面案例的警示震慑作用,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政治体检如何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