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941
  • Tax100会员 32643
查看: 603|回复: 0

大师眼里的大师:近距离看托尔斯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489
2020-10-17 09: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福建税务
标题: 大师眼里的大师:近距离看托尔斯泰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k5OTgyNQ==&mid=2651429841&idx=1&sn=34a65c9b6efa735e474f9b808ab760bb&chksm=84b4406fb3c3c979723a069f0db7677d16670e59ec5ed5499940690a1cc3813a7901f65a3d7c#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10-17
二维码: -

托尔斯泰是著名的俄罗斯作家,举世闻名的世界级大文豪,其三部曲长篇作品《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对人性、历史和社会的探索达到了非常精深的境地,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在中国也拥有广泛的读者。托尔斯泰的小说除了拥有非常广博的社会视野之外,还充满了哲理色彩,其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曾启发了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哲学命题的思考。

但是,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了解托尔斯泰只能是远距离的,这种远距离既是时间上的,也是空间上的。时间上是指,我们距离托尔斯泰所生活的时代已经一百多年;而空间上是指,即便我们与之生活在同一时代,即便我们生活在俄国,我们大多数人也不可能接触到他。
  
  于是,《回忆托尔斯泰》一书就填补了这样的理解鸿沟。这本书是一本回忆录作品,作者是苏联著名的社会主义作家高尔基。译者是著名的现代文学家巴金。
  
  高尔基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在1901年末至1902年初时,与托尔斯泰有段近距离的接触和交往,这种近距离不仅仅是时空意义上的,更是精神意义上的:唯有一个伟大的作家才可能理解另一个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把这段时间的接触记录下来,形成笔记,这也是《回忆托尔斯泰》的主干部分;此外在笔记后面,还有一封信,这封信是高尔基写给作家科罗连科的,信没有写完。信的主要素材也是源自高尔基与托尔斯泰交往和交谈时记录的笔记。
  
  在高尔基笔下,托尔斯泰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一方面,正如列宁评价的那样,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另一方面,托尔斯泰身上流淌着贵族的精神血脉,他对人民存在某种不耐烦甚至轻蔑的情感。信仰上也是如此,一方面,托尔斯泰似乎是个信奉上帝的人;但他所信奉的上帝,似乎是他本人。为此,很难界定他到底是个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他强大的精神内核,似乎足以产生造物主那样的伟力。这在高尔基某一次在海边看见他静默的样子时充分地体现出来,高尔基的心灵充满了敬畏感:“只要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我在地上便不是一个孤儿。”

我们如今了解托尔斯泰,大多根据他的文学作品。但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观点和态度,不等于作家本人的观点和态度。于是,通过作为一本大师看大师的回忆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小说中看不到的托尔斯泰本人的观点。在高尔基的笔下,托尔斯泰谈论了很多东西,包括他对自由、无政府主义、宗教、科学、音乐以及作家朋友的看法。这些观点,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托尔斯泰的形象,他有着高人一等的天才见解和文学才华,也有着普通人所具有的劣根性和粗俗性,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反而是一个背负着很多东西的罪人。正是这种罪的感同身受,使他得以以天才的笔触释放出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创作出伟大的艺术作品,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这本书还有不少颠覆我们想象的关于托翁的日常生活。按我们通常的想法,托尔斯泰的朋友圈应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是,托尔斯泰的交友如同大海一样不择细流,其中既有作家、音乐家、伯爵公爵等社会名流,也有农民等底层人士。正是这种广泛的交往,使托尔斯泰得以了解社会各阶层的实际状况,由此写出一部部具有现实主义广度和深度的文学名著。

托尔斯泰如此著名,所以在他的同时代,就有不少人写关于他的评论文章。比如俄国著名的神学家舍斯托夫著有《托尔斯泰与尼采学说中的善》一书,该书在汉语学界流传甚广。那么,针对这本书,托尔斯泰是怎么评价的。本书中,托尔斯泰本人现身说法,对舍斯托夫的一些看法表示不敢苟同。显然,作为文学家的托尔斯泰,对于哲学概念的虚无主义并不感冒,这也许是个骗人的概念。哲学对事实总是存在着某种抽象偏离,就好像哲学家阿多诺所认为的:“哲学从来都只涉及各种趋势而不包含事实描述。”而托尔斯泰则认为,文学应当描述真实。他甚至批评高尔基对某些底层人物的描述存在某种不真实,不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
  
  由此衍生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那些对以往作家、思想家、哲学家的评论书籍里,被评论者全都复活的话,会同意后代的人对他们汗牛充栋的解读吗?哪怕这种解读宣称,按照作者的原意来理解作者。



托尔斯泰是一个复杂得令人难以把握的人,也是个纯粹得近乎纯真的人。在书的结尾处,托尔斯泰有一番将信仰与爱情进行类比的精彩言论。不夸张地说,我十多年前的想法和托尔斯泰晚年的想法几乎一模一样。这倒不是说我十多年前就达到了托尔斯泰晚年的水平,而是说托尔斯泰晚年还能有这样纯粹的想法,确实是伟大的灵魂。正如高尔基对托翁最后的评价一样:“这个人倒像上帝!”
作者:莆田税务 林伟
724_16028979118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